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前言:

很多管理者的工作習慣“跑偏”,往往為了考核而去做績效考核,為了管理而管理。

其實,績效考核的終極目標是經營人心,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有主人翁精神。

不清楚這個目標的話,再多的管理活動都未必能取得預期效果。

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而當下大部分企業喜歡用KPI考核來考核員工,但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員工排斥、牴觸,導致KPI慢慢流於形式。

KPI為何引發諸多非議?

1、流於形式

我之前認識的一家公司用的就是KPI的考核方法,但是形同虛設,公司裡最優秀的、業績最好的員工得的分數反而是最低的,主管、上級在給員工打分數的時候憑的是自己的主觀意見或是跟誰關係好,KPI考核流於形式,最後不了了之。

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2、獎的少,罰的多

KPI考核方式,員工達不到目標要求就會被扣罰工資,導致員工非常反感,長時間扣罰績效工資,員工自然而然會選擇跳槽、離職,企業自然遭受巨大損失。

3、設計難、操作難、實施難

KPI在設計時缺乏歷史數據支持,數據提取、比對較難,企業為做KPI而做,忽視了KPI的系統性,且KPI缺失利他共贏的績效文化及價值觀,企業與員工都在關乎自己的利益,沒有達成共識。

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4、KPI作為績效考核衡量的工具,其本身不具備激勵的功能,即使勉強與激勵掛鉤,由於力度小,產生的效果並不太理想。

5、KPI會導致員工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員工很少會關注與自己考核指標不相干的事情,也很少關注企業長期利益和整體利益。

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而事實上,員工真正想要的是績效激勵而非績效考核,簡單來說就是:

1、可持續增長的收入

2、相對和諧的工作氛圍。

所以企業要做的就是打造好有激勵性的薪酬機制文化能量場,讓員工的收入有持續增長的空間,快樂地工作,同時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結果!只要當員工的收入和企業利潤掛鉤時,企業才能越做越好!

如何設計激勵性的可持續收入增長的績效方案,讓員工有“奔頭”?

推薦KSF增值加薪法

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與傳統薪酬、績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著眼於五個要點:

1、大彈性、寬幅:

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因此,KSF要求從原來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於50%的部分用於寬帶激勵設計,通常比例鎖定在60-80%。

2、高績效高薪酬: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

·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3、利益趨同:

·在傳統模式之下,員工與老闆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

·而KSF認為員工工資應該屬於資本,員工是來創造價值的,根據自己的貢獻獲得相應的收益。

·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4、激勵短期化:

激勵設計有兩種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長期化,即三年以上。不過,任何激勵設計都不能忽視短期化的趨勢。沒有努力的現在,何談美好的未來。所以,KSF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1.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

2.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

3.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

KSF設計的六個步驟:

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只要員工“有奔頭”,老闆賺的越多!(附:激勵性績效考核方案)

某門店店長KSF方案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總結:

有了這樣的機制,企業就不用擔心員工不好好幹活了。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可以說,企業提供的是一個平臺,一個讓員工施展才華的平臺,這個平臺搭建好了,自然會吸引大批優秀人才加盟,也就是築巢引鳳。那麼,企業的良好發展也就水到渠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