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2018年蔬菜市場形勢回顧


❖蔬菜生產增速趨緩

播種面積:過去10年,播種面積累計增加近5000萬畝,年均增速1.9%。

生產量:2018年生產約7億噸,同比增1.2%,過去10年年均增長3%。“十三五”以來,生產量年增速明顯放緩,近3年年均增長1.8%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2009-2018年蔬菜播種面積、生產量、生產量增長率

❖蔬菜消費穩中略漲

隨著城鎮化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蔬菜消費需求整體向質量型轉變,安全、優質、方便成為重要考慮因素。

2018年,消費總量為5.23億噸,繼續保持小幅增長。蔬菜食用消費量(鮮食消費)為2.24億噸,佔蔬菜消費總量的45.8%,人均消費160千克。產後損耗仍然較高,自損率約23.5%。

❖蔬菜價格波動明顯

2018年,農業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為3.92元/千克,與上年相比增漲5.1%,比近5年平均水平高2.8%。

“夏淡”期間,蔬菜價格水平高、持續時間長。秋冬則出現反季節性趨勢波動。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蔬菜月均價格

❖貿易順差減少

2018年,我國蔬菜出口量1125萬噸,與上年相比增長2.8%;出口額152.45億美元,與上年相比下降1.8%。進口量49萬噸,與上年相比增長99.1%;進口額8.29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長 53.1%

2018年貿易順差144.16億美元,與上年相比減少3.7%。優勢品種出口偏弱和特色品種進口明顯增長。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優勢品種包括:蘑菇、大蒜、木耳、番茄、辣椒、生薑、洋蔥、胡蘿蔔及蘿蔔等。

優勢品種中,蘑菇為出口額增長的主要動力,佔出口總額的21.7%,同比增14.4%。大蒜佔蔬菜出口總額的13.1%,同比減38.1%。

出口地區上:主要出口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出口額佔比分別為74.9%、11.2%和8.1%,其中主要蔬菜出口市場有越南、日本和中國香港,出口額分別約佔中國蔬菜出口總額的15.6%、15.1%和14.6%。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進口方面:整體上以加工保藏蔬菜和蔬菜種子為主,進口額分別佔進口總額的33.4%和33.3%。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品種主要以馬鈴薯、辣椒、甜玉米、胡椒和豌豆為主,整體規模不大。主要來源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進口額佔比分別為48.4%、23.0%和20.0%。

主要進口來源國:美國(21.5%)、越南(19.5%)、日本(7.2%)、泰國(4.9%)、荷蘭(3.5%)



2

未來10年蔬菜市場展望


❖總體情況

到2028年,蔬菜產量將增至7.82億噸,年均增長1.1%。

蔬菜消費量將增至6.14億噸,年均增長1.6%。其中食用消費年均增長2.3%;加工消費年均增長1.4%;其他消費穩中略漲,未來10年將保持在12%~14%。

▽中國蔬菜供需平衡表 ,單位:萬噸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注: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情況,國家統計局對蔬菜播種面積等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本報告結合修訂數據與CAMES模型結果,調整了平衡表口徑,故與往年展望報告數據有所差異。

貿易將保持貿易順差格局,進口將明顯增長。價格將以上行為主,季節性波動趨緩。

❖生產展望

播種面積趨動態穩定,生產量增速收窄

播種面積:年均增長0.2%。

產量:預計2019年生產量為7.1億噸;2020年為7.2億噸,與基期相比增長4.2%;2028年為7.8億噸。

一定時期內,蔬菜種植的比較優勢仍相對較大(蔬菜平均成本收益率40.1%)。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各種作物成本利潤率

水資源、土地資源的整體性約束制約蔬菜生產規模擴張;成本上升,成本利潤率下降,也進一步壓縮了蔬菜生產的利潤空間。

區域性、結構性供需差異加大

“西菜東進”成為“南菜北運”和“北菜南運”的有益補充,跨區域長距離運輸使蔬菜流通成本和市場波動風險相應加大。

產銷對接效率提升

“以銷定產”的發展模式將成為主流,並帶動蔬菜生產標準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市場體系建設將得到強化,品牌創建也將持續加強。

❖消費展望

到2028年,蔬菜消費量將增至6.14億噸,年均增速1.6%,其中:鮮食消費增速高於整體消費增速,加工消費率超過28%,種用、飼用等其他消費保持在12%~14%,蔬菜損耗率將得到有效控制,年均增幅較整體低1.1個百分點。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貿易展望

蔬菜進出口都呈增長態勢,進口增長或快於出口,保持貿易順差格局。貿易伙伴與主要品種都將進一步多元化發展,加工保藏蔬菜和幹蔬菜出口比例將呈上升態勢,鮮冷凍蔬菜出口份額可能繼續縮減。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出口方面,出口地區仍以東亞和東南亞為主,尤其仍是大蒜出口的主要流向,而中亞、西亞、東歐、西亞北非等地區的貿易增長潛力較大。對歐美、北美地區的高端蔬菜出口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進口方面,進口總量和金額相對較小,主要用途是特色品種的需求調劑,對國內市場的整體供需形勢影響有限。

“一帶一路”建設紮實開展,中歐班列和跨境電商給蔬菜進口帶來了新活力。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一步打開了蔬菜進口新格局。

預計蔬菜進口規模將快速發展,特色蔬菜、高端蔬菜成為進口主流,與基期相比,10年年均增長率達6.0%。隨著中國種業的創新發展,預計蔬菜種子的進口額將會有效減少,從而鞏固貿易順差格局。

❖價格展望

總的來說,蔬菜價格仍以季節性波動為主要特徵,年際變化呈波動上漲態勢,長期來看以漲為主。

短期來看:受季節輪轉變化影響,蔬菜生產的地域性、季節性、週期性必然引起菜價的季節性波動。受不利天氣影響,2018年菜價普遍較高,2019年第一季度高位運行,種植面積同比增1.4%,種植意願同比高0.8%,後市價格下行壓力增加,需重點關注個別品種大漲之後的大跌和滯銷賣難情況。

長期來看:展望期間,隨著設施蔬菜穩定發展,季節性波動趨緩。受勞動用工、土地流轉、水肥農資等價格上漲影響,蔬菜價格總體以漲為主。除此之外,品種間價格差異化更加明顯:“大路菜”供給寬鬆,名特優新蔬菜需求旺盛。

3

未來10年,蔬菜產業將會面臨哪些不確定因素?


❖極端天氣

未來十年,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難以預料,蔬菜供應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2018年蔬菜生產、消費、進出口情況及未來10年展望


生產上:儘管設施蔬菜已經可以抵禦部分不利因素,但是極端天氣對設施本身造成傷害,也同樣影響正常生產。蔬菜生產進一步向優勢產區集中,區域性不利天氣對蔬菜生長和採收的影響程度增大,容易造成區域性、階段性供應緊張。

流通上:蔬菜跨區流通和長距離調運受不利天氣影響較大,一旦遭遇不利天氣,蔬菜外運流通不暢,疊加產區供應緊張因素,甚至會誘發市場劇烈波動。

❖政策因素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一系列產業興農政策的出臺推動了部分地區蔬菜產業升級發展。

由於蔬菜種植成本利潤率仍處於較高水平,個別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對蔬菜種植的政策支持力度較大,使得部分地區蔬菜生產規模仍在擴大。

在供給寬鬆的市場局勢下,如果在品種選擇、生產週期、市場對接等方面調控不到位,易出現部分品種產量暴增等不利局面,如果無法形成有效的產銷銜接,將引發劇烈的市場波動。

❖國際環境

蔬菜國際貿易將面臨新形式、新挑戰。

中國與發達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都有發生,而大國博弈將使農產品貿易局勢更加複雜多變,未來很可能頻繁出現個別品種甚至許多品種進出口量劇烈變化的可能。

除了因國內人工、技術、服務成本增加等導致比較效益增長減緩的內部因素以外,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及相對應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是中國蔬菜及其加工製品出口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

作者:張晶、孔繁濤(農業農村部蔬菜全產業鏈分析預警團隊首席分析師)

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