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條身材」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高?怎麼回事?

前言

對於許多女性來說,擁有一雙纖細的大長腿是好身材的標配,因此常常抱怨自己的大腿堆積了過多的脂肪,不夠苗條。然而,纖細的雙腿就一定健康嗎?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

大腿細很有可能是種病

肥胖,從BMI說起

BMI(Body Mass Index),即身體質量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計算方法為:體重(公斤)÷身高2(米)。對於成年人來說,正常的BMI範圍在18.5-23.9之間,24-27說明超重,28-32甚至以上則為肥胖了。

“苗條身材”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高?怎麼回事?

統計研究表明,體重指數增高,冠心病和腦卒中發病率也會隨之上升,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體重指數每增加2,冠心病、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的相對危險分別增加15.4%、6.1%和18.8%。 一旦體重指數達到或超過24時,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異常等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概率會顯著增加。

“苗條身材”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高?怎麼回事?

儘管被廣泛應用於個人體重與健康狀況的評估,BMI也有其侷限性,因為只考慮了身高和體重,無法反映被測者實際身體脂肪的分佈情況。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長期健身的人,由於肌肉佔據了大部分的體重,BMI指數也會偏高,而實際上他們體內的脂肪含量並不高;同樣地,即使一個人的BMI正常,但體內脂肪分佈不合理,也有很大的幾率會出現健康風險。

BMI正常,不等於沒有健康問題

我們已經知道,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現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胰島素血癥或胰島素抵抗等代謝綜合徵,從而心血管疾病風險相對較高,但是,這並不意味著BMI在正常範圍內的所有人心血管疾病風險一定低。

德國科學家最近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在BMI正常的人群中,有20%左右的人表現為代謝不正常,而這些人的一個典型臨床表現就是大腿脂肪含量較少,腿比較細

。這類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BMI和代謝均正常人群的3倍,並且也遠高於代謝正常的肥胖人群。

人群

BMI、代謝均正常

肥胖,代謝正常

BMI正常,代謝不正常

心血管疾病風險

1

1.2

3

進一步將BMI正常、代謝不正常人群與肥胖、代謝不正常人群相比,科學家發現,兩者的臨床表現又有所不同。BMI正常、代謝不正常人群主要表現為腿部脂肪含量較低,肥胖、代謝不正常人群則主要表現為脂肪肝和內臟脂肪含量升高

人群

BMI正常、代謝不正常

肥胖、代謝不正常

臨床表現

腿部脂肪含量低

內臟脂肪含量高

究其深層分子機制,研究人員發現,對於BMI正常的患者來說,代謝不正常是由於下半身脂肪合成減少,脂肪異位沉積導致的;而對於肥胖患者來說,代謝不正常主要是由於脂肪合成增加導致的。

警惕“隱形肥胖”,重視體脂率

不論是脂肪異位沉積,還是脂肪合成過多,這些無處安放的脂肪們都會積聚在內臟、血管中,最終都導致了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升高。從外表看來,這類代謝不正常的人群可能顯得大腹便便,也可能看不出任何差異,從而很容易被忽視,被稱為“隱形肥胖”。

“苗條身材”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高?怎麼回事?

研究發現,19歲以上女性,每3個就有1個屬於“隱形肥胖”,這部分人普遍體重指數值低,但體脂率超標。因此,要準確判斷是否屬於“胖人”,僅靠測量體重是不夠的,體脂率才是衡量指標,可用體脂儀測量,看脂肪肌肉比例,一般情況下,正常成年人男性在15%~20%屬正常,25%以上超重;女性20%~25%為正常,30%以上為超重。

“苗條身材”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高?怎麼回事?

此外,要

檢測內臟脂肪是否過多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測腰圍,男性腰圍超過90釐米。女性腰圍超過85釐米,就屬於肥胖。

BMI正常的人不一定健康,下半身脂肪含量低,是區分BMI正常、代謝不正常患者最為典型的臨床特徵,大腿偏細的人更應該檢查自己的身體代謝狀況,防患於未然,不要讓“隱形肥胖”擋住了通向健康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活方式,節制飲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這才是防治疾病最為有力的一道關卡。

撰稿: 賴潤民 徐浩

專 家 簡 介

“苗條身材”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能高?怎麼回事?

  •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週三下午

  • 特需門診:週一下午

(注:特需門診可通過好大夫在線網站-徐浩大夫申請預約加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