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何叫“春秋”?

春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年代,這時期雖然政權多元,經常發生不同規模的兼併戰役,但各國經濟較為繁榮,且文化百花齊放,還出現了一大批流傳千古的名人,譬如“孔子”。對於這個年代,不少人好奇它為何叫“春秋”?這有什麼特殊的含義麼?

歷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何叫“春秋”?

實際上“春秋”是相對“戰國”而言的。不論“春秋”還是“戰國”都發生在東周末年。在這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雖然諸侯相互稱霸,但周天子仍是象徵性的共主。而整個東周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周平王四十九年,即魯隱公元年(前772)至周敬王三十九年,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第二階段則從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這兩個階段有著很大的差別,譬如前一階段的政治大體上還維持著分封制度,諸侯們尚有打著“尊王攘夷”的霸主;經濟也仍以農業為主,土地皆為貴族所有;而軍事則盛行車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大都不過一天,死傷有限,俘虜還可贖回。但到了後一階段,周天子的存在感所剩無幾,工商業蓬勃發展,土地所有權逐漸轉至平民,戰爭規模、傷亡極具擴增,甚至出現大國被滅的現象。

歷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何叫“春秋”?

總得來說,前一階段比後一階段更為溫和。而古人認為一年四季中“夏”過於炎熱,“冬”過於寒冷,唯有“春”與“秋”最為適中。而且春天萬物復甦、欣欣向榮,有利於播種與祭祀。其中祭祀先祖、神靈是禮法的表現,這與分封制密不可分。秋天金風送爽、碩果累累,有利於收割和戰爭。其中戰爭雖死傷有限,但發生頻率還是很高的,一些小國不免會被收割。可以說“春”、“秋”兩季的意蘊與東周前一階段的政治“尊王攘夷”、經濟“”春耕秋收”與軍事“”戰役四起”的特點相吻合,所以用“春秋”指代該階段十分貼切。

歷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何叫“春秋”?

另外“春秋”的取名還與孔子有關,當年孔子修訂了一本關於魯國重大事件的編年體史書。這本書共三個部分,它們分別是《公羊傳》、《穀梁傳》和《左傳》。它們講述了魯國從魯隱公到魯哀公,歷經十二代君主,共計二百四十四年的興衰。由於該書每記載一個新的季節,皆要敘述“春、夏、秋、冬”四季,而古時曆法先有春秋,後分冬夏二時,故而魯國史官將這部國史取名為《春秋》。

歷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何叫“春秋”?

又因為《春秋》所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東周的前半期大致相當,而且《春秋》並非只記載魯國曆史,它還收集其他諸侯國的禮儀是非,甚至會記錄各諸侯國之間的書信往來。譬如晉叔向與鄭國子產關於鑄刑書的書信,就詳細地描寫了齊國史官因為保持真實記錄而被殺掉的事件。由此可見,《春秋》一書對東周前期的整體形勢有所概括,所以後人就將東周前期稱為“春秋時期”。

歷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何叫“春秋”?

總而言之,“春秋”一詞取自《春秋》,而“春”、“秋”兩季的意味又十分符合東周前期的時代特點,如此取名實在貼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