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覆滅“春秋”從何而來?春秋五霸都是誰?誰是春秋五霸之首?

小編致力於將最好的歷史展現出來,但是文獻資料有限,我們會竭盡全力將每一段歷史都展現出來,下面我們開始吧

東周前期又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時期。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西周覆滅“春秋”從何而來?春秋五霸都是誰?誰是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建立了東周王朝。但此時周已衰弱到了極點,統治範圍方圓不足六百里,各諸侯國紛紛割據稱雄,不再朝見周王,其統率諸侯的權利也是名存實亡。此間,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而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燕國、楚國、宋國、鄭國、衛國、魯國、吳國、越國、秦國等。

西周覆滅“春秋”從何而來?春秋五霸都是誰?誰是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五霸。

1、齊桓公稱霸。

前685年,齊桓公繼位,以管仲為相,整頓國政,廢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它國家,抗擊夷狄,終於在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成為霸主(史稱“春秋首霸”)。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之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齊桓公建立了霸主會盟的制度。

2、宋襄公稱霸。

齊桓公死後,豎刁、易牙、開方等為亂,五公子奪位,齊國內亂不止。據說,齊桓公的五個兒子互相戰爭,箭矢射到了齊桓公的屍體上,都沒有人顧及。南方的楚國興起,楚成王消滅了其北方的幾個小國之後將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擁立齊孝公、平定齊亂之功,試圖再次大會諸侯以成為霸主,但宋國實力威望不足,反而見辱於楚。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兩軍交戰於泓水。楚軍渡河時宋大司馬子魚建議宋襄公“半渡擊之”,宋襄公稱趁敵渡河時攻擊是為不仁不義拒絕建議;楚軍渡河後子魚建議趁楚軍列陣混亂之時攻擊,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義為由拒絕。楚軍列陣完畢後發起攻擊,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傷重而死。

3、晉文公稱霸。

在北方的晉國,與周室同宗。晉獻公寵信愛姬,使國政大亂。前636年,晉獻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軍隊護送下繼承晉國君位,是為晉文公。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成為霸主。

4、楚莊王稱霸。

楚莊王任用孫叔敖,整頓內政,悉心改革後,前597年開春,經過一個冬季的休整,楚莊王趁勢而起,以令尹孫叔敖將中軍,子重將左軍,子反將右軍。楚莊王親統楚國三軍精銳部隊悉數北伐,包圍鄭國國都,晉國聞訊支援,雙方大戰於邲。楚軍大敗晉軍,楚莊王一戰功成,問鼎中原(“楚王問鼎”)。

5、秦穆公稱霸。

秦穆公繼位後馬上任百里奚(即五羖大夫)、蹇叔、公孫枝為重臣,扶持晉惠公(姬夷吾)登基,還在晉國鬧災時接濟晉國。可晉惠公登基後不但未送五座城池給秦國(晉惠公許諾:若成功奪位,必贈秦五城),反而恩將仇報,在秦國同樣鬧災時,一顆糧食也不賣給秦國。秦穆公大怒,親率孟明視(百里奚之子)等人討伐,並生擒晉惠公,成功獲得五座城池,把疆域擴展到黃河西岸。

晉惠公的兒子太子圉(晉懷公),在秦國放走晉惠公之後如約到秦國做了人質。秦穆公為了繼續掌控晉國,將女兒懷嬴許配給太子圉;可太子圉回到晉國登基之後變卦,與秦國交惡。秦穆公之後又將懷嬴改嫁給姬重耳,並輔助重耳回國當了國君,即歷史上著名的:懷嬴改嫁,晉文公在任期間與秦國和睦、時常結盟。由於秦國與晉國的多次聯姻,被後世多稱為:秦晉之好。

秦穆公在成功完成秦晉聯盟之後,急欲進兵中原,完成霸業。後遣孟明視、西乞術(蹇叔之子)、白乙丙(蹇叔之子)奔襲鄭國,後被鄭人識破,途中順道又滅了滑國,中原自危。晉襄公為了遏制秦人東進的勢頭,親率先軫等人於崤山(今河南洛寧縣西北)埋伏,全殲秦軍。雖然之後秦人成功復仇,但畢竟有晉、楚兩大強國壓制,難以東進。

秦穆公於是掉頭向西發展。他用計將從晉國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來作謀士。秦國根據由余的計劃,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2個(有說20個)。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王特加祝賀,並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向戎人進攻;周襄王時出兵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諡號穆,葬於雍(今陝西寶雞鳳翔東南),殉葬的人數達一百七十七人。《左傳》文公六年曾這樣記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三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在晉文公回晉即位的時候,有不少隨從隨他回國,結果這些人的後代們經過長期征戰的洗禮,漸漸在晉國成為貴族。前550年至前497年,晉國國政把持在範氏、中行氏、趙氏、韓氏、智氏、魏氏的手上。

西周覆滅“春秋”從何而來?春秋五霸都是誰?誰是春秋五霸之首?

前455年,晉國貴族只餘下智、趙、魏、韓四家。智氏出兵攻趙氏,並脅迫魏韓兩氏出兵。戰事持續兩年,後趙氏遊說魏韓兩家倒戈,滅智氏,瓜分智地並把持晉國國政。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幽公僅餘絳、曲沃兩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即為《資治通鑑》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紛紛兼併其他小國,其中以楚、齊等大國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國家以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統治的的時代。至此,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便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割據時代——戰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