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

本週最大消息,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了。

不過上的不是股市,而是債市。

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

9月11日,中國最大民營企業、全球通訊巨頭華為宣佈首次試水境內債券融資。

這次華為發債是以中期票據的形式,總的註冊金額是200億,先申請發行2期,每期30億元,期限為3年,無擔保。

華為表示,此次擬發行 30 億元中期票據,將用於補充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的營運資金。

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

華為主要包括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整體的收入來看,華為保持高速增長。2016-2018 年及 2019 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業收入 5180.68 億元、 5984.80 億元、7151.92 億元和 3965.38 億元。

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

雖然華為債屬於信用債範疇,但基於華為的實力和信譽,可以說,華為債目前在市場上的地位僅次於國債和政策債,屬於一家有女百家求,機構對其的追逐可謂“瘋狂”。

華為中票還未正式登場,債券圈已經有固收人士高呼“票面利率高於國債多少不知道,但期待史上最強全場倍數”,類似的呼聲不絕於耳。

華為中票還未正式登場,債券圈已經有固收人士高呼“票面利率高於國債多少不知道,但期待史上最強全場倍數”,類似的呼聲不絕於耳。

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

全球金融“5000年不遇”之變局!?

無獨有偶,最近手握重金,但仍然發債的不止華為一家,還有華為的老對手蘋果。

近日,蘋果公司在其官網投資者關係上公佈了一條最新消息,公司計劃發行3年期到30年期不等的公司債券。

此次發債融資規模最高可能達到70億美元。據悉,蘋果公司計劃將債券收益用於“一般企業用途”,包括股票回購、股息支付、營運資金融資和收購。

根據最新的財報,蘋果公司在第三財季結束時,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約為2100億美元。

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

同期,世界級媒體巨頭迪士尼也發行了總價值70億美元的不同期限的債券。

這些世界巨擘為何開始集中借錢?

事實上,華為、蘋果等發債並非偶然,背後是全球降息,貨幣大寬鬆的“變局”。

這場變局要從20世紀末21世紀初說起。

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

在這之前,華為在資本市場上主要融資都在境外,包括兩期人民幣點心債和四期美元債券。說明書顯示,華為子公司四筆存續的境外美元債券共計45億美元。而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華為應付債券餘額為307.82億元。

其中華為2025年到期的部分債券票面利率為4.125%。而參考我國2019年以來所發行過的普通3年期中期票據,我們發現最低簿記利率為3.35%。

華為終於在國內“上市”

華為會打破這個記錄嗎?

鑑於我國致力於降低企業成本的目標,樂觀其成。作為最大的民企,華為將是最好的試金石。

事實上,所謂負利率,就是央行向銀行收取“懲罰性費用”,以此強迫銀行將更多資金投向市場,起到刺激信貸、提高通脹水平、促進本國經濟的目標。

同樣,在負利率時代,持有現金的機構和個人也在被變相收取這筆“懲罰性”費用,對於企業來說,既然融資利率在不斷的趨向於0,不融白不融。

對於個人來說,利率高的無風險金融產品將越來越少,投資回報在可見的趨勢下將越來越低,資產荒的前提下,需要儘快的把現金變現成各種優質資產。

“雞蛋要放在不同的籃子裡”,葉檀老師對於持有現金的比例有過精彩的論述,她的建議是,“10%的現金,30%的無風險或風險極低的資產(國債、政策債、優質公司債券、黃金等),40-50%的固定資產(房市等),剩下是10%-20%的風險投資(股票、股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