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革下的產物——禪讓,真的沒必要扣上道德的帽子


禪讓製作為最高權力和平交接的一種方式,因其表面上完全擺脫了火與血的殘酷,被世人口口相傳,但是當後世真的行“禪讓”之實時,卻屢屢發生劇變,導致國破家亡。君不見燕王噲禪位子之後差點滅國,君不見子嬰禪位王莽,西漢因此大亂?那麼作為“禪讓”之始的堯舜禹又經歷了什麼呢?禪讓真的是道德的模範嗎?

禪讓之初

猶如矇昧初醒的堯帝時代,華夏大地上仍然刀耕火種,姑且可以稱之為經濟的只有簡單的農業以及更為簡單的畜牧業及手工業,社會發展並沒有如同想象那樣已經凝聚成統一的華夏民族。

大變革下的產物——禪讓,真的沒必要扣上道德的帽子


生產力的落後決定了當時的社會群體必定以部落形式存在。經濟交往更多的出現於部落內部,而對於部落之外相比於交易,更通常會因為領地問題而發生征戰。

而當時統治者權力的輻射範圍也受經濟實力以及軍事實力影響侷限在了很小的範圍之內,如果一個部落聚集了超出其活動範圍承受能力之外的人口,帶來的唯一的結果便是部落的衰落。

同時期發生的大洪水之所以會被以大災難被遠古人口口相傳地記錄下來,則是由於當時的部落幾乎無一例外地生活在水源附近,洪水一旦爆發,這些部落無疑首當其衝遭受巨大災難。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那就是大洪水過後,原本有陸地相通的諸多部落被分割成了星羅棋佈的小勢力。

繼承人的選擇

禪讓製作為道德的模範倍受推崇,禪讓伊始的堯更是被拔到了聖人之上上人的高度。

那麼,堯的帝位又是怎麼來的呢?堯名放勳,姬姓,是被稱為黃帝的公孫軒轅直系後人玄囂的子孫。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軒轅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軒轅時,神農氏的統治衰落到了極致,諸侯並起,於是軒轅氏厲馬秣兵,擊敗了眾多對手,最後才取代神農氏。所以軒轅氏的帝位本就來自於征戰,黃帝也只是一個強勢諸侯的逆襲,而堯的帝位也來自於一脈相承的傳遞,而非禪讓。

那麼接替堯帝位的舜真的是禪讓來的嗎?舜的祖先也來自於黃帝的兒子昌意。

大變革下的產物——禪讓,真的沒必要扣上道德的帽子

脈絡很清楚得表明,從黃帝到堯舜,都屬於一個皇族血統,跟禪讓沒有半毛錢關係。

王權的早期興起

大災之後必定會有大興,滔天洪水退去之後,華夏各族迎來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同時由於技術的進步,社會發展逐漸進入到了一個成熟的時期,量變引起質變,早期王權開始興起。

王權的興起有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首領的權力不再侷限於保護,而是轉向壓迫,

為了擴大權力,早期求生存的抵抗逐漸變為了主動的擴張,而擴張首要碰到的問題便是交通。支離破碎的河水與崇山峻嶺的阻礙成為巨大的難題。

阻塞的交通不僅令部落的軍事實力無法有效的投送到遠方,就是被征服地區的納稅朝貢也受其影響困難重重,因此整治山河成為堯舜時期的第一要務。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可不是隻有我們知道。

大變革下的產物——禪讓,真的沒必要扣上道德的帽子


堯在位期間,洪水的問題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但是由於沒有合適的人選,堯勉強用鯀治理,鯀用了九年的時間沒有取得成效。舜即位後將鯀流放,啟用鯀的兒子禹。

禹之治水

禹改變鯀的做法,採取疏導為主,成功疏通了幾大江河,治水成功使禹在部落內部獲得了極高的聲望。

治水的成功固然使禹獲得了非常高的聲望,但是這些並不足以讓他有資格接過舜手中的帝位,當時舜手下也是人才濟濟,禹只不過是其中較為出色的一個罷了。

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朋黨論》


大變革下的產物——禪讓,真的沒必要扣上道德的帽子

那為什麼是禹呢?因為禹當時所做的工作已經不僅限於治水,他還做了點不起眼的小事,做出了早期國家的規劃。

1、官員任命。禹治水的同時,還利用手中權力將權力擴張到了被征服地區,由於舜年老,將政事交給禹,禹於是有權力任命被征服地區首領。而這個首領。認可方面無疑更加認可給予自己權力的禹。

2、規定賦稅的等級。禹在治水的同時,足跡遍佈九州,由於洪水的逐漸治理,各地的經濟潛力與人文習慣,都瞭然於胸,因此又制定了各地的稅賦制度。避免了不切實際的漫天徵收,禹獲得了九州民眾的認可。

3、建立親信,與掌管刑罰的皋陶結為聯盟,在舜面前互相抬舉,獲得舜信任的同時,將禹作為典範宣揚,凡是反對禹的,都遭到清洗。所以當各級官員。都被禹收為麾下。

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邢從之。

那麼禹在治水的時候,舜在幹什麼呢?據記載,舜在七十歲時才得到禹,可以想象的是,舜已經相當年老,幾乎作為部落象徵的存在。禹曾經對舜說過:帝。慎乃在位,安爾止。輔德,天下大應。意思是舜帝只需要謹慎地作為天子就可以,輔臣們有德望的話,天下就會太平。

大變革下的產物——禪讓,真的沒必要扣上道德的帽子


禹所做的工作已經包括國家的各個方面,換句話說,他已經嚴重越權,這導致的直接後果便是諸侯只認禹不認舜,舜已經被架空,就是不想傳位給禹都不行,所以舜去世後,禹也玩了一套禪讓的把戲,假裝讓位於舜的兒子,群臣理所當然地非禹不追隨,從此禹成為了大禹。

從禹開始,遠古的傳統再也不能保持,禹從諸部落聯盟盟主搖身一變成了九州共主。既然禪讓在禹這裡已經從本質上改變,那麼他當然也不會按禪讓來選擇繼承人,禹在位期間已經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兒子啟,他大量徵用啟的臣子為官吏,為兒子稱王鋪路。

或曰:禹薦益,已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人為不足任乎天下,傳之於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世家.燕召公世家》

在禹的安排下,啟成功排擠了資歷尚淺的益,擊敗有扈氏的反對。此時的啟已經完全變成了王。

禪讓之思

從啟正式開啟“家天下”後,禪讓成為民眾對虛妄上古美好社會的精神寄託,只有少數文人墨客會在遊說行文中偶爾提起,除了天真的燕王噲徒引人一笑外,禪讓似乎淡出了所有人的視野。

大變革下的產物——禪讓,真的沒必要扣上道德的帽子


直至千年之後的西漢王朝末期,禪讓突然間又興盛了起來,原因在一個人身上。此時的西漢劉姓皇室從漢成帝開始已經衰弱到了極致,王莽在這份衰弱下看到了篡奪至尊帝位的希望。但是自從皇帝被秦始皇設立以來,外姓篡權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王莽有一個特點就是好古,他從遠古的堯舜禹身上看到了希望,那就是禪讓。在被王莽蠱惑的儒生大力宣揚下,禪讓越來越多地被人議論。漢室不興,應該禪讓給有德之人。安漢公王莽是當世道德典範,有資格接受帝位。就這樣在儒生的宣揚下,禪讓之風再起,王莽成功登基稱帝。

王莽的成功為以後的異姓奪權提供了借鑑,每當皇室衰微,權臣當道時,禪讓之音便甚囂塵上,久久不絕於耳。

堯舜禹三代的“禪讓”經過歷代儒生添油加醋美化之後,幾乎被描寫成天下大同的社會,尤其是首個推崇儒家思想的漢朝,王莽為了給自己篡奪皇位提供理由,更是將“禪讓”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人性的弱點千百年來並沒有改變,在美化的背後永遠是血淋淋的冷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