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錢幣里的春秋(一)

“蜀”,也就是我們今天四川的大部分地區。蜀漢則為劉備入蜀建立的政權。為了鞏固其政權的穩固地位,劉備佔據蜀地之後,並沒有改變本地原有的鑄幣“蜀五銖”,而是選擇了繼續鑄行。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蜀五銖”特徵為,徑2.1釐米左右,重約2.5克,錢文較粗,銅色暗淡,有內外廓,形體小於兩漢時期的“五銖錢”,錢文的背面多見有陰刻。

在鑄行“蜀五銖”的同時,劉備也曾嘗試著推行貨幣的改革,鑄造等同於“蜀五銖”的“直一”錢。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直一”錢可以說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在探索貨幣改革中,鑄造的最小面值的錢幣了,它的錢徑1.2釐米左右,重約0.5克,錢文“直一”隸書,橫讀。大概鑄行的時間非常的短緣故,在今天的錢幣收藏市場也屬於比較少見的一類錢幣。

繼“直一”錢之後,便開始鑄行“直百”系列的大錢,有“直百”和“直百五銖”兩種。從當時的社會狀況來看,鑄造大錢的目的更多的應該是發展經濟和維持軍費開支的需要。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直百”錢,錢文“直百”二字橫讀,前期鑄造的錢徑一般在1.7釐米左右,重約1.5克,後期,鑄造的則重量較輕,邊廓不整,錢文也不怎麼清晰。其中少數“直百”錢中有“水波紋”和陰文“王”字等紋飾。

“直百五銖”,“直百”錢中另外一個系列,相對於“直百”而言,它的直徑、重量都較大,很可能與其鑄造的時間和鑄地有關。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前期,錢的直徑約2.7釐米,重約9克,後期,錢徑2.4釐米左右,重約3克。錢文為篆書直讀,面、背內外皆有廓,多是光背,少數背有銘文“為”字、“水波紋”、“星號”等紋飾。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蜀漢錢幣裡的春秋(一)

背有銘文“為”的“直百五銖”據考證應該是四川省犍為縣所鑄。其它背有紋飾的錢幣,也應該是不同的鑄地鑄造的。就目前的市場價格而言,背字或背有紋飾的價格要高出平常普品好幾倍不止。

如有不同觀點可以下方留言,我們共同探討錢幣有關的知識,交流收藏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