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基礎系列:太極與陰陽

在不同文化的哲學體系中,都有一個原則,就是整個存在和現象的發生,都是從絕對一元演化出來(從一種本原中發展出來),從元開始,第一個變化就是二元,即是由一個不二分的整體中,變出了一正一反,是為二元之始,而宇宙的一切一切都是由二元變化的。這個二元,在《易經》概念中,就是一陰一陽,八卦是由陰陽組合而成,而其複合成的六十四卦,也是由一陰一陽變成,這就是陰爻和陽爻。

易經基礎系列:太極與陰陽

太極陰陽演化八卦圖

無極,講的是一種道體的本源,是一種混沌的狀態,也是最完美最有秩序的狀態,一切的可能性,都可以從無極中爆發。我們以一個沒有內容物的圓形代表無極最完美。當無極發生變化演生,由一變二,就成了太極,這時尚未正式一變成二,只是在一之中,含藏有既矛盾又統一的兩個對立。如《道德經》所言:道生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就是太極。太極為一,而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太極圖的形相,就是圓形二分為陰陽,以白象徵陽,以黑象徵陰但白色的部分中有一黑點,黑色的部分中有一白點,這有如兩尾魚互相擁抱和合,正所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易經基礎系列:太極與陰陽

太極圖

太極圖的形相,這即是說,陰和陽不可以絕對的區分,在陰的部分,可以劃分為一對陰和陽,在陽的部分,又可以同樣地劃分為另一對陰和陽,如是可以無窮二分,永無盡頭。

陰爻象徵世間一切屬陰的存在和現象,陽爻象徵一切屬陽的事物。例如:日為陽,月為陰;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腑為陽,髒為陰,奇數1.3.5.7.9屬陽,偶數2.4.6.8.屬陰等。陰陽學說將宇宙世間萬物分為陰與陽兩大類,認為一切事物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全在於陰陽兩氣的運動與轉換。它是我國先民在接觸各種事物與現象的實踐中,通過觀察與思考而建立的一種在我國影響很大的哲學思想觀念。(在易經中,陽爻用一根連續的直線表示,陰爻用一根斷開的直線表示)

易經基礎系列:太極與陰陽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都有其陰陽屬性。但是每一個事物又都是陰陽的特質都具備的,都是同時存在的,正所謂獨陽不生,孤陰不長。宇宙間沒有一種事物是純陽,也沒有一種事物是純陰的。

易經基礎系列:太極與陰陽

總而言之,可以以六種觀點來解釋陰陽的這種概念。

1. 陰陽泛存觀。萬事萬物都分陰陽;

2. 陰陽對立觀。白天黑夜是不能同時存在的;

3. 陰陽互根觀。有陽就有陰,白天過去就是黑夜;

4. 陰陽統一觀。陰陽是一體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內部又都分陰陽;

5. 陰陽平衡觀。純陰不生,純陽不長;

6.陰陽轉化觀。此時為陽,彼時可能為陰;此地為陰,彼地可能為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