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多少帝王心甘情願的將皇位禪讓給其他人,他們的結局又如何

說到禪讓制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堯舜時期的上古時代,堯去世後,堯把部落聯盟首領位置讓於舜,推舜為帝。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為“禪讓”。唐堯傳位給虞舜,同時傳了允執厥中四個字;虞舜傳位給大禹,這種制度成為了五千年治國的國家哲學。

從大禹開始,皇位的輪換由禪讓制改為在君王的親族之間傳遞的世襲制,但並不代表這種制度就此消亡,歷史上很多權臣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力,他們所採用的方法就是逼迫原皇帝將皇位禪讓給自己。這種意義上的禪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盛行,如漢獻帝劉協禪讓給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奐禪讓給晉武帝司馬炎,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給宋武帝劉裕,宋順帝劉準禪讓給齊高帝蕭道成,齊和帝蕭寶融禪讓給梁武帝蕭衍,梁敬帝蕭方智禪讓給陳武帝陳霸先。

歷史上有很多驚人的相似,曹魏、晉、南朝宋、齊、梁等朝代的建立都是通過禪讓獲得的,但也同樣通過禪讓將皇位讓出的。這些禪讓的例子,不過是那些個亂臣賊子的手段而已,但其實在歷史上還有很多人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出,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這些甘願放棄最高權力的人們。

1.大理段氏的禪讓

古代有多少帝王心甘情願的將皇位禪讓給其他人,他們的結局又如何

唐朝末年,割據今雲南、貴州地區的大理國段氏白族政權,多位君主都曾先後禪位為僧。由於大理國是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君主篤信佛教,同時由於掌權貴族高氏的威脅,自第八代皇帝段素隆開始,只要遇到星變或者災難,君主就會讓出皇位,出家為僧。

1026年,段素隆禪讓給侄子段素真,出家為僧。1041年,段素真禪讓給孫子段素興,出家為僧。1071年,段思廉禪讓給兒子段廉義,出家為僧。1081年,段壽輝禪讓給堂弟段正明,出家為僧。1094年,段正明禪讓給權臣高升泰,出家為僧。高升泰立國號為“大中國”,臨終遺命還政段氏,立段正淳為帝,大理國復辟。1108年,段正淳禪讓給兒子段正嚴,出家為僧。1147年,段正嚴禪讓給兒子段正興,出家為僧。

1171年,段正興禪讓給兒子段智興,出家為僧。1238年,段智祥禪讓給兒子段祥興,出家為僧。

段氏的禪讓有來自權臣的威脅,不得不做出禪讓的舉動,但此舉也延續了段氏的江山,保住了段氏的皇族之位。

2.唐高祖李淵

古代有多少帝王心甘情願的將皇位禪讓給其他人,他們的結局又如何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及其第李元吉,之後李淵禪讓給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內禪),自為太上皇。從他退位到死,李淵又度過了9年的太上皇生活。李淵做太上皇,儘管有不得已的因素,不是主動的行動,但是他能夠在面臨突發事變時認清形勢,能夠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避免了在中央中樞政治當中引起更大的政治危機,即使他的後繼者沒有創造出一個貞觀之治那樣的輝煌盛世,也足以給他一個應有的正確評價。

3.宋高宗趙構

古代有多少帝王心甘情願的將皇位禪讓給其他人,他們的結局又如何

如果說歷史上唯一一個心甘情願讓出帝位的,就是南宋的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了。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於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絕主戰派抗金主張,南遷至紹興、臨安,建立南宋政權。統治期間,雖迫於形勢以岳飛等大將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檜。後以割地、納貢、稱臣等屈辱條件向金人求和,殺害岳飛。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禪位於宋孝宗,自稱太上皇。趙眘登基馬上為岳飛平反,以及肅清秦檜餘黨,身為太上皇的高宗卻沒表達任何意見,既不支持,也不阻撓,而退位的高宗與孝宗關係尚算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