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塵:文娛互聯網即消費互聯網,這是後BAT時代的一種投資策略

投文娛和消費,關鍵要在產品爆起來之前就看到它。這對於投資人的考驗變得更大了。

作者 | 邵樂樂

作為辰海資本的創始合夥人,陳塵曾經先後供職於華興資本、景林資產,目前主要關注新消費新文化領域的項目。其主投項目包括淘粉吧、麥銳娛樂、創客星球、岩脈等項目。

在陳塵看來,辰海基金和一代文娛和消費創業者都是在“後BAT”時代尋找出路與機會,他們需要將BAT視為基礎設施而非競爭對手。

內容是“後BAT”時代最好的流量抓手,也成為辰海在投資領域、甚至生態建設中的根據地和出發點。陳塵說,“用持續產出的優質內容把流量聚集過來。這是後BAT時代互聯網流量紅利消逝後2C互聯網投資的一個策略。”

正是因為對於內容商業價值和流量價值的理解,辰海也有機會從細分的的內容行業和文娛行業,進入到消費產業之中。

對於辰海的挑戰和機遇在於,“需要對產品、內容相當瞭解,必須得從用戶的角度去判斷這個東西到底行不行”。在陳塵的描述中,辰海的投資團隊的工作和研究更加靠近產品本身,“如果你真的要投內容,你就得對內容和產品有了解”。

作為一個早期投資人,陳塵需要未來和現實共存,也耐心又果斷。

陳塵對於標的項目的未來認識較為務實,在中國獨角獸級互聯網公司和文娛類公司出現海外上市潮時,無論出於資本需要還是基於戰略競爭,都將給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成長空間和退出方法。

陳塵:文娛互聯網即消費互聯網,這是後BAT時代的一種投資策略

辰海一期到二期基金,主航道越來越清晰,這個定位是如何找到的?

說實話,一期成立的時間點對於所有GP來說不是好時候,不光是我們,所有基金都在面臨選擇,未來三年應該怎麼定位。那個時候真的很難,不管是當時的市場、估值體系,還是投資方向,很多GP在2016-2017年都做了大量調整。

二期以來,基於合夥人的構成,我們有能力選擇更多地聚焦文娛和消費,對於初創基金投文娛消費項目帶來的累加效應比2B項目要多。因為更加聚焦,所以回報更好。

我算了一下,這兩年已經上市或者擬上市泛文娛項目已經有近20家。這個領域有很多百億美金級別的公司,裡面會產生大量的為了競爭而採取的併購。

監管給文娛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內容產業自身的高速崛起是壓不住的。從歷史來看,經濟發展到了一定水平,解決了溫飽,人們就會購買高溢價、高毛利的商品。內容就是一種高毛利的商品,輕奢、潮牌、線下體驗都是。

所以,我們投消費,會更關注跟新興人群的溢價消費相關的品牌,或對應這一類型品牌和商品的渠道。這個邏輯是一脈相承的。

我們既是一個初創基金,也是一家初創公司,要有明確的標籤。投泛文娛大消費對於基金品牌、生態的建立和長遠發展都是有好處的。內容是流量載體,圍繞內容和平臺生態,可以更發散地去投。

所以,內容就會成為你們的根據地。

對,成為根據地,但不是目的地。我假設在上游的內容公司、平臺,哪怕是垂直細分的平臺上打好基礎,完全可以以內容這個根據地為基礎,不斷地投流量,把它帶到線下、帶到消費、帶到品牌、帶到電商、帶到遊戲。強勢內容還可以自己做內容平臺。

內容是我們的起點,不是終點。它成為後BAT時代最好的一個流量抓手,現在已經很少有什麼流量價值窪地了。你有特別好的內容,可以把流量聚集過來。這是後BAT時代互聯網賽道投資的一個策略。

對你們來說,更加聚焦文娛消費後,新的考驗有哪些

投文娛和消費,關鍵要在產品爆起來之前就看到它。這對於投資人的考驗變得更大了。以前的創業公司,會有三四年的爬坡期,這個過程中很多基金有機會進來。現在的項目成長週期縮短,一兩年就起來了。

要麼你就等它起來之後進去,這會很貴;要麼就起來之前進去,那你要對它的產品、內容相當瞭解,必須得從用戶的角度去判斷這個東西到底行不行。

很多人覺得後BAT時代已經沒啥可投的了,實際上你把BAT當作基礎設施,還是有很多可以投的。做到千億很難,但我現在按照幾億人民幣估值投,公司如果能夠做到百億美金,投資人就有足夠的回報。很多公司是輕資產項目,不是資本驅動型的,投資人的股份不會被過分稀釋,回報相對可觀。

很多時候,一百億美金的公司累計融資就有五十個億,作為一箇中早期基金回報吸引是不夠的。

對我們來講,迴歸產品很重要。好在我們團隊本身比較年輕,能夠在很多互聯網或者文娛的產品內容爆發之前進去。產品一上線,數據一起來,也是這類型公司估值能夠快速增長的重要階段。創客星球和《這就是鐵甲》就是一個例子。

創客星球辰海進入算是很早,你是怎麼發現的?

我和茹晨認識五六年了。他以前做科技創客類節目,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投資,但是一直在關注。

後來,茹晨聚焦做機器人格鬥,覺的這次幾個核心點都對了,去年年底就果斷投資了他的項目。他們一上來就可以跟浙江衛視談到綜藝的播映權,這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整個流程跑了一遍之後,馬上就是優酷和他談,整個節奏很好。

創客星球還可以做線下賽事,中國那麼多工科類高校,可以先去學校走一圈。就跟NCAA之於NBA一樣。前期可能需要一些國外戰隊進來,讓整個賽事的水準、觀賞性和國際接軌,後期完全可以在國內完成自己的產業鏈閉環。

你看的是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好比笑果文化佔了脫口秀喜劇的賽道一樣。

對。他既是一個綜藝節目,又是一個格鬥賽事,還能有線下演出和衍生品。一個公司只是靠一個節目還是有瓶頸的。要麼特別垂直,能把產業鏈縱深延伸,要麼規模足以做掉一半市場。

辰海在《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之前就投了麥銳和原際畫兩個偶像公司,當時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我們投麥銳娛樂的時候,關注偶像經紀的投資人不太多。我們當時和王叢聊,他的長處不是簡單的發掘幾個藝人或者搞好平臺關係,這種是藝人經紀公司to B的那套舊玩兒法。

王叢第一有發掘優質偶像的能力;第二他對藝人有自己的方法論和管理體系,找的所有藝人背景、學歷、家庭都是易於管理的,王叢特別挑人;第三,他的商業化變現能力也很強,包括怎麼用後端資源延長藝人的生命週期。

他本身對韓國娛樂模式研究那麼久,和韓國所有經紀公司都聊過,也在大的文娛公司裡做過,這麼多年的積累對於我們來說是無形資產。

我們願意很早的時候給王叢試錯機會,所以很早就投了。

“偶像元年”的風口上,你對這兩個公司的表現滿意麼?

同樣都是做藝人經紀的,可能看起來大家的牌面價值是一樣的,甚至有人抽的牌更好。問題是,我們不是想只打一副牌的,藝人經紀需要不斷的選人、出人,還是要看起力和打牌的功夫。長期來看,大家抽的牌概率應該是一樣的。

前面一兩把,可能有的人抽的牌好。你上來就抽大王,我沒辦法,那就看打組合的能力嘛。你不可能把把抽大王,最後還得看你怎麼去打牌。王叢和黃銳是好的牌手,我不介意他某一把牌的好壞。

麥銳是韓系練習生模式,原際畫又是日系養成模式,你們內部會有模式爭論嗎?

我覺得無所謂韓式日式,模式只是他們的起點,終點有可能大家都一樣。日系的也要問韓系,怎麼做藝人培訓,怎麼曝光,怎麼包裝。韓式的也會問日式,怎麼做粉絲運營,怎麼做養成,互相之間是借鑑,這兩位創始人私下交流很多。

悅天是堅定看好日系養成的,你們不用在模式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

合夥人之間不用針對細節達成共識。不要做近親繁殖,如果兩個人的認知都一樣,這是很恐怖的事情。一定要有認知差異,並且每個人保留獨立判斷。

所以兩種模式都會去投。

對,原際畫有一輪出售老股,當時其他機構要買。我說悅天你覺得好嗎?他說好。我說如果很好,幹嘛我們不買。悅天說我們能買嗎?我說你覺得好,我們就買。悅天說好,我們就繼續買老股。

麥銳娛樂那一套模式,前期投入都很重,即使現在看終局的話,到底能不能做成,不確定性還是很高。

我覺得這個人沒問題,短期內公司起伏很正常。他的能力在於不會讓公司出現重大風險。有些早期創業者很容易就孤注一擲去做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但王叢不會,他一定是不斷試錯,往上再往上。

茹晨也是,背景能力很強,自己獨立出來幹一番事情,中間走了波折,最後慢慢一點點往上做。反正我很喜歡投這種。

我不能保證他們百分之百成。只不過覺得,有些人如果有些事真的沒成,你就認。有些事不成你會後悔,後悔當時不該投這個人。如果投了王叢、投了黃銳、投了茹晨,真的沒成我不後悔。他們是我在當時可見的市場下,能夠找到的最好的團隊,或者是我最信賴的團隊。

投資人和創業公司的信任很重要。

辰海為什麼可以提前押中偶像、機甲和街舞?

核心是團隊和合夥人都是直接看產品的。有的投資人會看數據、看團隊、看交易結構、看市場,OK,這是任何行業投資都需要的。但是,如果你真的要投內容,你還是得對產品有了解。

藝人經紀或者二次元,悅天更熟;偏體育競技類,我更熟;偏影視、線下演出、音樂的,Alex(王維瑋)更熟。我們之間又能互相back up,但凡有一個人能挑頭,其他人能給意見,很快就可以做決策。我們同事也是扔到行業裡面聊,聊清楚行業裡都在做什麼,第一時間先看這個東西好不好。

作為早期基金,辰海如何評估平臺投資的風險和方法論?

我們不可能撒網投,一定是精挑細選。基金規模有限,我們不會投太早期的平臺,還是更傾向於成長期有一定數據支撐的項目,比如AB輪的時候進場。這個階段真正的好平臺估值也不便宜,單筆也要按照五千萬以上人民幣投下去。

人人視頻作為平臺項目,也是基於同樣的投資邏輯麼?

我覺得這個項目很好,可以賭一把。正好隔了一個春節,用戶量上漲得很快,估值還可以,就投下去了。

悅天有點猶豫。第一,人人視頻是他在創新工場做過的項目,所以要避嫌。第二,平臺類型的項目一般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如果其他人都不看好,只有你一個人特別看好,壓力蠻大的。所以當時我在後面把悅天推了一把,我說可以搞。

人人視頻像YouTube在中國的一個雛形,國內還沒有一個細分的內容社區或者短視頻社區滿足這批用戶。這個項目是我們披露投資後,收到反饋最多的一個項目。

辰海會強調被投公司之間的互動,早期項目之間的融合對彼此意義有多大?比如麥銳的藝人幫小三角做服飾代言。

這是很淺層次的,我們要很深層次的。比如,人人視頻看到國外比較火的藝人或時尚博主,微念和摯上可以跑過去籤,微念做全網的自媒體運營,摯上做國內的商演代言活動,這就成了一個體系內循環。

我覺得早期項目之間的互動沒問題,你就把辰海看作穿針引線的,Portfolio是一個大公司的各個部門,大家相互合作。國外大的媒體集團也是工作室模式,然後互相合作。

文娛行業是個高毛利行業,大量成本為零的資源和資產只為我用,沒有被其他人使用。但不管是內容還是人,把IP在各種流量載體裡滾一圈,它的價值會增大。

一個好的媒體集團並不一定要在股權上控制底下所有資產,它的能力在於整個生態鏈是完整的,能夠把一個純內容的東西放到產業鏈裡面滾一圈,每個環節都能賺到錢,這是我覺得價值最大的地方。

我們會成立辰海聯盟,希望我們的背投企業互相聯合。

其實也是要加強投後管理和服務。

對,但是我不希望我們主動搞太多投後,我也不信什麼投資人搞太多投後就有用,如果真的是共贏的事情,企業之間應該主動去進行。

主動進行的動力是什麼?

我和所有創始人都講,一定要把格局放開,現在的形勢不是你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個英雄,你不會是下一位馬雲、馬化騰,你沒有機會再做千億美金的公司了。要善於利用周圍資源,不要抗拒。

創業不容易,能成功更不容易,絕大部分企業都死掉了,所以不要抗拒任何潛在的機會,能夠讓你的創業變成穩定的回報。

對創始人來講,你有一千倍回報,好,那我祝福你。但是沒有一千倍的回報,做不成千億美金、百億美金的公司,能做成十億美金的公司,也很牛了。

你們會怎麼覆盤一期二期的項目,有什麼評價標準?哪些項目你會覺得很好?哪些就這樣了?

一個項目已經投了一年了,還需要量化評價嗎?開開公司運營會,看一眼就知道了。有的公司完全不用你操心;有的公司有問題,你幫他調整下高管層或者Founder本人很努力,改進一下也還可以往上走;如果公司的團隊和模式都出現了問題,儘快轉型,不要越陷越深了。

我其實關心的不是哪一個項目不好,而是有沒有特別好的項目可以翻五十到一百倍,把整個基金cover掉。

目前有嗎?

有,現在有二十倍的項目,但規模還比較小。

辰海很早進入潮流文化這個賽道算是偶然嗎?

既偶然又不是偶然,因為第一本身我們做文娛,你要研究年輕人的消費。第二,辰海的策略就是要從文娛延伸到消費。

有一些偶然性的東西會加速整個過程,比如說投到岩脈。founder本身很厲害,也帶我進入這個圈子,幫我介紹產業裡的人,我從投資的角度判斷哪些人可以出來創業。

潮流行業以前沒有被基金挖過。你首先得有地圖,知道這裡面產業鏈是什麼樣的,這些人都在哪裡,只要認識兩三個行業裡特別資深的人,他們對你很信任,你基本上就可以把這個地圖拼全了。

這些人不缺錢,很有性格,也沒有接觸過VC,你給我多少錢不重要,脾氣聊對頭了才重要。

辰海在消費領域的進展如何?

和時尚相關的品牌、設計師、買手店、品牌管理、潮流展,有些在投,有些在看。其中有幾個核心節點的公司,我現在不好講。

今年下半年潮流文化會是很大的一波,有些機構已經開始專注了,但我比較慶幸的是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很多投傳統消費的對於早期項目比較恐懼,沒有投資人專門投早期品牌,以前的品牌是靠渠道做大的,所以投資時機也不成熟。但是,現在品牌的傳播鏈條、購買途徑都變了,可以線上線下渠道同時鋪,比如潮鞋可以發限量版,做預售,還有平臺做二次交易。那就可以投一些早期品牌。

哪些細分領域出現新品牌的概率比較高?

讓人可以炫耀的。

你們會投哪些新品牌?

吃和穿。比如時尚品牌,服飾與化妝品。食品品牌做到後期會越來越難,就怕品牌老化,口味老化,所以早期進去是一個好的時間點。

食品有兩種投資邏輯,一種是真的做成百年老店,像海底撈,火鍋這個品類過一百年還是會有人吃的。還有一種就是做成網紅類的,快速複製,如果投茶飲,我會優選茶顏悅色和一點點。

不過,咖啡連鎖和外賣本身的壁壘太低,彼此的顛覆性很強。

對,壁壘太低,大量存量市場沒有被盤活,再做增量市場意義不大。

咖啡是個標品,標品會遇到的問題是,前期會覺得星巴克是一個品牌,其他會有網絡品牌,用戶一旦被教育了,會覺得這些都是標品。如何聚合供應鏈資源,怎麼樣給用戶做服務和配送,才是核心競爭力。

你在二期出手的項目明顯沒有一期多。

我們現在投的、管的已經有超過50個項目。有時候投資人只是對投資這個行為很渴望,對我來講,多投或者少投一個項目區別不是很大,我現在管理基金,而不是僅僅做投資這一個動作。

當然,我也可以做一個超級投手,但處在上升期的前臺同事,要儘量給他們多投的機會。對我來講,除了做投資還有大量事情要做,包括募資、基金管理、品牌等等。

有時候稍微退一點,能讓你看得更宏觀更清楚。不需要各自陷的很深,這樣每個人的視角才能不一樣,大家提出的觀點才能互相借鑑、互相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