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反對小學生過早使用電子產品,你怎麼看?

花果山之鄉的一顆小樹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手機、電腦,平板......甚至孩子日常的娛樂也跟電子產品有關,但是電子產品讓孩子沉迷,有人反對小學生過早使用電子產品,那麼孩子該如何正確使用呢?

首先,認清電子產品的危害?

1.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影響很大

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會造成近視或近視加重——(1)電子屏幕的不斷閃爍,對眼睛是不良的刺激,使眼睫狀肌長時間得不到鬆弛,睫狀肌高度緊張,使晶狀體過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時間一長可導致睫狀肌痙攣,造成調節性近視。若不及時防治,很快就會演變成真性近視。(2)長時間玩iPad或iPhone睡眠不足:10歲-13歲是近視眼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齡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功能失去平衡,也易造成眼睫狀肌的調節功能紊亂。(3)邊走邊玩或在運動的車上玩,更加重近視。

2.電子產品對孩子智力發展的促進是有限的。

研究發現:電子產品會降低孩子的主動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等。孩子不僅會通過感官來認識和理解事物,還會在與事物接觸的動作行為中發展自己的思維。例如小學生都喜歡搭積木,通過不斷搭與拆真實積木的行為,會使孩子的空間感和想象力得到很大提高。但是通過搭建虛擬積木的電子遊戲對這些能力的促進作用卻小得多。

3.電子產品會導致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

一項調查顯示,每天玩兩小時以上電子產品的孩子,約有67%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心理學家指出,這可能是因為電子遊戲和電視節目對孩子的感官刺激比較大,使得他們無法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實世界。還有人推測,是因為兒童電視節目的節奏變化過快,導致孩子注意力的改變也很快,因此傷害了孩子對學習這樣不怎麼有吸引力的事情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電子產品會阻礙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

一部電子產品足以讓孩子安安靜靜的呆上幾個小時,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減少了孩子與他人接觸的機會,表達溝通能力、社交能力都無法得到有效鍛鍊。而與他人接觸溝通交流,尤其是傳統的同伴間遊戲,是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的最主要途徑。此外,電子產品也不利於如今家長們所重視的情商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孩子通過觀察他人臉部變化,在得到他人信息反饋的過程中,不斷洞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緒,從而形成良好溝通,促成友好關係。

5.電子產品不利於孩子主動探索生活。

當孩子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後,無事可做時便會去尋求電子產品的陪伴,而不會自己積極自由地思考,主動進行探索或創造其他活動。久而久之,孩子對生活產生惰性,不喜歡主動思考,課餘生活也越來越單一,成為潛在的“宅男、宅女”。而且,這種惰性也會導致孩子在其他活動上難以激發濃厚的興趣,產生被動學習的問題,從而使孩子庸庸碌碌,很難達到優異。

但是,我們發現還是有很多家長還是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為什麼?

原因一:如果孩子從小不接觸這些東西,長大他會加倍補回來。

有很多這樣的案例:高中前被管得的死死的乖孩子好學生在大學裡把自己給玩死的例子了,我小的時候我媽我姑曾經苦口婆心勸誡我不要玩遊戲,現在她們人到中老年,比我當年還樂此不疲、不能自拔。

願因二:解脫自己,讓電子產品當成孩子的保姆。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父母:“給你iPad,自己玩,別煩我”原來電子產品的“好處”就是吸引孩子,孩子不會打擾父母,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對付“熊孩子”的捷徑。但是如果想讓電子產品減輕自己帶孩子的負擔,把iPad當做保姆那就完全錯了。不受管制的保姆會害人的。

但是我們還是要面對電子產品,那麼!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呢?

1.引導孩子通過電子產品學習

如果電子產品沒有減少孩子和家長的交流時間,也沒有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那麼說明孩子還沒有完全沉迷於電子產品。既然父母不可能讓孩子完全脫離電視和電腦,那麼就儘量讓孩子在娛樂中學習,受到教育,讓孩子接觸到電視和電腦中的積極信息。從好的方面講,孩子其實通過電子產品會學到很多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看電視,增加彼此之間相處的機會。但是記住孩子不會被電子產品佔據自己大量的時間。

2.讓孩子學會適度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首先要做的是教育孩子適度的看電視和玩電腦。如果孩子平時沒有其他許多活動的話,讓孩子看一個小時電視或者玩以會兒平板電腦沒有害處。畢竟,即使是成年人,也會看一會兒電視新聞或者電視劇。因為在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無數的電子產品已經完全融入到我們的生活裡了,讓孩子完全不看電視和電腦是不可能的,所以應該讓孩子適度的接觸電視和電腦,不能完全限制孩子接觸電視和電腦,這隻會適得其反。

3.限制時間孩子適當的看電視電腦是沒有問題的

家長應該明確的規定,孩子必須先完成課後作業,做完體育活動,或者家庭相處時間,才能去玩電腦或者看電視。此外,建議家長設置一個特定的時間,一旦過了這個時間,必須要求關閉電腦和電視屏幕上床睡覺,否則第二天就不能看電視玩電腦了。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該控制在每次一個小時之內,這樣也會保護孩子的視力。在孩子無聊的時候,讓他們幫忙做一些家務,跑腿出去買東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不要只想著看電視玩電腦。

溫馨提示

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多陪陪孩子,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作為家長的我們增加和孩子的互動活動,多抽時間陪孩子聊天、運動,帶孩子去戶外走走,孩子注意力就會慢慢被轉移。別為了解放自己,害了孩子。


飛得更高hgr


有人說,“如果想要毀掉一個孩子,請給他一部智能手機”,這句話很有道理。

科技改變生活。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生產,日常生活,逐漸智能化。家庭中出現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孩子不可避免的接觸到它們,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害。

一. 影響孩子的視力。

小學生過早使用電子產品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原因。中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達到50%至60%,全國近視人數佔世界33%。小學生近視率為28%,初中生為60%,高中生為85%。

二. 影響孩子的智力和興趣。

5-6歲是孩子智力發育和興趣培養的關鍵階時期。中國有很多5、6歲的孩子喜歡用手機看動畫片,他們對跳動的物體很感興趣。如果你拿一本書給他,他最多能看2分鐘,有的甚至一眼不看,就丟在一邊。

注意力集中在動畫片上,就不會用心去感受身邊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心,會讓孩子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錯過對孩子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

三. 影響孩子的性格。

很多年輕家長很困惑,為何自己的孩子一拿到手機就很興奮,一拿走手機就很生氣。有的小孩甚至不給看動畫片就不吃飯,讓家長既頭疼又無奈。時間長了,小孩會養成一種倔強,甚至偏執的性格。

四. 容易沉溺於遊戲,形成暴力傾向。

小孩自控力很差,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容易沉溺於遊戲。現在很多遊戲充滿了暴力、血腥的場面,以戰勝對方甚至殺死地方為目的。受其影響,很多小孩表現出攻擊性,如果家長制止他玩遊戲,他往往會大喊大叫,追著家長打。

現在青少年犯罪出現低齡化,與小學生過早使用電子產品,沉溺於遊戲有很大關係。

4月18日,安徽省郎溪縣公安局發佈警情通報。4月14日,12歲的男孩楊某(2007年7月出生)將10歲堂妹殺害。因雙方都是未成年人,具體案情不便透露。

解決中小學生過早使用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各個國家都採取嚴格措 。

2007至2010年,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教育部門就制定相關規定,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

2018年4月,我國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帶入課堂。

儘管各國嚴格控制孩子在學校使用電子產品,但收效甚微。因為一旦成癮,再想改正就難了。要想真正控制,還要城源頭做起。

建議家長:

1. 儘量避免低齡兒童接觸電子產品。

2.孩子非要使用時,一定要監督,控制時間,避免上癮。

3. 引導孩子轉移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培養孩子多種愛好,從書本中找到樂趣。





德為師先


凡事有利必有弊

弊端:有許多人認為,小學生過早地接觸電子產品,對身體是有一定的損傷的。比如:"視力下降"、"沉迷於電子產品裡的遊戲"、"自控力差會產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等。對,這是一些很普遍的問題。也是讓家長很擔心的問題。

利端:小學生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並不是百害無一利,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什麼都在更新換代。

例如:①今年突發疫情,無法線下課堂。只能夠通過線上授課,讓孩子接受教育。線上有較好的教學資源,所以有助於學生們的學習成績的提高。增添孩子們的視野。讓孩子們在課中有學到的,能夠在線上學的。

所以說小學生要合理的安排時間,去接觸這個電子產品,只要時間安排的合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不僅對生活上,還是對學習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者:現在是信息化教學課堂,避免不了與電子產品接觸,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比如:現如今較火的線上課堂,線上作業等。如果不接觸一些普通的電子產品。也可以說是一種落後。

最後借別人的一句話來說:刀,他在壞人手裡,他是一把兇器,但是,在好人手裡,他只是生活煮菜的工具。錯不在於刀的好壞,而在於使用刀的人。

總結:所以,電子產品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重點是看他使用他的人。如果使用好了,它的利弊將大於弊。我認為還是讓小學生適量的接觸一些電子產品。如果不接觸的話,那就有點太落伍了。可能會與社會脫軌。

這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看法的,可在下方留言討論。

【我是你們的你們的小譚老師,你若提問,我必用心做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