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房價格腰斬 房價只漲不跌時代終結 剛需還能入市嗎?

這兩天北京通州某樓盤開盤,價格直降兩萬,之前買貴的客戶圍堵售樓中心要求退房的事件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我也通過朋友瞭解了一下,事件被網絡無限放大,真相併沒有那麼誇張。首先樓盤位置比較偏,前期開盤價與後期開盤價之間存在一萬多的差價。這種圍堵售樓中心要求退還差價的行為太不合性,對投資客而言,沒有任何商品是隻賺不賠的,投資就得具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和心態,如果房價下跌就要求退還差價,那麼房價上漲是不是應該把賺的錢還給開發商。

北京新房價格腰斬 房價只漲不跌時代終結 剛需還能入市嗎?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價格下跌呢?這裡再次重申,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買過房的人都知道,樓盤開盤之前都有一個認籌期,其實這個時期就是開發商根據市場反應定價的時間,如果開發商推出的貨量是100套房子,認籌期認籌的人數超過100人,那麼房子價格就會比預定價格高,如果低於100人,那麼價格基本持平,如果低於50人,那麼價格就會比預定價格低很多。價格都是根據市場反饋的數據制定的。

北京新房價格腰斬 房價只漲不跌時代終結 剛需還能入市嗎?

近兩年北京周邊房價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伏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而其它一線城市周邊卻都是穩中帶漲?從地理位置來說,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只有北京一個在北方,其它三個都在南方,南方比北方更宜居,人口更容易聚集,2017年人口數據顯示,廣州深圳上海人口都在增長,只有北京人口出現減少,如果北京不是首都,那麼中國的一線城市可能都會在南方。

北京新房價格腰斬 房價只漲不跌時代終結 剛需還能入市嗎?

北京的面積很大,差不多是上海廣州深圳三個城市加起來的總合,但人口卻與三個城市相差不大,所以北京的房子不具備稀缺的屬性,北京人口2400萬,商品房保有量700萬套,每套房住4個人,北京還有多餘的房子,深圳人口2000萬左右,商品房保有量120萬套,加上保障房和單位房總共不到200萬套,每套房住4個人卻還有300萬套房子的缺口,所以小產權房和農民房對深圳的住房貢獻功不可沒,但沒有人願意一輩子都住農民房,這就是市場。

北京新房價格腰斬 房價只漲不跌時代終結 剛需還能入市嗎?

拋開政治文化中心的背景,如果單從市場,人口,土地,宜居方面來說,北京的房子並不具備投資價值,何況北京周邊,如果北京人口持續減少,房價回落也是正常現象。也是因為有政治文化中心的背景,北京人口也不可能大幅減少,所以北京的房子是肯定可以保值的。像這種位置比較偏的樓盤價格腰斬只能說明市場更加理性,也就是剛需更加理性。

北京新房價格腰斬 房價只漲不跌時代終結 剛需還能入市嗎?

自住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惠州東莞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