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30)|崇安胡氏:胡安國潛心研究《春秋》,開創著名的湖湘學派

黃勇/文

胡姓(29)|崇安胡氏:五代時,華林胡氏胡夔遷到福建,成為崇安胡氏始遷祖

崇安胡氏自胡安國起,成為南宋時無與倫比的學術世家,上承程頤、程顥,下啟南宋理學,開創了湖湘學派,政治上堅持抗金,反對妥協求和,“唯楚有材,於斯為盛”即發端於此。在崇安胡氏的門生弟子中,除張栻、朱熹、呂祖謙外,還有一大批有志之士、名人大家,是南宋學術乃至政治上有力的骨幹精英。

胡姓(30)|崇安胡氏:胡安国潜心研究《春秋》,开创著名的湖湘学派

胡安國考中探花,曾出任成都府知府

胡安國,又名胡迪,字康侯,號青山,諡號文定,學者稱他為武夷先生,後世稱為胡文定公,著名理學學者。

胡安國後來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真的得感謝母親吳氏對他的啟蒙教育。

胡安國從開始說話起,出身於書香家庭的吳氏就教他以童蒙韻語數十字,胡安國7歲就能寫詩。胡氏還把胡安國送到孃家,讓胡安國跟隨外公讀書,一年回家一次。胡安國還拜在著名理學大師程顥、程頤的弟子楊時門下,研究性命之學。

15歲時,胡安國到州學讀書。一天,州學前演戲,學生們都跑出去看熱鬧了,只有胡安國待在教室裡安心誦讀,讓老師非常感動。

兩年後,胡安國進入最高學府太學讀書,以程頤的朋友朱長文、靳裁之為師。靳裁之非常器重他,經常與他討論經史大義。

紹聖4年(1097),胡安國參加科舉考試,考中第三名探花,被任命為太學博士,後提舉湖北路學事,又改使湖南路學事。

政和元年(1111),胡安國出任成都府知府,說起來還與四川有緣。

可惜這緣分沒持續多長時間,第二年,母親吳氏去世,胡安國回家居喪,後遷居到江東。

胡姓(30)|崇安胡氏:胡安国潜心研究《春秋》,开创著名的湖湘学派

胡安國無心做官,醉心於著書講學

父親胡淵去世後,胡安國對弟子說:“我過去做官是為了奉養雙親,如今即使有萬貫俸祿,我又給誰呢?”從此,胡安國稱病退出仕途,在父母墓旁建造房屋,耕田種地,準備終老於此。

宣和5年(1123),胡安國開始撰寫《春秋傳》。兩年後,有人薦舉胡安國出任屯田郎,他推辭了。靖康元年(1126),宋欽宗任命他為太常少卿,他又推辭了;再任命他做起居郎,他還是推辭。

但宋欽宗堅持要起用他,下旨催他上任,胡安國無奈,只得到京師以有病為由請假。

南宋紹興元年(1131),胡安國被任命為中書舍人兼侍講,他為宋高宗上疏《時政論》21篇,內容包括定計、建都、設險、制國、恤民、立政、尚志、正心、養氣等。

宋高宗又任命他為給事中,胡安國到任10多天後,就主動辭職,帶著家人寓居在湖北荊門。但荊門一帶兵荒馬亂,他準備遷居別處。

紹興2年(1132),潭州湘潭縣(今湖南湘潭縣)士人黎明、楊訓備船迎接胡安國,胡安國於是落籍在湘潭縣隱山。胡安國修建碧泉書堂,著書講學,從遊弟子數十人,他潛心續撰《春秋傳》。

紹興5年(1135),30卷《春秋傳》成書,宋高宗任命他為提舉萬壽觀兼侍讀。胡安國還沒就職,諫官上疏攻擊他,宋高宗改任他為永州知州。胡安國推辭,後改任為提舉太平觀,升任寶文閣直學士。

紹興8年(1138)四月,65歲的胡安國去世,朝廷破格賜給諡號“文定”。

胡安國所著《春秋傳》成為後世科舉士人必讀的教科書

胡安國是兩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理學家和政治家,對兩宋之際的政治和學術領域均產生了較大影響。

他一生以聖人為目標,提倡修身為學,主張經世致用,重教化,講名節,輕利祿,憎邪惡。他潛心研究《春秋》,所著《春秋傳》成為後世科舉士人必讀的教科書,奠定了將心性之學與經世致用相結合的湘派風,開創了著名的湖湘學派。

因胡安國著有《春秋傳》,他的後裔遂以“春秋”作為堂號,是為春秋堂。

【下期關注】

請看胡姓(31)。

【特別緻謝】

四川蓬溪縣文史專家胡傳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