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不禁推敲的政治童話

黃帝將“帝位”傳給孫子顓頊,顓頊傳位侄子帝嚳,帝嚳又交給兒子堯,很明顯的世襲,到了堯時期,怎麼就突發奇要想搞禪讓呢?


禪讓——不禁推敲的政治童話

《史記》中關於堯禪位於舜的描寫,幾乎照搬《尚書·堯典》,《尚書》是儒家經典,兩次佚失,再由漢代學者及後人整理甚至重寫,編造的東西很多。學者們為了樹立道德楷模,上古帝王的形象個個光芒四射,甚至到了扯淡的地步。

介於舜之前的人物比較朦朧模糊,這裡重點來討論一下舜的事蹟,你會發現他好像是個假人。

舜出生在一個極其恐怖的家庭,父親頑固不化、繼母兇悍惡毒、弟弟傲慢不恭,他們家就是個精神病院。而且,瞽叟幾人對舜沒來由地恨之入骨,時刻想把他弄死。本來這麼寫,估計作者是想襯托一下舜的偉大,但讓人很疑惑的是,舜的優異品質從哪裡來的?似乎有點無源之水的感覺。或許,舜的生母以及鄰居張大媽賢良寬厚,對他的成長產生了深刻地影響。

當舜已經被堯明確指定為接班人後,瞽叟、象媽還有象仍然決定要搞死舜,搶奪他的財產和女人,簡直是鼠目寸光,但也算符合原始人的氣質。不過他們多少有點顧忌,不敢直接殺掉舜,而是製造多起“事故”,讓舜看起來屬於意外死亡。

一天,瞽叟告訴舜,咱家的糧倉漏雨,你去修補一下。舜二話沒說,爬著梯子來到屋頂,三人趁機撤去梯子,在糧倉下面放了一把火,打算燒死舜。舜靈機一動,拿起自己戴在頭上的兩頂斗笠當作翅膀,從糧倉上飛下來,安然無恙。


禪讓——不禁推敲的政治童話

四千多年前,板築技術都沒有,用樹樁和乾草蓋房子,舜他們家也不是什麼貴族,糧倉估計五米高頂天了。那麼,舜直接跳下來不就行了,為什麼非要拿斗笠飛?

退一步,就算糧倉很高,可是舜憑什麼要戴兩頂斗笠?一頂斗笠透光容易曬黑?顯然,這很有可能是沒常識的讀書人向壁虛構的。

瞽叟他們的確是笨了些,但還沒到腦殘的地步,古代也沒有攝像頭和偵破手段,製造意外死亡至少能想出一百種簡單的辦法來,非要搭上糧倉,下半年不吃了?

一招上屋拆梯沒成功,瞽叟他們又來了一招落井下石,同樣也很假,石頭砸下去不需要一秒鐘,舜即使在井壁開了逃生隧道,他也不具備神一般的反應速度,怎麼可能逃掉?

再則,舜從隧道回到家裡,看到弟弟霸佔嫂嫂並在彈他的琴,還感慨了一句“我們真是兄弟情深啊!”讓人直起雞皮疙瘩。換了我,怎麼也要衝上去揍那狗日的,再罵兩句fuck。

當然,舜雖然不是書上所說的完人,但至少是一個很有才能和領導力的人。

舜在代政後,除三兇——剪除異己,任用八元八愷——扶植自身勢力,戰三苗——掌握了軍事權力,大權在握,他會拱手相讓嗎?肯定不會!古往今來,沒人把炙手可熱的權力讓給別人,讓,那都是迫不得已,難怪曹丕登基的時候禁不住感嘆:“舜禹之事,我今知矣”,這哥們太直白了。

史籍《竹書紀年》在西晉時由魏安釐王墓中掘出,因此免於秦火,其中就有完全顛覆《尚書》、《史記》的記載:舜在取得堯的信任之後,培植自己的勢力,最後囚禁了堯和丹朱,奪取帝位。然而此書一出,嚴重衝擊了儒家學者所建立的道德體系,所以一直被當作“異論”,更是在六百年後的宋代莫名亡佚,所以很多人至今還堅信禪讓的偉大與真實。


禪讓——不禁推敲的政治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