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讀丨最新《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出爐!肺癌仍是居民健康頭號殺手

“有沒有家族史”是人們在就醫時,常被醫生問到的問題,說明基因對許多疾病有“遺傳印記”,醫學界主流認同癌症是其中一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生活在同一地域,或生活習慣相同的人可能會患有同類疾病。

《2017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以下簡稱《年報》)近日發佈,《年報》由承擔福建省惡性腫瘤發病、死亡監測工作的福建省腫瘤防治辦公室與福建省腫瘤醫院共同完成。

《福建衛生報》特邀《年報》主編、福建省腫瘤防治辦公室主任、福建省腫瘤醫院院長鄭雄偉教授獨家解讀。

福建哪些地方哪種癌症高發?哪些因素誘發這些地區癌症高發?

福建省十大惡性腫瘤排行榜

獨家解讀丨最新《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出爐!肺癌仍是居民健康頭號殺手

近幾年在“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腫瘤隨訪登記項目”支持下,我省腫瘤登記工作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

《2017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收錄了2014年我省長樂市、廈門市區、永定縣、惠安縣、涵江區、同安區、永安市、長泰縣和新羅區共9個腫瘤登記處,覆蓋519.3萬戶籍人口的數據。

分析顯示,高居我省腫瘤登記地區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是肺癌,其後依次是肝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前列腺癌。這十大惡性腫瘤佔全部惡性腫瘤的81.99%。

獨家解讀丨最新《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出爐!肺癌仍是居民健康頭號殺手

“解決了我省十大惡性腫瘤問題也就解決全省80%以上的腫瘤疾病,全省的腫瘤防治水平也就有了很大的提升。”鄭雄偉說。

福建男人比女人更受傷

一位奶奶一手舉著撐衣杆撐起輸液袋,一手攙著老伴。這是記者在福建省腫瘤醫院看到的一幕。用撐衣杆撐輸液袋的“神操作”引人側目,更引人發問的是,為什麼老夫妻中,爺爺體弱的比奶奶體弱的多?《年報》中的一組數據似乎可以佐證這一現象。

@福建男人,小心前列腺癌的“突襲”

前列腺癌是發病上升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自2013年連升2位,成男性發病第8位的惡性腫瘤。

前列腺癌發病率的快速增高,首先與年齡有關,《年報》顯示,前列腺癌發病率在60歲以後迅速上升;其次,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逐漸西方化,經常吃高熱量動物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卻不運動或少運動是重要誘因。

鄭雄偉還提到,前列腺癌診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的廣泛應用,也使得相當多以往不能發現的前列腺癌能夠獲得早期診斷。

@福建女性,20歲起保護好“生命腺”

2012~2014年,我省甲狀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女性發病率更是從第9位上升到第5位。而且,甲狀腺癌發病在20歲以後便開始快速上升。

甲狀腺癌的發病可能與電離輻射、壓力、雌激素水平等有關。女性在育齡時期發病率大幅上升,絕經後又會下降,說明甲狀腺癌是雌激素相關疾病。

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上升除了與致病因素有關外,與甲狀腺彩超普及導致的檢出率上升有關。鄭雄偉建議,要避免在兒童時期接受大量輻射,包括醫學放射性診療。

不良生活方式是癌症的“最愛”

癌症的發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全球癌症防治白皮書》提到,約5%-10%的癌症是由於遺傳易感基因變異所致,有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應注意早期篩查、定期防癌體檢。

而遺傳基因只是“底子薄”的問題,如果再有不良生活習慣,發病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獨家解讀丨最新《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出爐!肺癌仍是居民健康頭號殺手

肺癌:福建“第一大癌”

肺癌發病率在我省5個登記地區都居於首位,包括廈門市區、廈門同安、龍巖永定、三明永安、漳州長泰。

肺癌的發生主要與吸菸、二手菸暴露密切相關。我省男性吸菸率仍居高不下,非吸菸者暴露於二手煙的比例仍比較大。

2017年調查數據顯示,福建省15週歲及以上人群總吸菸人數約為789萬人,吸菸率為25.3%,其中男性吸菸率為48.9%,女性吸菸率0.9%;在二手菸暴露方面,福建省有77.2%的成人暴露於二手煙,形勢非常嚴峻。

此外,高溫下的油煙;空氣汙染中的微粒物質等環境問題;長期熬夜、壓力大等也是高危因素。

一半以上登記地區肝癌高發

在9個登記地區中,肝癌死亡率在6個地區都排在第二位,包括歷史“肝癌重災區”同安以及廈門市區、莆田涵江、永定、永安、長泰,嚴重威脅著我省人群健康和生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黃麴黴毒素攝入、飲酒是我國人群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鄭雄偉認為,應該重視嬰幼兒乙肝疫苗接種;不吃黴變食物,如發黴的花生、大豆等,避免黃麴黴毒素致癌;均衡飲食,少吃油炸、醃製、煙燻、燒烤的食物;減少菸酒的攝入。

乳腺癌偏愛城市女性

從2014年腫瘤發病情況來看,乳腺癌在城市女性中發病較高,龍巖市新羅區與廈門市區的乳腺癌發病率分別排在第一位、第二位。

鄭雄偉分析,這與城市女性飲食結構西方化,多吃高熱量動物脂肪而少吃果蔬,以及壓力大、月經初潮早、母乳餵養少、晚育、未育、不孕、服用避孕藥物、吸菸多、酒精攝入多等等有關。

我省腫瘤防治工作將更有針對性

獨家解讀丨最新《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出爐!肺癌仍是居民健康頭號殺手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我省胃癌、食管癌發病與全球多數地方一樣呈下降趨勢。這歸功於預防、早診早治方面的進步。

福建省近8年來開展消化道癌的早診早治工作,在高危人群中進行篩查,從而使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獲得早發現。同時,也在人群中普及防癌知識,使宣教對象能主動避免高鹽飲食、熏製食物,積極防治幽門螺桿菌感染。

2016年、2017年的《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腫瘤發病的類型與特點的分析。

對此,鄭雄偉表示,統計出我省哪些地方哪種癌症高發,為我省腫瘤早診早治工作起到“參謀”作用,政府主管部門、全省腫瘤防治機構可以將有限的醫療資源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防治。

鄭雄偉建議,繼續加強科普宣傳,提高全人群防癌意識;努力搭建我省腫瘤登記網絡報告平臺,提升腫瘤登記信息化水平;同時,希望加大省級財政投入,2018起在我省癌症高發地區開展一輪以政府為主導的、以福建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技術力量為依託的我省重點癌症的早診早治篩查工作。

人人成為健康生活的實踐者

5月24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發佈了關於生活方式和癌症預防專業報告。

該報告介紹了關於飲食、營養、體重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因素是如何影響癌症風險的最新研究,如全穀物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運動減少結腸癌、乳腺癌(絕經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增加患肝癌的風險;醃製食品增加患胃癌的風險;成年後體重超重或肥胖增加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14種癌症的風險;等等。

衣、食、住、行都有誘發癌症的起因,每個人應從自己做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