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劇王子」讓百年揚劇重煥青春

“揚劇王子”讓百年揚劇重煥青春

講述嘉賓:李政成●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市揚劇研究所所長、揚州文化藝術學校校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獎項“大滿貫”得主●省劇協副主席、省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掃一掃觀看揚州發佈同步推出的“人物訪談微型紀錄片”。

本報記者 王鵬

李政成的41載從藝生涯,恰好和改革開放的時間重合。改革開放之初,揚州揚劇團以及揚劇事業經歷了從紅紅火火到滑入低谷的困境。那段經歷,讓李政成在刻骨銘心的同時也不停地問自己:劇團和揚劇,究竟是躺著混等散夥,還是有尊嚴地站著生?

迎面搏浪,勇氣和機遇缺一不可。矢志要把揚劇發揚光大的李政成,憑藉新編歷史劇《史可法》奪得揚州戲劇史上首箇中國戲劇“梅花獎”,給劇團上下帶來希望之火。揚劇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市藝校重新開設揚劇班、政府買單培養人才,《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時代的機遇令百年揚劇重煥青春。

在揚劇勃興過程中,李政成不僅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更以一腔情懷、滿肩責任,遍訪名師,傳承創新,培育新苗。燃燒著革新自強的激情,地方劇種範疇的揚劇在戲曲瓊林絢麗綻放,新劇疊演、新人輩出,成為中國戲苑“出人出戏出精品”典範。

偶遇

八歲試戲,無心插柳結戲緣

很多人認為,李政成投身戲曲藝術理所當然。父親李學寬、母親李開敏都是老一輩揚劇表演藝術家,特別是李開敏,蘇滬皖粉絲無數。

很少有人知道,李政成與戲曲結緣,並非因出身梨園而必定傳承衣缽,恰恰相反,父母親從未引導其入行。尤其是深知藝海艱辛的李開敏,不願子女再步後塵。

1969年出生的李政成是家中次子,生性頑皮的他,在劇團大院裡,是個不折不扣的“小闖王”。天天看排戲,生性愛動的李政成大院裡翻筋斗、舞槍棍、撒丫跑,哪兒熱鬧哪裡鑽。

1977年,揚劇團職工在旌忠寺裡搭起防震棚,居住、生活、排練都在寺院。排《蝶戀花》這出戏時,李開敏飾演楊開慧,但扮演毛岸英的孩子始終不入戲。正當導演著急時,不知誰一聲提醒:讓“二子”來試試!

正在耍槍弄棒的頑童就這樣上了場。一試之下,倒也有模有樣,導演當場拍板。得知兒子要演戲,李開敏千般推託,架不住時任劇團團長張建中一次次做思想工作,年僅8歲的“二子”成了新中國成立後揚劇舞臺上年齡最小的一位演員,開始拿工資、算工齡。

1977年,劇團辦的揚訓班開班,李政成進班學習。李開敏不想兒子成天跟著劇團到處跑,一邊提醒他從藝之路的艱辛,一邊要求他努力爭氣。1981年,揚州戲劇學校恢復辦學,李政成進入文藝訓練班。1984年11月,省教育廳、文化廳正式批覆揚州戲劇學校成立,李開敏親手把李政成送入校門,主攻武生。

1988年,李政成畢業。7年學藝路,李政成不因為自己是李開敏的兒子就覺得高人一等,老師也沒有因為他是李開敏的兒子就對他放鬆要求。這7年,他玩命練功,兩次足部大筋斷裂,卻年年是“武狀元”。25歲時,在上海演出《漢宮驚魂》,李政成摔成腰椎骨折。躺在床上三個月之後,他以驚人的毅力開始了康復訓練,最終重歸舞臺。

沉浮:大潮來襲,揚劇經歷迷茫期

舞臺,承載著演員的夢想,體現著藝術的價值,衡量著事業的興衰。舞臺之於演員,其意義不亞於生命,沒有什麼比站在舞臺中央更為之心動、為此追求。

改革開放打開了久封的國門,面對歌廳、影視、流行音樂等新鮮、豐富的文化娛樂形態,全國戲曲舞臺一片荒蕪。觀眾流失、演出銳減、效益劇滑,曾經的人聲鼎沸演出場景猶在眼前,失去了舞臺的揚劇人還沒有從驚慌錯愕中回過神來,劇團即已陷入低谷,演員對未來產生了迷茫。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劇團演職員工開始拿60%的基本工資,月收入高一些的四五百元,少一些的二三百元。

李政成的迷茫和別人又有些不同。

重武輕文的李政成本具演唱天賦,但在別人眼中的武生定位下,他沒有機會展示唱功,龍套一跑就是8年。

李政成開始用另一種方式證明自己可以唱。1992年,李政成停薪留職後組建“ABS”樂隊。在“藍島杯”江蘇省十大歌星總決賽比賽中,摘得第三名。

流行音樂上的成績很快引起社會關注,李政成率樂隊加盟了虎豹集團藝術團,並擔任藝術團團長。在虎豹集團每年春秋兩季的供銷會上,李政成負責集團藝術表演的策劃和包裝。李政成的收入,也從劇團時的每月幾百元到年薪1萬元。

正當李政成即將走向另一條人生道路之時,新任揚劇團團長找到了他。促膝長談,李政成的內心在掙扎。為揚劇吃過那麼多的苦,當真全部放棄?

此時的揚劇團,排練廳空空蕩蕩。平日無人練功,偶爾排戲,演員不是玩耍就是打鬧。外出演出,颱風不嚴謹、不規範。

縈繞心間的藝術情懷,從未忘懷的事業責任,讓李政成下定決心迴歸。

機遇:梅花綻放,文化頻吹復興風

1996年,李政成受命於危難之際,擔任團長助理。代價昂貴的迴歸背後,是李政成心裡裝著的同學情、師長恩:“劇團所有演員的人生夢想,永遠只在舞臺之上。”

回到劇團後,李政成挑梁的第一齣戲是文戲《狸貓換太子》。憑藉高亢清脆的嗓音與細膩到位的表演,李政成塑造的陳琳角色,一舉贏得了全團上下對他“文武全才”的認可。

揚劇的一大特色是現代戲與古裝戲並重,漸擔大任的李政成時刻不忘人生夢想。鑽研母親“李派”唱腔之長,學習名家表演藝術、提高舞臺人物塑造能力,堅持練功不失武生本色,刻苦的磨練,李政成的揚劇藝術日漸精益。

2002年,揚劇團傾全團之力排練新編歷史劇《史可法》,李政成出演主角。兩年後,李政成憑藉史可法及個人摺子戲專場打動評委,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項“梅花獎”。

“梅花獎”猶如一聲驚雷炸響劇團上空。原來,只要努力,即使再困難,地方劇種也能問鼎每個戲劇演員心中神聖的獎盃!信心歸來,全團上下人心思齊。練功房裡,人越來越多。外出表演,演員心中,劇團聲譽高於一切。

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復興?20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家層面的思考越來越深,繼承、弘揚、發展的思路已然明確。

一個個動作接踵而至。2006年,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揚劇入圍。2007年,揚州用政府買單形式,在藝校開設了揚劇班、木偶班、曲藝班,培育藝術人才。2011年,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一系列政策春風,吹開百年揚劇復興大幕。

匠心:傳承創新,出人出戏出精品

揚劇復興,關鍵在於優秀人才和精品劇目。從擔任團長助理、副團長,直至團長,李政成一直兩手齊下。

時代的變化一日千里,一成不變的傳統揚劇劇目,留不住觀眾,更吸引不了年青人。揚劇要發展,必須創新,李政成深知其中利弊:“不過,前提是老老實實吃透傳統,深得戲韻。”

這些年,揚劇劇目不斷豐富創新。傳統劇《野豬林》《吳漢三殺》《杜十娘》《孟麗君》《百歲掛帥》,現代劇《布嫂》《真假二十四小時》《縣長與老闆》《青春樹》,新編大型歷史古裝劇《衣冠風流》、《史可法——不破之城》,專為青年演員量身定製的《七巧環》,正在編創的《鑑真》……堅實有痕的創新傳承之路,不僅名震戲苑,更吸引越來越多的年青觀眾矚目。

矢志弘揚百年揚劇的李政成,博採不同劇種的表演藝術。他拜揚劇金派傳人姚恭林、京昆梆名家裴豔玲為師,向崑劇表演藝術家柯軍、黃小午,京劇老師隗慧虎、嶽小亭、周洪武等虛心求教。力邀谷好好、石曉亮、武凌雲、齊愛雲、徐秀芳等一批崑曲、京劇、晉劇、秦腔、揚劇“梅花獎”得主,以及眾多劇種名家到揚州藝校,為揚劇班的孩子們授課。

在人才培養上,李政成匠心獨運。2012年,妻子葛瑞蓮赴中國戲曲學院進修後,向丈夫提出藝校揚劇班孩子進一步深造的設想。受到啟發,李政成多次赴中國戲曲學院對接溝通,滿腔赤誠之心打動學院領導。2014年,中國戲曲學院首次為一個地級市院團定向培養人才,開設表演系多劇種“揚劇專業本科班”,13名揚劇班學員成功考入中國戲曲教育最高學府深造。

今年7月8日,江蘇開放大學成立了包括揚劇、崑曲、淮劇等11個劇種在內的戲曲藝術教學指導委員會,李政成接下了戲曲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揚劇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特聘教授三本聘書。“今年9月,新生開學,這對揚劇後備人才進行系統理論學習、提高學歷具有標誌性意義。今後,所有有志於在藝術成長之路上更進一步的演員,都可以學習深造,解決職稱評定等一系列後顧之憂。”

今年6月13日,以揚劇歷史上首批13名本科生為演出主體的揚劇經典劇目《百歲掛帥》彙報演出,在南京江蘇大劇院舉行。整整3個小時,學員們展示出的揚劇藝術魅力以及揚州市揚劇研究所的整體實力,技驚四座,戲劇界前輩專家和戲迷含淚觀演,倍感欣慰。

出人出戏出精品,在當下的中國劇壇,揚劇的振興之路已成為典範。涅槃重生,李政成感慨萬千:“揚劇之所以能夠站立藝海潮頭,源於改革提供的機遇和文化復興的春風。為了百年揚劇,我願付出生命的全部。”

人物點評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時代大潮迭起,世間道路萬條。有的人,一輩子一個航向、一往無前。

這40年,揚劇的發展歷程,文化界、戲曲界人士乃至廣大戲迷心裡“門兒清”。“沒有李政成,絕沒有揚劇的今天”,這不僅是各界公認,也是揚劇團上下共同的認同與尊重。

文武雙全、德藝雙馨固然難得,荊棘坎坷、歷經磨難之時依然情懷不棄、責任不忘更令人敬佩。41年從藝路,李政成今日之所獲、揚劇之所幸,生動詮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