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傳遞重要樓市信號,剛需不焦慮了,開發商防資金鍊斷裂

央行传递重要楼市信号,刚需不焦虑了,开发商防资金链断裂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大背景下,打擊炒房利好剛需是必然的。但是短期內出於防風險等的需要,可能暫時也讓剛需遭受連累,比如最明顯的就是首套房貸利率的提高直接增加了買房成本,也讓剛需購房者變得異常焦慮,特別是再加上一些炒房者不懷好意故意火上澆油,更加刺激了剛需購房者的敏感神經。

《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7-2018)》(由中國社科院發佈)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居民購房抵押率升至50%,已經接近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水平。另有數據顯示,居民債務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從2007年的不足35%,上漲至目前的90%。中國居民加槓桿的最主要用途是買房產,如果房價下跌,將可能出現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急速惡化並開始大規模收緊信貸,進而導致購房者普遍違約以及銀行擠兌,引發金融風險。

所以,防風險是第一位的。其實,安家融媒說過無數次,大家都沒必要太焦慮和恐慌,除了防風險,收緊信貸政策實際上是打擊炒房,從長遠來看,這對剛需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而且大家還必須要更新一個觀念,那就是過去利用高槓杆買房的剛需必須面臨一個新的局面,不是什麼樣的剛需都可以入市。清楚這個層面的意圖後,剛需該不該買房也就很明確了,需要則買,不需要則不買。有能力則買,沒能力則另謀出路。也不像過去可以擔心房價是漲還是跌,未來房價將以穩定為主,大起大落都不現實。

對於剛需,最近也有好消息。7月3日,會議確定未來金融穩定工作的基調。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監管層將更多注重結構性去槓桿,避免過度使用在總量層面一刀切的去槓桿措施。馬駿認為,與過去的一行三會協調機制相比,金融穩定委的協調能力更強,更有權威,參與方也更全,有助於避免不同監管部門各自出招和由於監管疊加而人為導致流動性過度緊縮乃至市場恐慌的情況。

央行传递重要楼市信号,刚需不焦虑了,开发商防资金链断裂

同樣有重要人表示,過度緊縮型的去槓桿是非常糟糕的去槓桿,去槓桿當然會帶來金融緊縮,“但措施不當,金融過度緊縮,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經濟簫條、企業倒閉、金融壞賬、經濟崩盤等局面”;而嚴重通脹型去槓桿,把壞賬轉嫁給了居民,“如果過於嚴重,會帶來劇烈的經濟危機、社會振盪”。

這就是一個度的問題,任何金融工具的使用都需要把握一個“度”。其實什麼都怕過,房子本身兼具自住和投資屬性,但是這些年來,投資屬性被過分放大,導致房子成了有錢人炒作的遊戲,最後導致貧富分化嚴重,更是市場風險隱患重重。所以任何事都不能過,要把握好度。而如今房地產也正經歷著一個蛻變的過程。

不久前,央行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央行發佈了《2018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於貨幣政策的思路發生了一些變化。專家分析指出,這份報告中的核心表述可以概括成“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而之前的說法是“穩增長、去槓桿、防風險”。所以,央行已經從“去槓桿”變成了“穩槓桿”。

當然,去槓桿肯定是要去的,開弓就沒有回頭箭。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表示,要準確把握好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實質,避免放水思想,堅決防止大水漫灌進一步扭曲和固化結構性問題,積累更多矛盾和風險,導致去槓桿工作前功盡棄;又要在保持穩健中性取向的前提下適度增加靈活性,根據形勢動態變化,有針對性地採取切實措施緩解結構性缺口。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認為,我國的金融去槓桿和其他國家不同,是主動去槓桿的。在緊縮的貨幣政策影響下,資產價格的泡泡被逐步擠壓,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初級階段,目的是先出清資產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在經過一年的去槓桿之後,我們下一步要進行的就是“調結構”了。

央行传递重要楼市信号,刚需不焦虑了,开发商防资金链断裂

也就是說,我們的政策也將步入更加健康的良性循環。之前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曾提出,2018年我國要抓好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也就是說對於自住型購房需求將予以鼓勵支持。

“去槓桿”變成了“穩槓桿”也意味著大家沒必要過去焦慮,就如同房價一樣,不會大漲大跌,這是底線。安家融媒之前曾跟購房者說過,對炒房者的打擊,是對市場環境的淨化,最終還是會反哺到剛需身上。當然我們知道首套房貸利率肯定不會持續增加,也不會太高。這也是底線。有專家預測如果繼續維持“去槓桿”,那麼房貸利率還有不小的上浮空間,但是此次央媽給出新表態之後,專家認為未來房貸利率將以穩定為主,不太可能再出現幾大銀行統一大幅上調房貸利率的情況。

近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主辦的“《2017年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暨《銀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發佈會”上,專家表示,銀行是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在監管部門的有效引領下,銀行業運行穩健,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日趨健康,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增強,風險抵補能力和流動性儲備充足,應對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無論你怎麼猜測,對於未來的市場判斷都將離不開一個穩字。近日的降準讓不少人很提氣,以為房價大漲的機會又來了,殊不知,這個水還沒流到樓市,房地產專項治理的重拳就已經出手,可以說做到了有堵有疏,保障了各種投機利用這次的降準繼續炒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炒房者真的會急了,開發商也會急的。在調控重壓下,標杆房企銷售業績依然爆發。但在融資壓力越來越大、總的融資成本上升的情況下,資本市場的環境越來越惡劣,對於企業來講,只有加快並加大銷售才能更快回籠資本。

央行传递重要楼市信号,刚需不焦虑了,开发商防资金链断裂

近日綠城要求員工“全面”加速資金回籠,而且表示:對於不受中國限價政策影響的項目,要爭取把原計劃2019年供貨的房源提前至2018年開盤銷售嚴格控制付款。對於綠城如此著急的進行資金回籠,不免讓人猜測到底是不是資金鍊問題爆發出危機,安家融媒認為,對於是否如此不過多評論,大勢所趨,可能很多房企都將面臨這樣的境遇。

另外,澎湃新聞報道稱,連續5個月登上房企銷售額榜首的碧桂園改變了擴張策略,他們嘗試犧牲規模甚至利潤來緩解融資壓力,保證現金流。

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或者是炒房者,我們所處的環境都在發生改變,過去那一套邏輯行不通了,如果還固守過去必然要遭淘汰。強監管下,大家要學會過苦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