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以前的四個城門有什麼歷史?

林雀已經被註冊了啊


古代城市的建設都有嚴格的規劃和要求,濟南的城市建設就是巧借地勢。《濟南老街史話》有這麼一段評價:

濟南城借山勢、泉湧城中,湖匯泉於城,大明湖和北園十里荷香,小清河東流入海、地理環境優美。當然,也有近代學者對濟南舊城的分析研究認為,濟南特有的城市格局,是中國和世界城市建設的傑作,是城市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又充分發揮和利用自然特點的典範。關於歷史上濟南城市佈局的特點,我認為業界評價很有代表意義。

管子曾說過: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濟南古城南近歷山(今千佛山),北依濟水(老黃河),我認為比較符合管子的建城(都)條件。

看完了濟南古城的定位再來看看“四門”。這一點牛國棟先生的《濟水之南》對此有過詳細描述。不過目前生活在泉城濟南的年輕人很少了解這背後的故事,甚至50歲以下的老濟南人也未必搞得清,北門在哪?西門是哪?

(西門老照片)

追溯歷史,濟南府城池可上溯到北宋徽宗時代。隨著歷朝歷代的修葺和加固,到明洪武初年,以磚石重修的濟南城垣,替代了原來的土城。濟南府域即舊志上所謂“濟南城周圍十二里十八丈,高三丈三尺,闊七丈”。

城垣因襲“天圓地方”之說,大致呈方型,四周設有四門,這四門是當時進出濟南城的必經之路,分別是:東齊川門(濟南人說的老東門所在地),西濼源門(西門在濟南人印象中知名度是非常高的,雖然西門內側的老街——西門大街,早在半個世紀前已和院西大街、院東大街等老街一起改稱“泉城路”,人們在口語中依然管這裡叫西門),南歷山門,北匯波門

其中北門下為水門不通車馬行人,故也稱北水門(現在大明湖匯波門被認為是當年的北水門所在地)。

(北門老照片)


四門之上都建有城樓。東南隅的高大角樓,也稱九女樓(這個位置就在目前解放閣附近),附近有九女泉、黑虎泉等名泉。濟南城下設寬闊的護城河,這個現在還有,最初時需經吊橋出入。1860年,為加強城防,清政府緊急在府城以外修築第二道城池:人稱圩子牆,環以圩子河。因城北受大明湖所限,圩子牆只有東西南三面,北面與老城北牆對接,西面大約在現在的杆石橋附近。它周長二十餘里,高一丈二尺,闊一丈,開有七座城門,設炮臺十四座。光緒年間,府城又開設坤順門等四座新城門。1928年“五三慘案”時,府城東、南、西城門及城樓,均被日軍炮火摧毀。1931年韓復榘入主濟南,因無力修復城樓,索性將三城樓全部拆除,闢城牆為城大馬路。


濟南時報


只要是古城,都會有城門和城牆,尤其是對於已經有六百年曆史的山東省會濟南來說,自然也有城牆和城門。

關於老濟南的城門有個非常有意思的說法,叫“四門不對”。這個四門分佈在濟南的東西南北,分別叫做齊川門、濼源門、歷山門和匯波門。

大多數的古城都是以方形修建的,用城牆圍起來,再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開一道城門,但濟南和大多數的古城不一樣,因為它東濟川門偏北、南歷山門偏東、西濼源門偏南、北匯波門居中,東西兩門不是在一條直線上,南北兩門也不再一條直線上,因此得來“四門不對”這樣一說。

濟南有個公交車站的站名叫西門,西門以前就在那裡。在泉城路沃爾瑪附近。東門就是在現在的老東門市場那邊,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東、西兩門是不相對的。

南門歷山門就是現在的泉城廣場南方向的南門大街上,北門匯波門是一個水門,在大明會東北角的橋下,它一般在春末夏初的時候才開放,冬天的時候是不開放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保證濟南城內的水位保持一個平衡狀態,防止倒灌的。

這四個城門,原本都是高大的城樓,以前在這些城樓裡面都放滿了各種武器。都是城防用的。

直到了光緒年間,為了與濟南城的繁榮與時俱進,政府又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開了四個城門,用八卦周易來命名,分別是巽利門,俗稱叫作“新東門”,原來的齊川門就被稱作為“老東門”了。

“新西門”叫做乾建門,在大明湖西南門再往西。

“新南門”在現在的趵突泉公園東門再往北,附近還有坤順門橋,當時人民解放軍西面一路就是從坤順門橋圖突破到濟南城內的,在這裡發生了相當慘烈的戰鬥。

“小北門”叫做艮吉門,在現在的大明湖東門附近,人很少,這裡大多數是北園來賣菜的菜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