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蜀中人物」何其芳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志四川蜀中人物」何其芳
「方志四川蜀中人物」何其芳

何其芳(1912.02~1977.07),四川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全國第一、二、三屆政協委員,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書記處書記。192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預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星火集》《星火集續編》《還鄉雜記》《畫夢錄》,論文集《關於現實主義》《西苑集》《論紅樓夢》《文學藝術的春天》《關於寫詩和讀詩》《何其芳詩稿》《何其芳譯詩稿》等。

「方志四川蜀中人物」何其芳「方志四川蜀中人物」何其芳

何其芳幼年時在家鄉讀私塾,聰明好學,中國古典詩詞和章回體繡像小說使他入迷,引導他走上熱愛文學的道路。14歲到萬縣縣城上新式小學和中學,開始接觸白話文和新文學。他憑著自己的興趣,讀了冰心的《寄小讀者》及其詩集《繁星》和《春水》,又讀了印度泰戈爾的《飛鳥集》和《新月集》。他還喜愛聞一多早期的詩,受其影響很大,開始練習寫詩。後赴重慶入治平中學,讀至1928年。在幾年的城市中學生活中,何其芳接觸到不少新思想,眼界為之開闊,抱負為之激發,理想為之升騰。他決心“欲成壯志往東下”,走出夔門,去尋求自己的前途。1929年,考入上海中國公學預科。次年,又以優異成績同時考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1930年秋,何其芳自滬赴京,進入清華大學外文系。由於沒有正式的高中文憑,後被除名。1931 年,又入北大哲學系。他後來在散文《還鄉雜記·代序》中說:“我在大學讀著哲學,又是一個偶然的錯誤。因為我當初只想到作為了解歐洲文化的基礎,必須明瞭西方哲學思想的來源和演變,不曾顧及我自己的興趣。”因而,他雖然讀著哲學,心卻嚮往著文學,並醉心於詩歌和散文的寫作。1935 年,何其芳在北大哲學系畢業後,先後去天津的中學和山東萊陽鄉村師範學校教書。

何其芳在大學讀書和其後教書的歲月,作品計有散文集《畫夢錄》《刻意集》《還鄉雜記》和詩集《預言》。此間,他還與卞之琳、李廣田合集出版過《漢園集》,故有“漢園三詩人”之稱。還辦過小型文藝刊物《紅沙磧》。1937年他因散文集《畫夢錄》獲天津《大公報》文藝獎,由此在中國現代文壇享有聲譽。

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何其芳從山東回四川,開始在萬縣師範教書。他和好友楊吉甫創辦《川東文藝》,撰寫和組織發表許多宣傳進步思想、抨擊腐敗現實的作品。後《川東文藝》受當局查封,何其芳赴成都,任教於石室中學。這期間,他又和卞之琳、方敬、朱光潛、謝文炳等同仁創辦《工作》雜誌。何其芳在上面發表《工作》等文。1938年6月,寫了為當時的熱血青年廣為傳誦的《成都,讓我把你搖醒》一詩。1938年8月,何其芳與沙汀、卞之琳等人一道,離開成都赴延安。到延安後,很快受到毛澤東接見,被分配到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任教,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魯藝,何其芳擔任文學系主任,除給學員們上創作和文藝理論兩門課程外,他還熱情進行創作。就在他加入共產黨的那個月裡,寫下散文《我歌唱延安》,歌唱延安“自由的空氣,寬大的空氣,快活的空氣”。

1939年,何其芳和沙汀隨賀龍一二○師去晉西北、冀中抗日根據地工作。

1942年,何其芳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此後,他的創作思想有了很大提高和發展。膾炙人口的《我為少男少女歌唱》及《生活是多麼廣闊》,就是這個時期的詩作。它們收集在詩集《夜歌(再版時改為《夜歌和白天的歌》)中。

1944年到1947年間,何其芳曾兩次被中共中央派到重慶,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做重慶文藝界的統戰工作和辦《新華日報》。這期間,他寫《論現實主義》等論文,以及不少犀利的雜文。這些論文,加上《我歌唱延安》《川陝路上雜記》《記賀龍將軍》等散文,編成了《星火集》和《星火集續編》。另外,還有詩作《重慶街頭所見》及《新中國的夢想》等,他還擔任過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員,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宣傳部副部長,重慶《新華日報》副社長等職。

1948年初,何其芳到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中央工作委員會機關工作,一度任朱德的秘書。不久,到中央馬列學院(黨校)任教。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何其芳滿懷激情寫下了著名詩篇《我們最偉大的節日》,熱情歌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隆隆的雷聲裡誕生。”

何其芳曾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歷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和書記處書記、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人民文學》編委等職。1953 年負責籌建文學研究所,任該所副所長、所長,又任《文學研究》和《文學評論》主編。

「方志四川蜀中人物」何其芳

建國後,何其芳除擔任行政領導職務外,主要從事文學研究和文學評論工作。他研究中國古典詩歌、民歌、新詩在形式上的特點,根據現代漢語的規律,提出了建立現代格律詩的主張,寫出了《關於現代格律詩》的專文。同時,又撰寫了大量的、有獨特見解的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專文。還在《論〈紅樓夢〉》《論阿 Q》中,提出了著名的“共名說”。他在這個時期的理論著作計有《西苑集》《關於寫詩與讀詩》《沒有批評就不能前進》《論〈紅樓夢〉》《詩歌欣賞》《文學藝術的春天》等。又奉毛澤東之命編了《不怕鬼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中,何其芳受到殘酷打擊和迫害,身心受到摧殘。1971年,他從幹校回到文研所,不顧高壓的政治氣候,仍把精力放在中外遺產的整理、研究和翻譯上,還著手撰寫一部以他自己的經歷為基礎,反映知識分子投身革命的長篇小說。

1977年7月24日,何其芳在北京逝世。其後,他的夫人牟決鳴將他1949年以來的詩作加以蒐集,交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何其芳詩稿》。又有《何其芳選集》《何其芳文集》出版。

「方志四川蜀中人物」何其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