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爲什麼買房的時候會有公攤?

相信有購房經歷的朋友在購房過程當中都會問置業顧問一句話那就是“這房子公攤多少”。公攤面積在國人的眼裡一直是一個飽受詬病的存在。同時隨著建築設計和規範的不斷髮展,相關公攤部分的面積也在發生變化。身為一名房產測繪從業人員,老J深有感受,在經手計算的住宅樓裡來說,公攤面積在呈現一個上漲的趨勢。

在中國,為什麼買房的時候會有公攤?

那麼,為什麼我國在計算房產面積的時候要計算公攤面積呢?

要了解公攤面積為什麼會存在就要知道公攤面積的組成,知道了公攤面積的組成大家才能清楚的瞭解公攤面積為什麼會這麼大。

公攤面積包括:門斗、門廳、大堂、走廊,過道、前室、樓梯、電梯、屋面間、電梯機房、設備用房、外牆和保溫等。

我們可以從公攤面積的組成當中發現,影響公攤面積的內容還是很多的。說到這大家應該能看到公攤面積大是為什麼了吧!


說到為什麼我國要有公攤面積,那就要說說公攤面積會影響什麼?

公攤面積影響的直接是單價,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意思,那麼我們就來模擬一下。

比如說:有套房子單價是1萬元/平米;建築面積為100平米,套內面積為80平米。這樣一來總房款就是100萬。如果按照總價不變的情況下房子的單價就變成了1.25萬元。這樣一來單價就上漲了25%。

這時候可能有人說了,那就同意上漲25%不就好了嗎?

下面老J來給大家分析。如果是套內面積為70平米呢?那麼單價就變成了1.43萬元。這樣一來如果公攤面積再增加就會導致單價更高。

所以說,在沒有公攤面積的情況下每個樓盤的差價就會很大。如果是這樣會不便於購房者得選擇。因為同一區域單價高的購房者就會清楚這個樓盤公攤很大,所以單價分擔的成本高不願意選擇。

而加上公攤以後單價就會分不的較為均勻,公攤面積也可以用公攤率來降低係數感。所以,這就是公攤面積存在的道理!

在中國,為什麼買房的時候會有公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