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價」上市背後,映客的野心與困境

“折價”上市背後,映客的野心與困境

從成立到上市,映客僅花費3年時間。直播風口期,它曾在資本加持下一飛沖天,但目前映客面臨著直播行業降溫,用戶增長乏力等困境,它的未來能支撐CEO奉佑生的野心嗎?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7月12日,直播平臺映客登陸港交所,首日掛牌交易開盤報4.32港元,較發行價3.85港元上漲12.21%,10分鐘後,映客漲幅擴大至35%,每股報5.20港元,15分鐘後,漲幅突破40%。昨日映客公佈了IPO募資額,約為10.49億港元。

映客過去三年連續盈利,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映客經調整純利分別為人民幣150萬元、人民幣5.68億元及人民幣7.92億元。按目前3.85港元的定價,映客總市值約77億港元,摺合人民幣不超過65億元。按2017年淨利潤計,PE僅為8倍出頭。

“折價”上市背後,映客的野心與困境

映客在港交所敲鐘現場

這個數字對於映客來說並不理想,與“遊戲直播第一股”虎牙當前逾450億元的市值存在較大差距。

在直播的風口上,映客成為資本的寵兒,飛快成長為行業的獨角獸,從創建到IPO,映客僅花費了3年的時間。

映客CEO奉佑生提到,IPO時股票代碼3700是他選的,3代表映客成立三年,700因為看到了騰訊是0700。

“騰訊當年上市時,還沒映客現在的市值和收入高,所以我們是一個3年的騰訊。”他說。

奉佑生自詡像張小龍一樣,是“會做社交的湖南人”,因為地處閉塞又性格內向,更能瞭解社交的痛點。

這位被朱嘯虎誇讚為“中國排名前十的產品經理”的創業者認為,映客剛走完第一步,他有更高的理想,“映客的願景和使命是成為中國每一個城市的線上娛樂入口。”他在6月27日的香港路演中提到。

而作為映客的投資者,紫輝創投CEO鄭剛見證了映客一路的突飛猛進和瓶頸,他認為,市值低不是壞事,整個行業在初期發展過快,現在應該藉機冷靜下來,思考更長遠的發展。

儘管奉佑生將映客對標騰訊,但是目前映客面臨的市場環境並不樂觀,從風口的熱鬧,到大批玩家倒閉,也不過短短兩年時間。在“千播大戰”中生存下來的映客,面對已經降溫的市場,挑戰還有很多。

一度站上風口的直播

7月10日,映客敲鐘前一天,CEO奉佑生髮布站內信,強調映客在沒有BAT站隊的背景下,能夠在千播大戰笑到最後。

身處燒錢的直播行業,映客沒有受到BAT的限制,來源於早期吸引了很多投資界的大佬。在映客的融資歷史中,參與在其中的投資人有原崑崙萬維合夥人周亞輝、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人朱嘯虎、紫輝投資CEO鄭剛等。

“折價”上市背後,映客的野心與困境

全天候科技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周亞輝曾感嘆,“映客的股東里,都是神槍手,這樣公司應該會成功。”

選擇在A輪投資映客的鄭剛,最初對映客的印象是產品好,“比起同行的產品,映客使用時明顯更加流暢,這些不是小問題,需要依靠紮實的技術去解決。”鄭剛對全天候科技透露。

鄭剛記得第一次見到奉佑生是2015年初,映客團隊幾十人還擠在西大望路的一個小辦公室裡,流量並不大。“我當時認為,他們很快就會達到百萬DAU(日活躍用戶數量),人手不夠了,要趕快擴充。”鄭剛提到,映客初期和陌陌極為相似,藉助互聯網紅利得到飛速發展。

奉佑生也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映客的設計很多是從用戶心理出發, 小處見功夫。2015年第一版推出時,映客app即可做到秒開,此後的實時美顏功能,對主播實行高薪日結等,讓映客在有了口碑爆發的機會,這也讓它在2015年底開始成為風口的移動直播中吸引到了投資人的目光。

2015年10月1日,朱嘯虎注意到王思聰投資的17直播一夜間衝上了App Store榜首,他意識到移動直播的時代已經到來,於是馬上開始尋找可投資的項目,兩週時間內幾乎會見了市場上所有的移動直播團隊,在10月中旬敲定參與映客A輪融資。

當時還在崑崙萬維當合夥人的周亞輝則選擇在A+輪進入。朱嘯虎和周亞輝都曾提到,選擇映客是因為映客在移動端良好的產品體驗。當時很多產品從PC端轉型,存在一些問題,而映客跳過了PC階段直接從移動端入手,具備了後發優勢。朱嘯虎曾提到,選擇映客是因為它在所有產品中體驗最順暢,界面設計最好。

周亞輝第一次接觸映客就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自己都沉迷進去,一下子看了3個小時,這對我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覺得這個東西肯定有市場。”

同時,投資人們也看好映客的定位,在移動直播的各種垂直場景中,映客從創建開始選定UGC素人直播方向,並採取打賞模式,在鄭剛看來,這讓映客具備了很好的盈利前景。映客公佈招股書也顯示,2017年直播打賞的收入佔據總收入99.4%。隨著映客打出的“你醜你先睡,我美我直播”的口號刷屏,映客吹響了全民直播的號角。

2016年,直播行業進入“千播大戰”,在資本加持下,這個領域呈現出殘酷的競爭態勢,不少直播平臺為了打響名氣而選擇打“擦邊球”博取關注,2017年開始,直播平臺開始出現倒閉潮。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中,映客保持著直播行業第一梯隊的位置,這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對監管的重視。

鄭剛提到,映客團隊謹慎,幾乎不會打政策的擦邊球,也很少接到相關的警告。

奉佑生告訴全天候科技,映客團隊花了很多資源和精力監管平臺內容,映客建立起自動監控系統、數百人監管人員,制定了很多規則來杜絕黃色和敏感信息,一旦發現就封號。

在上市前的站內信中,奉佑生提到,一個重要的700人團隊,承擔了監督全網最大直播人數的平臺,這得益於平臺的高效和每個人的努力。

不過,映客雖然很少觸碰國家政策紅線,但也經歷過被下架的危機。

2016年春節前,崑崙萬維公開以6800萬領投映客A+輪,周亞輝希望砸1個億讓映客做一輪廣告投放,把日活提高到500萬,從而確立行業優勢。但就在廣告都談妥之後,平臺突然被App Store下線。

鄭剛提到,那是映客最低谷的時刻,映客團隊和投資人想各種方法上線,甚至做好了備份的App產品。

“後來映客通過不停展示視頻技術體驗、節目監控系統等打動了蘋果,映客App採才能重新上線。”鄭剛提到。

這次下線沒有給映客帶來致命的打擊。此前推的廣告,反而變成了一種飢餓營銷的手段,2016年3月,映客App上線之後月活直線上升,也衝到了當月下載排行榜第一位,把熊貓TV、花椒等直播App遠遠甩在身後。

對於直播行業來說,監管一直是懸在直播平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018年初,風靡全網的直播答題,讓低迷的直播平臺刷了一波存在感,但很快受到政策禁令全面撤下。映客推出的“芝士超人”是最早入局的一批,但在大規模撒幣之後也無奈撤出。

轉型與危機

在資本護航下,映客快速發展,不僅實現了快速盈利,還在成立兩年之後,估值突破百億,成長為業內的獨角獸。

然而在2017年之後,直播行業卻開始走下坡路。

隨著一波短視頻平臺的崛起,用戶的時間精力被大幅分散,直播的關注度減少。

艾瑞發佈的《2018Q1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研究報告》,包括映客在內的直播平臺的月獨立設備數(該月使用過該APP的設備總數)在減少,主播數量大幅下降。

面對降溫的市場環境,映客的發展也出現瓶頸。映客招股書顯示,映客的用戶數出現了增長乏力的情況:平均月活在2016年第四季度達到頂峰值,2017年上半年開始出現滑坡,下半年又有回升之勢;而平均月付費用戶則在2016年第二季度達到巔峰後,一路呈現下滑態勢。

“折價”上市背後,映客的野心與困境

2016-2017年映客用戶增長情況(單位:千人)

不過,在直播行業的幾個細分領域中,遊戲直播這兩年卻呈現出比較好的勢頭,虎牙招股書顯示,虎牙的付費用戶數量從2016年的370萬增加至2017年的810萬,2018年Q1月活用戶數約9290萬,同比增長19.2%,相比而言,映客Q1的

月活用戶數只有2525.4萬。

6月27日,在香港路演現場,奉佑生提到,下一步映客將大力發展遊戲社交領域。

這一戰略,是對標鬥魚、虎牙等遊戲直播領域的大佬。秀場直播由於門檻低,管理困難,初期雖然有大量玩家入局,但在流量和用戶粘度方面,卻比不上游戲直播,近年來,每一次新款遊戲出現,就會有新一批遊戲主播被推到臺前,虎牙和鬥魚也因此能夠不斷產生新的內容。

過去一年,映客試圖在擴展遊戲直播業務,比如與山東藍翔技校合作,藍翔電子競技俱樂部旗下的絕地求生、王者榮耀兩支戰隊入駐映客直播,打造直播+電競的新模式,並推出德州撲克、狼人殺等遊戲直播,旨在增強用戶的社交互動。

但是這些嘗試都不盡如人意。最受關注的答題直播“芝士超人”在上線後曾獲得了很多觀眾,但受到監管影響被迫下線

在探索遊戲直播之外,映客也在對標已經市值百億的陌陌。陌陌的社交屬性,在切入直播時展現出很大的優勢,財報顯示,陌陌直播業務在2016年第四季度產生營收1.948億美元,佔總營收的79.15%。

鄭剛認為,映客的場景本身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但在轉型的過程中,應該仍然抓住自身的用戶屬性。“映客的用戶是以一二線城市的青年為主,整體消費能力較強,對社交的需求更大。”

最近兩年,映客推出的最新版本中,都在不斷強化社交屬性。如在首頁底部導航新增附近功能,增加了直播PK、狼人殺直播等社交玩法,增加“瞭解身邊人動態”功能等,並給旗下主播開放了六人連屏,九人連麥直播權限。同時,映客還推出了付費交友軟件克拉,也推出了短視頻平臺。可見,映客在進行業務多元化的努力,但推進並不順利。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分眾傳媒和B站成為映客的基石投資者,這意味著兩家在今後對映客有戰略投資意義。

上海同濟大學副教授,天奇阿米巴創投合夥人魏武輝提到,“分眾傳媒是中國電梯廣告市場的老大,意味著更多廣告收入的入口。而B站的二次元內容、遊戲業務,將為映客擴充遊戲資源、二次元受眾,以及在社交領域縱向延伸提供抓手。”

資本運作引爭議

“映客一直很擅長資本運作,這和他身後的投資人分不開。”一位不具姓名的投資人透露。映客成立後,融資一直很順利。

曾經,映客的微信股東群中每天閃爍著各種討論和行業動態,鄭剛熱情地把大佬們召集在一起,為映客出謀劃策。“初創公司不要過早脫離投資人,畢竟他們都在行業裡有十多年經驗,可以提供很多優質建議,也減少走彎路。”鄭剛提到。

周亞輝也認為,“這是我見過所有創業公司股東群裡面最活躍最積極的一個群,沒有之一。”

但是,在2017年之後,映客也不得不面對資本撤退的窘境。

2016年9月,騰訊旗下的產業共贏基金和芒果基金共同對映客進行戰略投資,但具體金額和佔比未公佈。但根據上一輪崑崙萬維向光信資本轉讓3%股份時的估值,映客當時總體估值在70億人民幣左右。此後騰訊在映客的股權結構中佔有0.99%。據此推算,騰訊對映客的投資金額在6億人民幣左右。

但此後騰訊並未追加投資,轉而投向鬥魚和虎牙,投資金額也遠超對映客的投資。22018年3月,騰訊以6.3億美元領投了鬥魚C輪融資,並在虎牙上市前,增資4.6億美元。

2017年5月,映客的一次資本運作驚動了行業。上市不久,市值僅有72億元的宣亞國際宣佈收購估值70億元的映客。收購公告顯示,宣亞國際擬以約28.95億元現金收購蜜萊塢(映客直播)6位映客創始人員共計約48.25%的股權。其中21.56億元來自於映客股東的借款,宣亞國際只需籌集7.39億元就可完成收購。

換句話說,映客是“借錢給別人來收購自己”,如能成功借殼上市,映客將成為國內上市的直播第一股。

然而,近兩年證監會對文化領域的兼併重組一直保持著高度警惕,公告發出後,證監會即對宣亞的收購案發出質詢函,並最終駁回了請求。A股夢碎的映客選擇輾轉在港股上市。

有業內人士透露,映客急於上市,很大的原因是投資人希望收手套現。鄭剛則主動回應了相關質疑,“我一定要等到映客發展成一個千億美金的公司,不會過早退的。”

直播行業的寡頭格局

千播大戰之後,資本向少數玩家聚集,曾經迅速膨脹的直播行業,已經處在新一輪的洗牌期。

在映客和鬥魚籌備上市的同時,另一家直播平臺花椒也在經歷變動,6月20日,宋城演藝發佈公告,花椒股東擬以其100%股權,認購六間房新增註冊資本。兩家合併之後,公司估值為53億元。此舉被業內人士評價為“抱團取暖”,不論是最早在PC端嘗試秀場直播的六間房,還是在“千播”大戰中一直位於前列的花椒直播,都面臨著資本收緊的壓力。

近日,曾經憑藉金牌遊戲主播“稱霸一方”的熊貓直播,被曝出欠薪、資金鍊斷裂的危機。之後熊貓直播發聲闢謠,並稱仍在融資當中。據界面報道,熊貓直播這一輪的投資方可能為騰訊和虎牙直播。如果傳聞屬實,熊貓也將由此歸入騰訊系。

這也意味著行業或許會走向寡頭競爭。

鄭剛提到,映客曾經考慮與阿里聯手發展直播電商,但是最後沒有達成。“我認為直播電商在之後會具有強大的盈利空間,但是也許對於映客來說,這和目前的風格以及用戶的需求不相符。”

目前,經過一輪洗牌,直播行業剩下為數不多的玩家,而它們也在探索更多的業務和盈利模式。

目前,映客的競爭者,包括鬥魚、YY、虎牙等都在謀求向遊戲、秀場之外的泛娛樂領域轉型,在線下活動方面有所佈局,並進一步向科技、財經、文化、教育等領域垂直領域滲透。轉型的目標是為了營收結構更加多元化。

映客目前的“直播+”戰略,正在向遊戲、社交、電商領域擴展。奉佑生希望構建一個泛娛樂生態。下一步,映客會和英皇聯手,給予素人主播專業化的指導,共同造星,打造主播的差異化競爭。映客也在加強與受眾的互動。

2018年6月,映客主辦的直播綜藝盛典《櫻花女生》是一個案例,它嘗試了直播+綜藝+盛典的模式,邀請到諸多知名主播和娛樂圈明星,有150位主播在盛典現場開播,與觀眾互動,在映客直播吸引近1400萬人在線觀看。映客希望把“櫻花盛典”打造成自由IP,進而引領直播平臺內容升級。

其他平臺也不示弱。YY推出了主播選秀活動;虎牙主推自辦電競賽事,涵蓋了王者榮耀、LOL以及絕地求生等熱門電競板塊;鬥魚和YY分別在武漢和長隆舉辦了大型的嘉年華活動,彙集了平臺達人,吸引了來自全國的粉絲。鬥魚長達三天的狂歡包括了遊樂、電競、遊戲、明星、娛樂、科技、美食、二次元等內容。第一天就吸引了8萬人現場參與,網絡觀看累計超5000萬人次。

魏武揮認為,直播行業在初期得到資本助力,體量快速增加,估值存在虛高的問題。“當一家公司僅憑直播打賞或者遊戲流量就可以實現很好的盈利,他們可能很少去思考更長遠的發展戰略。下一步,行業內的公司在顧及到政策風險的同時,應該對業務模式做出更全面的考量。”

與很多文娛圈的公司一樣,奉佑生勾勒的,是一個泛文娛領域的圖景。他在A8新媒體集團的分享中提到,“映客要在保持自己品牌和標籤的同時,下沉到二線城市,抓住更多有才華的主播,並圍繞美這個點,製造一個城市化的線上娛樂中心。”

而今天上市的映客,距離這個目標還有距離,如何突圍和尋找更有吸引力的業務,也是它接下來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