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明朝末期土地只有350多萬平方公里?

敲門磚593


明朝疆域最鼎盛的時期首推永樂帝朱棣在位時期,疆域面積達到了997萬平方公里。自洪武帝朱元璋至永樂帝60年間,此為大明國勢最為強盛時期。繼洪武帝朱元璋八次遠征漠北後,永樂帝又進行了五徵征伐漠北的軍事行動(算上丘福將兵則是六次)。此外,朱棣又派軍征討安南,收取了越南之地。

明朝全盛疆域圖

鄭和七下西洋雖然將大明國威遠播四海,但是卻耗費了大量的財力,故而繼任的仁宗、宣宗之際不得不因財力匱乏在南方捨棄安南之地,北方捨棄開平。嘉靖年間,皇帝二十餘年不視早朝,朝廷內有嚴嵩作奸,國政絮亂,又相繼棄守哈密、河套之地。也許這些所謂的羈縻之地在朝廷眼中並非大明正式領土,如同雞肋一般。

但是毫不起眼的此地的丟失卻埋下了明朝衰亡,後金崛起的伏筆!也讓明朝在王朝末期被動地陷入了與後金的戰爭,耗費了國力,進一步削弱了中央對羈縻之地的控制力,疆土因而日減月削。

首先,在上圖可以清晰地看出切掉了奴兒干都司後的明朝疆域有多可憐!雖然如此,殘存的明朝疆域大約還在五六百萬平方公里,350萬不過是臺灣文人李傲所認為的,他所認為的羈縻問題不在本文的思考角度。

在女真沒有崛起之前,對於明朝來說,蒙古是有明一代最大的禍患。但是最終對明朝滅亡打擊最大的卻是東北的女真族,即屬於明朝羈縻之地的奴兒干都司。可以說,明朝末年對奴兒干都司的控制力的削弱一切都源自一場奪位之戰!

公元1399年靖難之役開始,明成祖自北平發難興兵,為了增加軍事實力,朱棣奔襲大寧(寧城),控制了寧王,並選編安置此地的蒙古三千騎兵參戰。朱棣奪位成功後,為了兌現蒙古人從龍有功的諾言,於是朱棣就將寧王屬地(朵顏三衛)割給了蒙古人,大約包括今日的平泉、赤峰、朝陽一帶。從此大明版圖雄雞部位那不算粗壯的脖頸就少了一塊重要的肥肉,僅剩下了絲線一般的遼西走廊連繫著關內和東北之地。

眾所周知,明朝末期阻擋清軍入關最大的障礙就是山海關。而山海關就是修築於燕山山脈與渤海之間,控制了遼西走廊的進出口。而朱棣割讓的地區卻正好控制了清軍由燕山進入關內的三個通道,古北口、冷口、喜峰口。

居庸關對應的是秦漢時代的上谷郡(今懷來延慶);古北口五胡十六國時代被稱為

蠮螉(yēwēng)塞,它對應的是秦漢時代的漁陽郡(今密雲);喜峰口古代稱為盧龍塞,三國時代曹操征討烏桓曾經走過此路,它對應的是秦漢時代的右北平郡(今遵化);餘下就是被秦漢時代稱為的遼西郡以及它所對應的冷口要塞。


雖然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但是後金迫於本國人力、物力、財力有限,根本不可能與明軍做持久對抗,所以明軍後期的優勢還是很大的,假如明軍還握有平泉、赤峰、朝陽三地,一則不會給蒙古人與後金串通勾連的機會;二則明軍可以配合錦州的明軍成掎角之勢:三則又與明朝九邊重鎮呼應。

但是,即使明軍握有朵顏三衛,丟失了開平的明朝也會讓清軍滲透進來。

開平,即是如今的多倫。它位於明朝雄雞脖頸之上,地處錫林郭勒盟草原地帶。奴兒干都司地處東北平原直至小興安嶺以北,假設明軍沒有割讓朵顏三衛,那麼後金軍只能另闢蹊徑進入華北平原。如果從東北平原進入華北平原,那麼只有繞道蒙古高原,或走海路!

當然,陸路是八旗勁旅首先選擇的!

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之間阻隔著大興安嶺與燕山山脈,但是巧合的是大興安嶺與燕山山脈被一條名為西拉木倫河的河流切開了一個豁口,號稱黃金家族後裔的蒙古科爾沁部落就生活在豁口附近。當後金軍穿過豁口直達蒙古高原,他們會得到多倫城的水草補給,後金軍會在此休息駐馬。因為千里奔襲的運動戰極其耗費軍力,而後金軍在此地得到充足的休息無疑會增加他們的戰鬥力。

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隻馬蹄鐵;丟了一隻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失一位將軍;損失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這首古老的英格蘭民謠,代代相傳,廣為傳唱。巧合的是,這場真實卻又無情的歷史在古老的東方也同樣上演了。


大福讀史


並不是明末只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是明朝實際控制地區,根本就沒出過長城。

明初國土廣大的印象,主要是來自我國著名的邊疆史學者譚其驤繪製的中國各個時期的歷史地圖,其中明朝的版圖確實畫得不小。不過,大多數人忽略的是,譚其驤自己承認了給明朝畫得這麼大是有政治因素在裡面。譚其驤在《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曆代疆域》一文中表示,明朝從來沒有實際控制過東北、蒙古、新疆、臺灣以及青藏高原等廣大邊疆地區,同時指出,冊封土官為都指揮使以及把這些土官的地盤封為明朝的衛所並不能視為明朝對邊疆地區的實際控制。同時,譚老先生明確指出,我們只是“現代的中國人”而不是“歷史上的中國人”,並指出我們不能以“古代的中國”為中國。(話說民族主義蛋白質得恨死譚老先生。)

同時,我們可以拿鼎盛時期的唐朝和清朝與明朝做對比。歷史上唐朝和清朝都有相似之處,那就是都是派大軍遠征,通過多次征戰解決了北方邊患問題,並使得突厥、蒙古成為了帝國北部藩籬,併為帝國服務。我們可以從唐朝和清朝的官方檔案中發現,大量的突厥人和蒙古人為唐朝和清朝服務,比如說唐朝的哥舒翰、清朝的阿玉錫等。而這兩個王朝之所以能夠使得北方安定,其重要原因就是大唐和大清都具有包容一切、吞吐天下的氣度,以及強大的國力和軍力,這都是這唐朝和清朝得以開疆拓土的重要原因。

而相比之下,明朝初年就開始閉關鎖國,並且軍隊因衛所制度而衰落,不僅國力日衰,明朝整體上也變得有點小家子氣,只求自己眼皮子底下,也就是長城以內的兩京十三省稱王稱霸,使得明朝徹底成了一個大地主,而喪失吞吐天下的雄心壯志,畢竟皇帝都被也先“請到”草原吃手把肉喝馬奶酒了。

而且,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內外部環境比較好的王朝,同身畔強鄰林立的漢朝、唐朝、宋朝和清朝相比實在是太好了,周邊除了一個個四分五裂的小部落就是一個又一個小國,以及一股股進犯內地的散兵遊勇,比如說西洋貿易公司保安以及沿海地區的海盜、倭寇,缺乏大兵團作戰經驗,同這些強敵環伺的王朝相比,明朝平安度過了這兩百多年。

所以,明朝正是因為一步步的自我封閉,最終被更具有活力的清朝所取代,中國歷史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北洋海軍陸戰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不準確。

明朝疆域不是在末期縮水到350萬平方公里,而是在明朝前期,就已經縮水到這個數了。

明朝的疆域分為直接統治和羈縻統治兩種形式。

直接統治好理解,就是中央派遣官吏進行治理,並對該地實施駐軍,使其成為王朝的行政區之一。

而羈縻統治則是利用王朝的權威,對直接統治區外的東北、漠北以及青藏、西域等地的統治形式。中央委派當地的部落首領作為王朝的官吏,賜予印章等象徵,並不派駐軍隊和官僚干涉地方事務,所以這些區域不是王朝直接統治的區域。

羈縻統治區的面積是和中原王朝的國力興衰息息相關的,在中原王朝強大時,四夷賓服,萬國來朝,周邊但凡臣服於中原王朝的,都可以算作羈縻統治區。而隨著中原王朝的衰落,周邊少數民族就會紛紛自立,脫離中原王朝統治。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對元朝進行討伐和驅逐,建立起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北達陰山,西至新疆哈密,西南臨孟加拉灣的遼闊疆域,面積為900萬平方公里左右。

朱元璋駕崩時,明朝疆域已經達到了頂峰。

然後,明朝疆域就不可避免地開始縮水。

1398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隨即中原陷入動亂。由於朱棣造反前,綁架了鎮守北方的寧王朱權,加上朱棣南下,因此北方邊境出現了空虛,蒙古人趁機反撲。

靖難成功後,作為對朱權麾下朵顏三衛的承諾,朱棣將蒙古高原東部的地區封給朵顏三衛,這就是兀良哈部。

朱元璋時期,為了鞏固對蒙古的戰國,在長城以北數百里的地方,還修建了大量衛所,深入蒙古高原。朵顏三衛受封后,上書明朝,請求將兀良哈境內的開平衛等衛所撤除。

於是,在明宣宗時期,明朝將開平衛內遷,這導致北方邊境出現巨大缺口,不得已,東西方向的東勝衛、大寧衛等紛紛內遷,明朝放棄了長城以北的所有土地,疆域南退到長城一線。

東北方向,朱棣時期,設置了奴兒干都司,這是管理東北的最高機構,不過是羈縻性質的。太監亦失哈曾10次北上巡視,修建永寧寺碑宣誓主權。但是,1435年,明宣宗宣佈撤銷奴兒干都司,明朝東北疆域南退到遼寧的鐵嶺、開原一帶。

西北方向,朱棣曾設置關西七衛,勢力延伸到新疆東部的吐魯番。宣宗時期,明朝放棄關西七衛,過境限制在嘉峪關。

朱棣時期,曾派張輔平定交趾。而在1427年,明宣宗宣佈放棄交趾,撤銷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青藏防線,明朝在青藏地區實施法王制度,西藏地方勢力定期嚮明朝朝貢,但是在朱棣以後,明朝對青藏地區的管理就鞭長莫及了。

到1435年明宣宗駕崩,明朝的疆域基本就只剩下“兩京一十三省”,面積350多萬平方公里。

嘉靖年間,蒙古韃靼部侵佔河套平原地區;葡萄牙殖民者竊據澳門;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澎湖,進而竊據寶島。

可以說,明朝的疆域縮水速度是非常快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滿遺非常高興的。有機可乘了嘛!為什麼不提出上世紀三四十的那個偽滿洲國來講呢?既然明朝末期的縮水程度這麼嚴重,那麼偽滿洲國的版圖就是很大了嗎?滿清版圖到了晚期就沒有一點縮水程度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