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還有這習俗?端午節各地奇風異俗有哪些?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紀念屈原。

居然还有这习俗?端午节各地奇风异俗有哪些?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居然还有这习俗?端午节各地奇风异俗有哪些?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被稱為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起源哦。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無論事故怎麼流傳,端午已經變成傳統節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儀式感。

居然还有这习俗?端午节各地奇风异俗有哪些?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端午節習俗 賽 龍 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現代龍舟已經演變為一項國際性賽事。

居然还有这习俗?端午节各地奇风异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 食 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習俗

佩 香 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居然还有这习俗?端午节各地奇风异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居然还有这习俗?端午节各地奇风异俗有哪些?

端午節民間都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慶祝風俗,但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風俗,你知道全國各地端午節奇風異俗都有哪些嗎?

山東省——鄒平縣早起飲酒,日照給兒童纏七色線,臨清縣七歲以下的男童帶符女童帶石榴花。

河北省——吃櫻桃桑葚和“五毒餅”,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趙縣史上有“踏柳”習俗。

甘肅省——靜寧州以蜜醃玫瑰,漳縣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稱“燒高山”。

四川省——石柱“出端午佬”,川西端午“打字子”,成都擲李子,綿陽市、遂寧市端午吃包面。

江蘇省——嘉定縣買魚煮食,武進有夜龍舟之戲,南京以加入雄黃、鵝眼錢的水洗眼,稱“破火眼”。

湖北省——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黃岡市巴河鎮迎儺人。

江西省——建昌府用百草水洗浴,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廣東省——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石城縣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福建省——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上杭縣有“競渡”,邵武府將幼女懸於背張,稱為“竇娘”。

湖南省——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山西省——解州男女佩戴艾葉,隰州各村祭龍王,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潞安府蒸“白團”。

陝西省——興安州觀賞競渡稱“踏石”,興平縣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小人偶,稱“耍娃娃”。

浙江省——桐廬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

來源|養花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