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後」電商何處去?

“税后”电商何处去?

不久前,美國最高法院以5:4的票數裁定,互聯網零售商在其沒有實體店的州,可以被要求繳納消費稅。至此,美國電商的稅收紅利期正式結束,電商與實體零售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線。美國並不是個例。近來,法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均在考慮對電商徵稅。電商徵稅會否成為大勢所趨?多國對電商徵稅將推動電商行業走向何方,又將對中國跨境出口產生哪些影響?本文特邀業內權威專家,共議“稅後”電商。

“税后”电商何处去?

專家圓桌

網來雲商環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鄭玉鴻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研究院院長 李鳴濤

武漢京東雲電商創新中心負責人 李文飛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曹磊

(排名不分先後)

[Q1]

多國對電商行業徵稅,這將給電商行業整體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李鳴濤:在電子商務發展之初,各國政府出於對新生事物鼓勵及發展新興產業的考慮,同時受限於電商監管法規不完善,對網絡購物一般採取模糊的稅收政策。但伴隨著互聯網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普及,尤其是年輕一代網民購買力提升,電商已經成為重要的商品銷售方式。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網絡零售交易額達2.30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4.8%,佔全球零售總額的比重由2016年的8.6%上升至10.2%。電商交易規模的快速增長,以及線下流通企業對不公平競爭的不滿日益加深,使得對電商銷售徵稅被多國政府提上了工作日程。同時,從電商自身發展階段來看,其逐步走向稅收規範化也是行業發展的內在需要。短期來看,電商稅收政策調整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電商企業的成本,但電商最大的優勢在於大範圍的用戶覆蓋、精準的產品服務以及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可以迅速消化增加的稅收成本,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因此,長期來看,對電商銷售徵稅將有利於促進電商行業的規範化和可持續發展。

李文飛:徵稅後,跨境電商將經歷一個整合期,重新洗牌在即。這也意味著跨境電商低門檻時代徹底結束,行業將進入規範化、規模化、公平化的高速發展軌道。首先,徵稅對於電商賣家能夠起到優勝劣汰的機制作用,伴隨著交易數據的透明化,交易環境也將得到淨化;其次,徵稅對電商行業結構影響顯著,商家將根據徵稅政策中的具體細則有選擇性地引進商品,調整商品結構;再次,對於C2C模式中的個人賣家而言,網店利潤本身就低,一旦被列入徵稅範疇,只會增加其負擔,徵稅壓力勢必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漲價是短期內的必然舉動。如此一來,網購的價格優勢可能不再明顯。

鄭玉鴻:多國對電商徵稅將增加電商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和時間內,對電商行業和製造業,特別是缺乏競爭力的製造業將產生負面影響。多國對電商徵稅極易形成示範效應,堅定了更多國家對電商徵稅的決心。但是,電商行業不是法外之地,對其徵稅將倒逼電商行業朝著更加規範的方向前進,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從徵稅的具體操作層面而言,無論是哪個國家或產業都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最終適應線上和線下的規範管理。

[Q2]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多國對跨境電商徵稅將對中國跨境出口產生哪些影響?

鄭玉鴻:據商務部統計,目前中國擁有各類跨境平臺企業超過5000家,通過平臺開展跨境電商的外貿企業超過20萬家。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6.7萬億元人民幣。從結構上看,中國跨境電商以出口為主,2016年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5萬億元,同比增長22%;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32%。從國別看,目前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主要面向美國、歐盟、東盟、日本等發達市場的中低端客戶群體,其中美國和歐盟為主要市場,佔比合計超過30%。此外,對俄羅斯、巴西、東南亞國家、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上述市場很多都已開始或是即將開始對電商徵稅,這必然會增加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成本,影響部分企業的跨境貿易成交規模。

與此同時,多國對跨境電商徵稅也有正向影響。從分析數據可以看到,目前中國跨境電商銷售的主要品類包括服飾類產品和3C電子產品等。這些產品大多缺乏核心知識產權,缺乏品牌包裝意識,利潤空間有限。因此,對跨境電商徵稅必然會倒逼中國企業加強創新,提升競爭力,打造跨境品牌,這符合中國推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國家戰略導向,能夠幫助中國企業在國際經濟鏈條中佔據更加有利的位置。

不僅如此,對電商徵稅還會催生新的跨境電商模式,健全跨境電商鏈條。比如將常規的海外倉模式升級為前店後倉模式,前店將商品的展示、體驗、洽談集於一體,結合後倉的海外倉體系,打造一個創新的海外倉儲、營銷、服務體系。目前,網來雲商已經開始在中東地區開展前店後倉的示範運營,並將此模式拓展到更多區域。

李鳴濤:據國際郵政聯盟發佈的數據,在全球電商平臺賣家中,中國賣家佔比已經接近三成,電子產品、服裝鞋帽、家居用品等日常消費品通過跨境電商銷往全球。當前,多國對於通過郵政包裹及快遞通道進境的小額低價物品一般都有稅收方面的減免措施,在限額方面,美國是200美元,俄羅斯是1000美元,歐盟是22歐元。但隨著跨境電商帶動商業性包裹數量迅猛增長,各國也開始對商業性質的包裹考慮徵收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進口環節稅,以減少稅收損失,同時保證國內進口商的利益。跨境電商逐步走向稅收規範化也是發展的必經過程。對於中國跨境電商經營者而言,應該適應各國對於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的監管及稅收政策規定,主動調整經營策略,把關注點從短期的產品價格優勢逐步過渡到打造品牌、研發更加適應海外消費需求的優質產品、提升跨境供應能力等方面,培育長遠的競爭優勢。

曹磊:美國對電商全面徵稅將使得中國賣家直接面臨三大問題:一是如果各個州跟進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那麼賣家只要有貨物銷售到該州,就需要有該州的稅號;二是賣家需要代收代繳該部分消費稅,美國各州的消費稅稅率和辦稅手續不盡相同,需要賣家花大力氣去了解掌握;三是存在對裁決前的消費稅進行追繳的可能。

[Q3]

多國宣佈或正在醞釀對電商徵稅的消息,這是否意味著電商徵稅將成為大勢所趨?中國是否需要對電商徵稅?

李文飛:雖然截至目前中國沒有制定出專門針對電商稅收的法律法規,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從事電商的企業和個人不需要納稅。中國在2017年年底最新修訂的《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在中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勞務、服務等的單位和個人,均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為了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有關問題的公告》規定,2018年~2020年繼續對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也就是說,中國不存在電商企業無需納稅的規定,僅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制定了階段性優惠措施,這些優惠措施同樣適用於線下企業。

電商徵稅應當是大勢所趨。對於B2B、B2C而言,其主體都是經工商、稅務登記的經營實體,只不過是以電商方式經營而已,所以不存在徵稅爭議。但對於C2C個人網店而言,徵稅依據充分但難度較大。個人網店可以比照個體工商戶定期定額徵收,同時,鑑於個人必須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經營,因此第三方交易平臺可以作為代繳義務人。

鄭玉鴻:考慮到目前的全球經濟和貿易環境並不是很好,中國企業的生存壓力較大,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需要時間,中國政府對於電商徵稅一直保持著耐心和慎重的態度。但是從長遠來看,從促進產業和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的角度來看,對電商徵稅確實是大勢所趨,否則會產生三個負面影響:第一,對線下零售不公平。線下開店需要繳納稅費,同時還要負擔房租水電費等額外成本,長期實施線上免稅政策,會極大地破壞線下零售,進而影響稅收和就業;第二,會導致大量稅收流失,不利於社會平衡發展;第三,會導致線上線下流通不均衡,傷害製造類企業的銷售渠道和利潤,阻礙生產加工企業的發展,不利於經濟健康發展。

對電商徵稅不可避免,大多數國家都同意對電商行業徵稅,並達成徵稅時不應開徵新稅種的基本共識,即保持稅收中性。中國政府也一直在嘗試對跨境電商進行徵稅,規範電商產業發展。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規範進出口稅收政策,將制定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中國應針對當前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制定出適合中國電商發展的稅收政策,並加強對跨境電商的稅務管理。

李鳴濤:當前,電子商務在全球範圍內進入平穩發展階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集約化、精細化、規範化將成為電商發展的主題。對於中國而言,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培育出了全球最大也最具活力的網絡零售市場,電商產業成為中國少數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中國政府在電商監管與促進政策等方面的實踐和探索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中國電商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下一階段,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促進電商行業繼續保持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發揮電商在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帶動作用將成為政策的基本訴求,電子商務法草案三審稿也對電商經營主體的納稅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相信伴隨電子商務法的實施,中國電商行業的規範性將進一步提升。

曹磊:徵稅對於電商賣家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一些不規範的賣家通過“刷單”刷虛假銷量和好評,影響了賣家市場間的公平競爭,現有的徵稅體系一旦與電商平臺後臺交易數據進行對接,對打擊“刷單”是一劑猛藥,將使交易數據更加透明,交易環境將得到淨化。

中國可針對個人賣家、企業賣家以及平臺企業進行差異化徵稅。比如,營業額低於國家法定額度可以繼續免徵;漸進式推進徵稅,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扼殺尚處於發芽狀態的小微賣家;對於大學生因學習需要而開設的網店、特殊群體開設的網店以及個人二手置換的臨時小店等非經營類的網店,應予以特殊對待。

聲明:本平臺發佈內容,凡註明“泛家居頭條”的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轉載請署名“泛家居頭條”及微信號fanjiajutt。本平臺轉載信息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行業傳播,若涉及侵權事宜,請及時與本平臺聯繫。歡迎猛烈爆料,新聞熱線:023-6389 2290

“税后”电商何处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