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研究《易經》的人《道德經》講《易經》

石全

再創聖賢輩出時代,恢復漢文化根本,才能夠恢復中華民族作為世界東方永不倒下的文化巨人的特性。這是現代中國數代文化人必須肩負的責任。

開創聖賢輩出時代,與上古文明實現對接,就需要在思想哲學文化等方面跨越孔子與老子這兩個聖人,跨越這兩坐文化高峰。首先要敢於與他們站齊,與他們並立,有這樣的膽略與勇氣,有等高的學識與成就。並且要能夠高於他們,才能夠跨越他們。西方一代一代文化賢哲都這麼做,才創造並保持了文藝復興以來西方思想哲學文化上的不斷進步。中國聖人已經斷代了2000年,要再出聖人,需要付出更多更艱鉅的努力。

老子留下一部5000字的《道德經》使他成為聖人,代表他全部哲學思想文化成果。

老子讀什麼書?用什麼研究材料?用什麼研究方法?老子死後概無人知,概無人研究。

上古的書,留下一部《易經》,惟有一部《易經》。老子讀過嗎?

今天研究《易經》的人,都影影約約覺得《道德經》與《易經》講同樣的道理,但明顯處只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幾句,其他又不能完全對得上號。

我可以在這裡告訴研究《易經》的人,也告訴研究《道德經》的人,《道德經》完全講的是《易經》,是《易經》中的內容,是《易經》中的方法,是內容和方法的一部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為萬物之始”等,是方法部分;所謂“上善若水”,《道德經》主題,是對《易經》臨、損、節、中孚、歸妹、睽、兌、履以及萃、鹹、困、大過、隨、革、快15卦的把握。

老子是研究《易經》的人,老子是懂得《易經》的人。

代表孔子哲學思想文化成果的是一部《四書五經》。其中《四書》為孔子之前的政治歷史資料。我們不取孔子的政治思想,他的政治思想已形成中國2000年封建社會體制。真正能代表孔子學術思想與哲學文化研究成果的,是《四書五經》中作為首經的《易經》,是《易經》中的《易傳》。是《詩經》。先談《詩經》。相傳《詩》有3000多首,被孔子刪剩300首。3000多首,那有可能是孔子以前詩歌全貌,刪剩的300首不能代表孔子之前的詩歌面貌,從思想內容、藝術風格到藝術成就上都不能代表。商、周時期的作品能夠手工抄寫流傳到孔子時代,說明3000首詩已全部具有流傳價值。一個刪字,被刪去2000多首,可能某些方面的內容被全部刪掉,可能留下的300首也已被修改。孔子死後,2000年間,再未發現其餘詩篇,要麼傳說不實,要麼被孔子全部銷燬,若如此,孔子是文化聖人還是文化罪人,就另當分判。《詩經》餘詩300首之後,有沒有改變詩歌方向、文學方向乃至文學的本質,都大有疑問。應該說詩300首,只代表孔子個人的思想傾向和藝術傾向。

孔子研究《易經》很有成就。聖人述而不作,《易經》中《易傳》部分卻是孔子所作,表達了孔子對《易經》的認知與體悟,足以代表孔子的思想哲學文化成就與貢獻,其體悟與認知,淵博宏大,精深入微。

我們知道周文王曾經在獄中演易。世傳周公為《易經》64卦撰寫爻辭。

相傳炎帝、黃帝、堯、舜、禹幾代聖人先後依據《易》中有關卦象發明網罟、舟船、水井、房屋、城市、集市貿易等。

人文始祖伏羲創造八卦。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中國,上古聖賢皆演易。演易,就是研究《易經》,推演《易經》卦數與易理。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認為,一部《易經》,即是中華民族上古歷代聖賢取得與形成思想哲學文化成果的主要學術材料的來源。並由此可以確立《易經》是中國文化即漢文化的活水源頭,並且是惟一源頭。

不演易,中國就不會出聖人。就不會出源泉性的思想哲學文化學術成果,就很難有中國文化思想哲學復興。

但是,老子沒有留下演易方法,孔子沒有留下演易方法,周代沒有留下演易方法,商代沒有留下演易方法。中國人很早就有了很強的知識封閉或者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不留下演易方法,有好處也有壞處。單就好的方面講,可以使演易者必須自己去找出方法,必須自己去親手演易,否則終不知《易經》的宏博深奧與精微縝密,終不能探幽明之故,終不知《易經》到底有多深。

可悲的是自孔子死後2000年間,中國沒有演易人。

漢代以後儒學獨尊,孔子被抬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2000年間,萬千儒士,只許朝拜,不許超越。千萬部研究《易經》的著作,一概是註解再註解,你註解過來,我再註解過去,中國易學史,就是炒剩飯,又怎能出現演易人?

王弼以道家思想解易,得意忘象,離儒家《易經》走得很遠,卻略有成就。

邵庸摻雜象數解易,對於正統儒學來說,有點越軌,卻略有成就。

以儒家為代表的易學稱為易理派。後世儒士認為孔子未曾談象數,只談易理,也就只敢談易理,不敢談象數。不知孔子若不實踐象數,若不實踐《易經》,又怎麼演易,若不演易,又怎能推得出乾坤道理。

到了朱熹,在《易經》中附上了蓍草筮法。蓍草筮法與六爻課屬於同類性質。從由原來繁雜的蓍草筮法到簡化為三枚銅錢,都離不開神謀鬼謀,祈求神靈以增大銅錢落地時的偶然率。只有偶然性,缺少必然性,是兩種方法的根本缺陷。也就不可能是《易經》的根本方法和本來方法,也就根本不是演易方法。以道家為代表的易學稱為象數派。其主要是與傳統醫學結合,實踐於性命修煉,人生價值追問。

以江湖派為代表的易學稱為術數派,其主要用於占卜並以此謀生。道家易學與江湖易學的共同特點是以易起卦之後就拋開易學,重用五行、干支、六親、六獸之類。如同是六爻課,易理派起卦後仍以卦象卦理解卦,術數派則在起卦後裝五行,看五行生剋,裝干支,看干支衰旺休囚等,其實已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易經。

一部《易經》,原本無一字提到五行。在《四書‧洪範》中周武王見箕子,也明顯將五行、八卦等分為不同範疇。自戰國末期鄒衍至漢代京房把五行術數硬塞入《易經》術數,並取代了《易經》術數後,易理派攻擊術數派不是正宗易學;術數派攻擊易理派不識術數。其實易理派故然不識術數,術數派的術數也不是《易經》術數。《易經》原本象、數、理一體,體用合一,不可分割。像一隻完整的葫蘆。後來這隻葫蘆被分成了兩半,每一半都被稱作瓢,一隻瓢稱作易理,一隻瓢稱作術數。兩隻瓢都有用,都有一些用處,但都已經有用無體。況且,《易經》真正術數的那隻瓢丟失了,無人傳下來,於是有人用金、木、水、火、土為材料另外做成了一隻瓢,這是五行的瓢,不是原來《易經》的瓢,不能與易理合成葫蘆,合成完整的《易經》。即便像宋代易學家們有二瓢合一即體用合一願望,有欲圖演易的衝動,二瓢終究合不起來,宋明理學,終究成為一場“輝煌的空談”。以至清代易學又棄宋從漢,棄理從數,要恢復到漢代易學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