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槓桿到穩槓桿,能否「水漫金山」?

昨日有一則重磅的財經事件,就是國務院會議關於穩定財政政策的消息。

7月23日,國務院會議確定了貨幣政策邊際放鬆的方向,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同時,前期偏緊的財政政策有望邊際放鬆。再結合央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5020億元,無逆回購的到期,這次超預期的新MLF再次變相確認了貨幣政策轉向寬鬆,也就是從之前去槓桿過渡到穩槓桿,或者說精準去槓桿。

從去槓桿到穩槓桿,能否“水漫金山”?

那麼,此次的穩槓桿,對房地產及股市有什麼影響,是否會造成投資標的的“水漫金山”呢?

說不清的樓市

對於普通人群來說,政策落實下來的影響,其最重要的無非就是房子了。

多年以來的房子,已經不僅是一個居住權的代表,而早就將投資的屬性深深的埋入其中了,不管怎麼提倡“房主不炒”,大多數人購房的一個心理預期,還是房價不會大跌,或者房子終會上漲。

在美國加息縮表的情況下,我們前段時間限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變相的鎖住資金,將樓市的價格穩住,是一石多鳥之計。

當然,如果維持長期緊縮的政策下,對房企來說,還是影響很大,所以前幾日就有傳聞,某些房企有開始到了融資困難的境地,甚至內部收益達15%左右來解決資金的壓力。

這次的穩槓桿,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都是對房企至少產生了緩解的壓力作用。

比如A股地產龍頭萬科,也進行了一輪調整:

從去槓桿到穩槓桿,能否“水漫金山”?

萬科A的K線圖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前期的這輪下跌,相當於對去槓桿下地產股的擔憂,反映的是淋漓極致。

那麼關鍵的問題是,接下來,房價會怎麼走?

從去槓桿到穩槓桿,能否“水漫金山”?

在穩槓桿的情況下,房價大概率將依然保持堅挺,因為大多數房企,又迎來了喘息的機會了。

基建板塊個股是最好的選擇嗎?

說完樓市,我們再看下股市。

對於股市而言,同樣已經有先行的指標,有所表現,這就是基建板塊了,比如我們看下重慶路橋的走勢:

從去槓桿到穩槓桿,能否“水漫金山”?

重慶路橋的K線圖

從K線走勢可以看到,早早的就在大盤反彈之前,進行了放量的反攻,在穩槓桿的會議後,更是大漲。

這就是基建板塊的縮影。

在當年四萬億的政策下,最受益的以及後來表現最好的板塊,就是基建概念股,比如一路上漲的水泥等。

所以,當這次穩槓桿的政策出臺前,嗅覺敏感的資金,再次提早進入了基建板塊。

只是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跟風基建,是最好的選擇嗎?

筆者認為,對於每一輪的行情下,很難都是一個簡單的重複,即便類似的場景發生,同樣都會有所不同。

就短期的政策下,無疑基建是有一個預期的。

問題是,這次的政策,會跟當時的四萬億一樣,大興土木嗎?

當我們回顧近期種種不利的消息,其中涉及產業的根本,就在於某些行業的核心技術的受限,在剛剛過去的不久,其實已經令人深思了。

對於長久的政策導向而言,基建或許是短期可以止痛的良藥,而長期根治,則需要產業升級上的繼續發力。

對於這點來說,管理層不會不清楚。

所以,基建的效應是會有的,因為它的特效依然存在;但是另一方面,更值得你去研究的,依然不變的是,產業升級的重點。

比如有傳聞說,不會再喊“工業製造2025”這個口號,實際上,不喊口號,不代表不會去做,因為亟待解決的行業,就擺在那裡,我們迫切要做的東西,就在那裡。

從去槓桿到穩槓桿,能否“水漫金山”?

所以,基建板塊之外,產業升級,最基本的製造業,才是重中之重。

這一點,聰明的資金,不會放過的。

結語

從整體而言,嚴格的去槓桿,確實對經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附帶著的債務危機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或許放緩節奏,是更好的維穩策略。

而對於投資者而言,拋開幾乎所有人,都講不清的房子外,如果股市中你有選擇的話,都看的到的基建,未必是真正的收益板塊,產業升級、製造業,才是很多人忽略的地方,或許,這才是水漫的“金山”。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條清狗,更多邏輯思維與投資理念,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