三國時期的一樁懸案,差點讓曹操丟了性命

說起廣義的三國時代第一英雄,恐怕非曹操莫屬。從首倡義兵到進位魏王,曹操在北方的奮戰,奠定了後世三家歸晉的基礎。不過,在曹操創業之初,也曾遭遇過不少的挫折。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張邈的背叛,差一點讓曹操的事業毀於一旦。


張邈與曹操自小結交,兩人意氣相投。曹操舉義兵,首先依託的就是張邈的勢力。後來曹操入主兗州,與作為陳留太守的張邈更是親密無間,甚至在出徵徐州時,對自己的家眷說:“如果我不能活著回來,你們可以依靠張邈。”可見兩人關係非同一般。然而,就是這位曹操最親密的好戰友、好兄弟,卻在曹操攻打徐州時突然背叛,與陳宮、呂布一同佔據兗州,幾乎讓曹操陷入絕境。儘管後來兵敗被殺,但這件事從始至終,留給後人的只有重重迷霧。

三國時期的一樁懸案,差點讓曹操丟了性命

張邈為什麼背叛曹操?按照《三國志》的說法,當時曹操與袁紹結盟,而袁紹一直憎恨張邈,多次表示讓曹操做掉他;張邈恐懼曹操服從袁紹,因此先下手為強。但這種說法很難站住腳,即使當時曹操頗多依仗袁紹的勢力,但是在政治路線上兩人是根本相悖的。曹操曾與鮑信討論過,認為袁紹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董卓,早晚要與之對抗。因此,曹操不可能不知道,殺掉張邈對袁紹有利,但對自己卻無益。既然曹操沒有殺張邈之意,那麼張邈的所謂恐懼,也就是無中生有了。

也有說法認為,張邈的背叛,是因為曹操殺了陳留名士邊讓,並且在攻略徐州時濫殺無辜,讓張邈心生厭惡,遂迎呂布與曹操對抗。按照陳琳《討曹操檄文》中相關描寫(故九江太守邊讓……身首被梟懸之誅……自是士林憤痛,人怨天怒,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來看,邊讓被殺的確是張邈背叛曹操的原因。但是張邈與曹操感情深厚,這是舉世皆知的;與邊讓關係如何、能否到為了邊讓而和曹操翻臉的地步,卻無典可查。更何況,邊讓被殺的日期一般認為在192~193年,而張邈背叛是在194年,期間曹操還打過一次徐州,為何彼時不反?說厭惡曹操濫殺,更是可疑,如果張邈等真是清高之人,又如何要將如狼似虎的呂布迎進兗州?

三國時期的一樁懸案,差點讓曹操丟了性命

因此,張邈背叛的真實動機,至今仍眾說紛紜。不過,張邈背叛的“導火索”,來自於曹操重臣陳宮的一番勸說,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陳宮說張邈的話中,或許能夠略微得知一些線索:“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大意就是,張邈你這麼多兵馬,這麼大地盤,幹嘛蟄伏在曹操底下?

這段話透露出兩個信息。一是張邈為陳留太守、曹操為兗州牧,理論上兩人應該是上下級關係,但是實際上張邈還保留了很大的獨立自主性,沒有完全被納入曹操的管轄範圍。二是陳宮以此為論據,獲得了張邈的認同,說明張邈此時未嘗沒有脫離曹操之心。前兗州刺史劉岱身死後,曹操為東郡太守,張邈為陳留太守,兩人級別持平,但卻是曹操當了兗州牧,此時張邈的心理有沒有變化,不得而知;但既然陳宮敢以“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為由離間他和曹操的關係,而且還大獲成功,證明在張邈的內心深處,的確對曹操這個昔日“小兄弟”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有所牴觸。

三國時期的一樁懸案,差點讓曹操丟了性命

按照這一論點發展下去,便可以推導出一系列關於張邈背叛的原因:

張邈擁兵自重,又是兗州士人領袖,對於割據兗州,原不作第二人想——這是主觀原因。

曹操殺了陳留名士邊讓,首先在張邈的轄區範圍內引發抵制曹操的情緒——這是客觀原因。

擁有精銳部隊的呂布離開袁紹,與張邈意氣相投,讓張邈得到軍事同盟——這是誘因。

曹操離開兗州,陳宮勸說張邈謀反——這是導火索。

三國時期的一樁懸案,差點讓曹操丟了性命

就在這一連串的因素之下,曹操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最信賴的張邈,竟然會在最關鍵的時刻往自己背後插了一刀。當時情況危急,曹操立刻回師兗州,但是兗州大部分都已被張邈和呂布控制,倘若曹操最終被呂布所敗,則可真是無立錐之地了。這一仗打得異常艱苦,起先呂布用騎兵攻擊曹軍,青州兵潰不成軍,這便是《三國演義》所寫的呂布濮陽破曹。在羅貫中筆下,這一仗差點要了曹操的性命。即便小說有所誇張,但是曹操當時整個集團所面臨的生死關頭的考驗,的確並非妄言。最終,曹操打敗了呂布,並且誅殺了張邈全家,這場圍繞兗州的霸權爭奪,才畫上一個句號。

然而,我們仍然只能以今人的角度,去揣測為什麼張邈要背叛曹操。張邈的真實動機、他與曹操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已經是一件永遠也無法破解的懸案。那些隱藏在上千年時間洪流中、被史書文字所淹沒的秘密,我們又如何能夠真正得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