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先王禪讓的傳說,認為堯、舜、禹三代政權的交接,是通過推薦、考察和任用等程序和平實現的。所謂禪讓,是指在位君主生前將統治權讓給他人,目的是讓更賢能的人來統治國家。通常,禪讓將統治權讓給異姓,這會導致朝代的更替,稱為“外禪”;讓位給自己的同姓血親,讓位者通常稱“太上皇”,不導致朝代更替,稱為“內禪”。禪讓的做法,可看作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
最早的禪讓是由堯帝傳給舜帝,堯開創了禪讓的先河。《史記》上講,堯帝在“四嶽”(各部落首領)會上說:“朕在位七十年了,你能穩定政權,你來接班吧?”四嶽回答:“我們德不行,還不適合當首領。”堯又說:“那就發揚你們的光明,推舉埋沒的人。”眾首領推薦:“有矜(單身男子)在民間,曰虞舜。”於是堯帝將舜招來做女婿,“堯妻之二女。”經過三年的考察,堯對舜滿意了,在祖廟裡舉辦了莊嚴的禪讓儀式,之後,“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在試用期間倒不負眾望,在堯的支持下,處理了共工、讙兜、三苗、鯀,“四辠(罪)天下鹹服。”堯老了,對於兒子丹朱,“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堯崩後,舉喪三年,舜禮讓丹朱,自己躲到南河的南邊去了,然眾人不服,於是舜說“這是天意啊”,這才正式登上帝位,完成禪讓的整個過程。舜帝就位後面臨洪災氾濫,鯀治水不力被斬,四嶽推薦禹為司空治水,禹治水成功,豐功偉績,天下眾望所歸,於是“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就是說舉辦了禪讓儀式,確立了禹為繼承人。帝舜崩後,三年喪畢,禹又禮讓舜的兒子商均,自己躲到陽城去了,又是眾人不服,禹只好出來就天子位。從堯、舜到禹的禪讓,古書記載如此,可以看出從推選,考察、舉辦禪讓儀式、舉喪三年、形式上禮讓先王的兒子,然後自己再正式就位的完整程序。
仔細看看禪讓的程序,就會發現禪讓制漏洞百出,沒有監督機制,要改變禪讓制並不困難。禹帝上任後已是晚年了,兒子啟也有六十多歲。按慣例“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史記》。皋陶是很能幹的,眾人也都沒意見,不過皋陶的年紀比帝禹還要大,這哪象是選繼承人啊,所以不久皋陶就壽終正寢了,沒能禪讓成功。“而後舉益,任之政”《史記》。這裡有個細節,就是帝禹對皋陶和伯益都沒有舉辦禪讓儀式,沒有“薦之於天”,這恐怕不是疏漏,於是埋下了改禪讓制的伏筆。其次,帝禹將軍政大權都交給兒子啟,伯益看來沒有實權,所以啟的權威遠高於伯益。這還不夠,平時外出時,帝禹都帶著兒子啟同行,增加“曝光率”,以提高兒子的威望。到帝禹崩了之後,三年喪畢,伯益按部就班地禮讓,“闢居箕山之陽”,沒想到啟多年大權在握,人多勢眾,已經集團化了,“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韓非子》。於是,啟用武力奪得政權,他說:“吾君帝禹之子也。”天下是我老子的,我是兒子啊,天下當然歸我了。從此,開始了王位由父子世代相傳的“世襲”制,“天下為公”的原始社會被“天下為家”的奴隸社會所代替。
當然,從禪讓到武力“世襲”,啟的夏王朝初期很不穩定,所以他殺了伯益,又戰勝了不服世襲的有扈族,逐步鞏固了自己的帝位。
其實,帝禹對於禪讓,心裡應該早已反對了,他千方百計想把王位傳給兒子,但又要顧及名聲。所以他就利用禪讓制的漏洞,一是他的禪讓活動沒有舉辦神聖的儀式,也就是“未薦於天”,反正沒人管,古人很敬祖宗和上天,對祖宗和上天的承諾不敢違背,禹的禪讓沒有舉行儀式,在精神上為兒子啟武力奪權鋪平道路;二是《史記》上說:“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但這與事實不符,伯益始終對國事兢兢業業,曾經是禹治水時的主要助手;發明過一種鑿井的新方法,被人稱為“井神”;伯益還擅長畜牧和狩獵,教會人們用火燒的辦法來驅趕林中的野獸,可以說伯益在那時久負盛名。
之所以“天下未洽”,實際上是帝禹將行政大權預先都交給了啟,人們去伯益那裡根本就辦不了事;其三是所謂“諸侯皆去益而朝啟。”如果真是這樣,有扈族起兵造反的理由為什麼偏是:“以堯、舜舉賢,禹獨傳子,故伐啟”《淮南子》。在討伐有扈族之前,啟還殺氣騰騰地說:“不用命,僇於社,予則帑僇女”《史記》,是說誰不聽從命令,將在社神面前殺掉,我還要把他的家人收為奴婢。可見當時不服的大有人在。所以帝禹早就料到這種情況,一直由兒子把持軍事大權,最終還是靠實力來決定輸贏,禪讓的政權終於如願地由兒子搶回來。名聲和大權兩不誤,禹的算盤可謂精到極致。
閱讀更多 奇子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