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葉飄香,龍舟競發……
隨著夏意漸濃,
端午節如期而至。
今天,
就讓我們說說端午那些事兒。
端午有哪些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入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這些習俗不妨做起來
掛艾草和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過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據說這樣做的用途一是祈福,二是驅趕蚊蟲。
洗個藥水浴,驅蟲又防病
端午節老人喜歡在門上掛艾草和菖蒲,小孩子則要洗藥水浴。一般來說,藥水浴主要是用艾葉來熬製,不過小孩的體質不同,有的孩子易受暑熱,有的孩子容易反覆感冒,有的孩子身體敏感易發皮疹,這些都可以根據不同體質來抓藥熬製洗浴。藥水浴通常要堅持三日。
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
香囊具有殺毒滅菌、預防感冒、防蚊驅蟲等功效,可以佩戴在身上,放家裡、車上、辦公室等。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除了粽子,端午節還吃啥?
雞蛋
我國很多地區有在端午節吃蛋的風俗。茶葉蛋、鹽水蛋、大蒜蛋都是端午節的風味佳餚。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會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打糕
端午節也是朝鮮族人民的節日,打糕是他們最主要的端午食品。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槌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認為這意味著天被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最後提醒大家
粽子好吃,但別貪吃哦!
中醫認為,糯米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之功,食用粽子有清熱除煩、助脾開胃的作用。但粽子屬於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品,食用時要注意量的控制,過量進食易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不可貪食。對於脾胃陽虛、虛寒的人來說,亦不宜多吃粽子。另外,吃粽子時最好搭配茶水,可幫助吞嚥和消化。
端午安康
梅縣發佈
梅縣區委宣傳部
長按二維碼關注
閱讀更多 梅縣發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