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到底還能不能喝酒?需要注意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中風(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科(週五)、頸肩腰腿痛(週六)、運動損傷及其他(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得了糖尿病,到底還能不能喝酒?需要注意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其實,從長遠角度來說,糖尿病患者都應該徹底戒酒,因為酒精有可能會和降壓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引起血糖波動,既會引起血糖升高,也會誘發低血糖,尤其是飲酒很容易導致低血糖的發生,而有專家認為一次嚴重的低血糖給糖尿病患者身體帶來的危害,會抵消一輩子控制高血糖所帶來的益處。另外,喝酒的時候人常常會再吃點下酒菜,很容易打破平時的飲食習慣,鹽分、熱量更容易超標,從而導致血糖波動或失衡。長期飲酒還可使患者血脂升高,容易引起包括脂肪肝、肝硬化等其他疾病。因此,從健康和控制血糖的角度考慮,我們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應該徹底戒酒,但從現實角度來說,做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在一定條件下少量飲酒還是可以的,但要滿足以下條件: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在7.8mmol/L以下;無糖尿病嚴重急、慢併發症,不合並有其他嚴重疾病,如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癥、腎病等;肝功能正常(無脂肪肝或肝功能異常);非肥胖患者(體重指數BMI小於24kg/㎡)。此外,符合上述條件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實在要喝酒,還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得了糖尿病,到底還能不能喝酒?需要注意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1、飲酒應該限量:酒是高熱量的飲品,根據測算,1g乙醇提供7kcal的熱量,所以需要把酒精提供的熱量計算入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入的總熱量中,否則很容易超標。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女性每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男性不超過25g,也就是說每天的酒量應該控制以下範圍:30°白酒80ml,或啤酒400ml,或葡萄酒200ml。當然,這個酒量為每天最大允許量,實際飲酒的時候,應該減半,且每週不宜超過2次。

得了糖尿病,到底還能不能喝酒?需要注意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2、不宜空腹飲酒:酒精可以抑制肝臟的糖原異生及糖原分解反應,使血糖自動調節機制受損,還可抑制降糖藥藥物的分解與排洩。因此,飲酒前最好吃些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可使體內充分貯備肝糖原,防止毒素對肝細胞損害,減少乙醇性脂肪肝的發生,防止低血糖的發生。另外,睡前、感冒或情緒激動時也不宜飲酒。

3、宜選擇酒精濃度低的酒,以不含糖的紅葡萄酒為優,高度烈性白酒儘量不選用。

4、血糖控制差,波動較大,尤其是空腹血糖超過6.11mmol/L,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或伴有嚴重急、慢性併發症,或合併有高尿酸血癥、高血脂症、胰腺炎等疾病,或伴有肝臟疾病,如脂肪肝或肝功能異常,或使用含二甲雙胍、磺脲類的藥物(商品名一般是帶有格列的)及胰島素的患者,要嚴禁飲酒。

得了糖尿病,到底還能不能喝酒?需要注意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儘管很多文獻都提到適量飲酒可活血化瘀、舒筋通絡,對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變有益,但總的來說,糖尿病患者飲酒弊大於利,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能不喝就不喝,最好戒酒。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延伸閱讀:

1、《 》

2、《 》

3、《 》

4、《 》

參考文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