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幣一別墅到一幣一TOKEN,韭菜資產如何在區塊鏈賽道上滾雪球

如果現在還混跡於幣圈,而不去了解每一個Token背後的價值,那麼割韭菜的故事仍會上演。


伴隨著今天BCH、BTM的行情,各大社區活躍的人也多了起來,以及上午小拉昇的MANA,社群裡有人自信地來了句:

從一幣一別墅到一幣一TOKEN,韭菜資產如何在區塊鏈賽道上滾雪球

事實上,還不到下午,就已經打回原形了。截止到發稿前,我看著盤面,跌漲幅從+82.24%到-11.12%! 玩兒的就是心跳。

從一幣一別墅到一幣一TOKEN,韭菜資產如何在區塊鏈賽道上滾雪球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經歷過三四次大牛熊的幣圈元老,一直都還沒有說熊市結束的原因。

事實上

上週的火熱行情還未持續多久,市場便再次回到了“平易近人”的局面,儘管素有“一根大陽線,千軍萬馬來相見”的至理名言。但現在的整體行情或許短期內再難見到年初時的熱火朝天,畢竟那些高位套現離場的投資者們還在太平洋東岸享受加州的陽光。

對於大多數幣圈的投資者而言,現在的賺錢效應已經跌到了近半年來的一個新低,這也是圈內人氣在減弱的一個原因。畢竟大部分人進入這個圈子都是抱著“一幣一別墅”的願望來的,但現實現在在告訴大家,“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對於一些精英投資者而言,他們現在看到的卻是另一個冉冉升起的巨星,因為這個賽道再次陷入了價值窪地。無論是區塊鏈的火熱,還是一些商業模式的創新,讓以前單純炒幣的投資者看到了不一樣的曙光。

“蒼老”的股份

八九年前的幣圈還單單只是炒幣、挖礦這樣粗獷的盈利模式,那時候也沒有純粹意義上的ICO,所以公司還是公司,代幣仍是代幣,股權還是股權。但是現在的情況卻不再能用單純來形容,更準確的說是百花齊放,尤其是在商業模式的演變上,我們不得不佩服人類的智慧。Token的引入不單單改變著融資方式,也在改變著以前傳統的股權架構甚至組織形態。

在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中提到了歷史上最早股份制公司的起源,從14、15世紀開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歐洲的一些採礦業中,出現了自由民之間或手工業者之間的以人、財、物各項生產要素的一項或幾項為聯合內容的合夥經營的經濟形式。但在合夥內容、經營方式、分配辦法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範,更沒有形成嚴格的股份制度,這便是股份經濟的原始形式。

從一幣一別墅到一幣一TOKEN,韭菜資產如何在區塊鏈賽道上滾雪球

這樣的模式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外來資本的介入使得原本單一的股份結構變成了資本家的“傀儡”,股權也在悄然間變得格外重要。到15至16世紀初時,全球貿易往來開始加大,靠單個資本家經營已經很難做的順風順水。於是一種合股經營的叫做“康梅達”的經濟組織便產生了,康梅達從事海外貿易,負責籌集資本,由專人經營,利潤在集資者與經營者之間協商分配。

到了16世紀中期,伴隨著西方冒險家掀起的尋找東方財富的狂潮,股份制公司開始廣泛成立並獲得迅速發展。其後,為滿足投資者股份轉讓的需要,證券交易所這類集中的交易場所便在各國紛紛出現,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因此,我們現在熟知的股份制公司其實已經存在了5個世紀之久,並且除了股權投資的變化,這種模式似乎一層未變。

從一幣一別墅到一幣一TOKEN,韭菜資產如何在區塊鏈賽道上滾雪球

一幣一Token

但是巧合的是隨著去年愛西歐的火爆以及比特幣帶來的幣圈投資熱潮,一些有趣的股權架構開始被重新提及,同時單一的股份制公司也似乎找到了新的寄託。因為我們對愛西歐中的代幣不能僅僅理解為一種數字貨幣,更準確的定義會偏向為“通證”,具體含義為“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這也是為什麼在眾多區塊鏈創業公司中,他們不再通過傳統的融資渠道去獲得資本增益,而是像證券一樣發行了自己的Token。這種募資方式基本顛覆了傳統VC的認知,因為他們不再需要出售自己公司的股權而是用這類Token來交換資金。

不過我們暫且拋開那些圈錢性質的愛西歐,從Token本身來看待這些創新點和優勢。眾所眾知,對眾多創業公司而言,他們長期的目標都是為了上市,都是為了獲得資本和股民的認可。為此,很多創業公司在初期可能是為了發展某項產品,但漸漸地他們會迷失在資本的漩渦裡,就像大部分人進入幣圈一樣,收益已經佔據了利益的現狀,往往會失去方向。

從一幣一別墅到一幣一TOKEN,韭菜資產如何在區塊鏈賽道上滾雪球

而發行Token的方式可以讓真正的區塊鏈創業公司,在未完全獲得市場認可前就可以獲得一種資本上的認可,所以它又像一種眾籌。另外每位擁有Token的人都代表了該社區的一份力量,用個比喻來形容股權投資更像創業者、投資人、市場之間在鬥地主,而Token發行則像一個村裡吃團年飯,大家你一言我一嘴的發表意見,再讓村長來主持決議。

當然,就目前的區塊鏈創業公司而言,絕大部分公司發行的Token還在實驗階段,即沒有一個絕對意義上的應用層面,很多都是停留在一種未來的預期裡,至於未來會走向何方,現在大多是一種信仰,這也是幣圈常說的信仰幣,一如“一幣一別墅”,但事實是“一幣一Token”。

此“幣”非彼幣

因此,我們在考慮一個長期的投資市場時,常常會選取一個穩定增長的品種來作為投資目標物,如同十年前選擇騰訊股票或者二十年前選擇IBM一樣,當然這種投資思路更偏向於巴菲特式的價值投資。

我們知道股票投資中常常會有各種版塊性的投資參考,例如最近火熱的南海版塊以及集成電路版塊,這樣的選擇往往會給眾多中小投資者指明一箇中短期的投資方向。擺在幣圈來說,儘管現在也分出了基礎鏈、社交通訊、物聯網、數據儲存等版塊,但大部分版塊還僅僅是概念階段。我們縱觀幣圈現在的收益脈絡,首當其衝的必然是交易平臺、然後是礦機設備,這也是最傳統的兩大業務,但如今依然活力旺盛。

從一幣一別墅到一幣一TOKEN,韭菜資產如何在區塊鏈賽道上滾雪球

在談到區塊鏈創業公司發行Token時,我們往往會忽略交易平臺這樣一個大金主,因為其具備了好投資品種的標準模板,穩定的現金流、穩健的成長、較低的成本損耗,這擺在股票市場就是個高成長性股票。

但問題也在於包括像火幣、OK這兩個傳統的大交易平臺離上市仍然還有一段距離,想持有其股票也是可望而不可即。

於是我們將視線鎖定到了類似於火幣這樣,已經發行了全球通用積分的交易平臺。簡單的理解,雖然HT的官方說法為積分,但精明的投資者都會明白這就是火幣新境況下的Token,也代表著一定的權益,好比傳統的股票或者股權,只是這是一種沒有絕對控制或者投票權的股權。但也因此其具備了作為上市公司股票同樣性質的權益,包括分紅、價值共享等,至於未來會不會像騰訊公司股票這樣“大獲全勝”,我們看行動即好。

從一幣一別墅到一幣一TOKEN,韭菜資產如何在區塊鏈賽道上滾雪球

正因如此我們要拋開投資其他代幣的傳統思路,應用落地就不用說了,交易平臺的應用現在可以說是最大的了。然後我們觀望其他交易平臺的發展,會發覺HT背後的金主似乎更擅長佈局未來,否則怎麼會陸陸續續有傳統投資大鱷加盟呢?這些投資分析人士至少比絕大多數投資者可要精明很多了。

股份制公司雖然發展了500多年,但我們會驚訝的發現互聯網時代的陰影下許多奇怪的事正在發生。區塊鏈經濟帶來的變革更像一場運動,不僅僅是Token經濟的應用,更包括那些已經獲得資本青睞和市場認可的主體,他們才會是巴菲特找尋的下一個“護城河”,也是投資者們夢寐以求的“滾雪球”。

截止發稿前:BTC價格 8846 $ (bittrex)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DJI): 24,462.94 -201.95 -0.82%

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 (SPX):2,670.14 -22.99 -0.85%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IXIC):7,146.13 -91.93 -1.27%

比特幣期貨 CME:8,970.0 +430.0 +5.04%

比特幣期貨 CBOE:‪8,920 +350 +4.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