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與《明朝那些事兒》,哪個更真實客觀?

《萬曆十五年》與《明朝那些事兒》,哪個更真實客觀?

兩本書我都看過,那些只看過一本的人就開始妄加評論的人我覺得可以收收你們的傲氣,耐下心去通讀一遍《明朝那些事兒》,我覺得這本書不是完全沒有價值,把這本書劃到小說一類,略不妥當。

首先回答作者問題,《萬曆十五年》符合事實,《明朝那些事兒》作者講的不全面,有些地方有失偏頗。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只是側重寫人,歷史事件講的並不全面,對於國家整體的概況很多時候並沒有去講。雖說沒有細講,但是有些時候也會談到一些,並不是題主所理解的“各種牛叉”。

比如在談到崇禎滅國的時候,作者談到過從嘉靖,萬曆的怠政,到天啟時代的魏忠賢裡裡外外一頓猛錘,國家已經無法收拾,滅亡的道路已經無法逆轉。比如明朝後期是有一些厲害的部隊,但是軍紀不保證(左良玉劫掠百姓),其他部隊各種渣(打不過起義軍),再加上天災,文官系統完全無效率,這種情況想不滅亡都沒戲。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市井文化,也就在江南有點,其他地方民不聊生,否則起義軍怎麼會星火燎原。

有人回答“《那些事》的作者,估計看不懂黃仁宇的《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呵呵,當年明月寫過,明末的財政他聽了一個歷史學家講了好幾個小時。好吧,姑且算他看不懂。

《萬曆十五年》確實是一部好書,因為這部書從幾個人身上展開,講述了中國文官集團在明朝時候的運作原理,而且很多傳統都是很早就有的,這部書最大的作用是,用並不大的篇幅講明白了中國幾千年來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對於不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外國人來說,這本書見微知著,實為外國人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書籍,所以這本書名氣甚大。

對於明朝滅亡,《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夾雜了太多個人感情,對明朝滅亡充滿惋惜,對滿清有失偏頗(略有),《萬曆十五年》分析透徹,以小見大,看歷史看的多的人,自然有判斷。

===================================================================

下面開始說些私貨。

《明朝那些事兒》是我6年以前讀的,那時候還沒出完,5年以前完結的時候,我深深被作者的文字打動,最後一次重讀是在2年以前。

第一次讀,注意力都集中在作者的幽默上面,那時候歷史讀的還不多,讀這種爆笑的文字,著實打發了不少時間。

後來史書看的多了,對歷史有些認識之後,自然對這部書稍微輕視了一些。不過我覺得,這部書閃光點還是很多的。

刨除國人喜歡的政治鬥爭,宮廷大戲,刨除作者為了闡釋一些問題寫的淺白的文字,刨除一些作者個人情感,刨除作者的幽默。

我們看到他筆下的各種人物都是活的,有情感的,不是電視劇和電影裡面那些刻板的正派和反派,而是活生生的人。有理想,但是會妥協,有善念,也有惡意。

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從開始的文天祥到最後的盧象昇,每一個有氣節的人都深深打動我。中學時候學《五人墓碑記》,沒有任何感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五人就義時候的從容以及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難以忘懷。多年以來,看書看電視劇看電影,我都沒有落過淚,唯有一次,在讀當年明月筆下的楊漣,熱淚盈眶,難以自已。

而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這些人一生的經歷就在眼前,他們聰明的地方,他們愚蠢的地方,他們如何成功又如何失敗,這些事情擺在眼前,我覺得比任何心靈雞湯和成功學都來的實在。

有些文字簡直是神來之筆。

所謂“殺降不祥”,所謂“天道若存,必定有報”,根據哲學原理分析,大致應歸入迷信之類,但迷信之所以被稱為迷信,是因為有人信。

當年白起不信,項羽不信,常遇春不信,胡宗憲也不信。

畢竟死於非命,畢竟失去天下,畢竟四十暴亡,畢竟……

人,畢竟是要講點道義的。

還有

對明朝而言,這實在不是個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麼大事,自然就沒人管,自己不管別人當然也不管,加上那些無聊的言官潑髒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單全收,日本和朝鮮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各說各話,於是,對這場戰爭的評價,就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爭議、誤解、謎團。

然而無論大小,歷史上確實存在過這樣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為了摧垮貪慾和邪惡,遠赴他鄉,進行過一場偉大的戰爭,在這場驚心動魄的較量裡,他們中的許多人,為此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知道這一切,知道有這樣一場戰爭,有這樣一群人,曾為了捍衛自由與正義,英勇奮戰,毫無畏懼。

為了那些無比的智慧,無畏的勇氣,以及無私的犧牲。

萬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徵倭總兵麻貴率軍凱旋歸來,明神宗在午門接見了他。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厭其煩的程序儀式後,明神宗下旨,當眾宣讀大明詔書,通傳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結束。

這是一封詔書,也是一個預言,因為在這份長篇大論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還有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嗟爾,明朝對於上述八個字,崇禎應該是認賬的,因為不認賬不行。

上臺以前,憋足了勁要幹掉那個死人妖,死人妖幹掉了,又出來黨爭,後金入侵,看準了袁崇煥,要他出來上崗,一頓折騰,後金沒能折騰回去,袁督師倒給折騰沒了,本想著臥薪嚐膽,忍幾年,搞好國內經濟建設,再去收復大好河山,結果出了天災,又出來若干人等造反。

調兵,幹掉若干人等,若干人等被幹掉,又出來了若干更狠的人(比如張獻忠、李自成),再調兵,把若干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準備一鼓作氣……

清軍打進來了。

好吧,那就去打清軍,全部主力調到遼東,打個一年半載,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後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進去的又跑出來。

很巧,又是災荒,大荒,沒法活,於是大家跟著一起造反。

這種編劇思路,很類似於早些年的經典電視劇《渴望》,按照當時編劇的思路,就是找個弱女子,什麼壞事、孬事、噁心人到死的事,都讓她碰上,整體流程大致是,一棍子打過來,挺住,再一棍子打過來,繼續挺住,挺到最後,就好人一生平安了。

崇禎的故事就是這樣,他挨棍子的數量,估計比渴望女主角要多得多,抗擊打能力更強,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因為他的故事,是真實的,而真實的東西,往往都很殘酷。

崇禎並非一個溫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話說,叫用力過猛,但那個爛攤子,不用力過猛,只能收攤。

崇禎很節儉,他的衣服、襪子,都打了補丁,請注意,打補丁的,並不一定很節儉,往往很浪費,比如後來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讓人去打了個補丁,五十兩白銀,這哥們全然是敗家的,還說特便宜。

而崇禎的補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費。

此外,崇禎還有個特點:走路慢,因為走得快,裡面的破衣服就會飄出來——節儉是節儉,臉面還是要的。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據史料記載,大致要幹七八個時辰(十四到十六個小時),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著幹。

簡單地說,崇禎同志乾的,是這樣一份工作,沒有工作範圍,沒有工作界限,什麼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黨爭),穿得破爛,吃得也少,跟老婆睏覺較少,只睡五六小時,時不時還有噩耗傳來,什麼北邊打過來,西邊打過去,祖墳被人燒了,部將被人殺了,東西被人搶了等等。

這工作,誰幹? 最不幸的是,崇禎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無法換來一個幸福的結局——他的努力,終究失敗。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簡稱最最不幸),崇禎知道這點。

知道結局(注:悲劇),也無法改變,卻依然要繼續,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史料告訴我們,崇禎同志應該知道自己的結局,他多次談到命數,氣數,經常對人哀嘆:大明天下,奈何亡於朕手!

然而他依然盡心盡力、全力以赴、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到長城心不死,撞了南牆不回頭,往死了幹,直到最後結局到來,依然沒有放棄,直到兵臨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沒有放棄。

一個了不起的人。

至於作者在第七本論述的袁崇煥死因,個人覺得,學術高度還是有的,再不濟,這段分析也算是一家之言,這不是廁所讀物的水平。

成功只有一個,以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

整部書,結尾這句話,我偏偏最喜歡。

我一直覺得,是這本書講明白了什麼是理想,什麼是忠誠,什麼是氣節,什麼是謀略,縱然有些地方有些不如人意,總體上來說,我覺得我讀完之後,有了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