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 万历皇帝朱翊均

朱翊均,即明神宗,年号为万历,也称万历皇帝。十岁登基,在位四十八年,享年58岁,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作者并没有像已定史论那样简单地认为这是一个昏聩、无能的皇帝。万历皇帝少从良师,日历“经筵”,五岁即能诵书属文。重用首辅张居正,实行著名的改革,其改革核心“一条鞭法”,可谓惠及当代,影响后世。原本可以成为“一代圣君”的皇帝,却因“青萍之末”走向“岐路”。万历皇帝早年临幸一位王氏宫女,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王氏也就被封为恭妃。后来,他又临幸了宫女郑氏,生下次子朱常询,郑氏被封为贵妃。万历对这郑氏极为喜爱,且终生不渝。也因此,两位皇子,万历最喜欢郑氏所生的朱常询。于是就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不想此举遭到文官大臣们强烈的、空前一致的反对。因为“祖宗之法不可改”。万历恼怒而沮丧,这位把“江山与美人”、且是自己挚爱的美人,融为一体的皇帝,不能顺遂自己的心愿,就丧失了一切的激情与斗志。万历十七年后陷入了三十年(一说是二十八年)的怠政。

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而且,早早地下令为自己修建陵墓(今定陵),还亲往陵墓视察。

更立太子,是亦大亦小的事情。皇帝贵为天子,以天下为家,这等“家事”无法自主,是官僚集权对皇帝集权的打压。也就催生了历史最“奇葩”的皇帝,这万历皇帝的所作所为可谓中国史上绝无仅无!对万历的境遇,作者从人性的角度,给予了深深的恻隐之心。“废长立幼”之事,万历与以怠政同官僚集团进行了执着而顽强的抗争,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十余年后,心灰意冷的万历不得不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惜的是,万历死后,常洛即位一个月即宣告驾崩,成为明朝最短命的皇帝。

万历怠政期间,明朝居然无内乱,也无外族入侵,还有著名的“三征”,令人称奇!许多人对这“奇葩”皇帝创造的“奇葩”时代感到困惑。这得益于那些与他“死磕”的文人集团。他们虽然顽固守旧,但对皇权和国家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在首辅及内阁的艰难而又巧妙的运作下,明朝的江山也在颤颤巍巍中前行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