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萬曆十五年》的英文書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1981年於耶魯大學出版,初稿由英文寫成,後翻譯成中文版。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

書中敘及的主要人物,有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御史海瑞,薊州總兵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即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張鯨、鄭貴妃、福王、俞大猷、盧鏜、劉延,也統統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不是個人原因就能夠解釋的,而是當時的制度已經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自平民,無不成為當時的犧牲品。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1、鍋不能讓皇帝背

皇帝,並不是一個好當的職業,對於明王朝中後期的皇帝而言,更是如此。沒有實權的皇帝,僅僅被當做封建統治禮儀上的代表,沒有個人的自由與發展,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王朝的吉祥物般的存在。

原文是這麼描述的:“身為天子的萬曆,在另一種意義上講,他不過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他的權利大多帶有被動性。他可以把他不喜歡的官員革職查辦,但是很難升遷提拔他所喜歡的官員,以至於沒有人足以成為他的心腹。他對大臣們的奏摺做出判斷,可以超出法律的規定,但是他沒有制定法律的力量,官僚之間發生的衝突他加以裁奪,但是他不能改造制度以避免衝突的發生,而且他裁奪的權威性也在日益微弱,因為他被臣子們視為怠惰。各邊區的軍事問題必須奏報皇帝,但是皇帝自己不能統帥兵將,在平日也難以跨出宮門,自然更談不上離開京城巡視各省,沒有選擇的自由。”

在一本功底深厚的網絡穿越歷史小說《官居一品》中,曾對此有過深刻的演繹,

“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士大夫巴不得將天子僅僅作為王朝精神上的象徵,同時也依靠這個象徵來凝聚共識。

多少年來,文官集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強迫坐在皇帝寶座上的皇帝在處理政務時或多或少的服從他們的意志。皇帝沒有辦法抵禦這種力量,因為他的權威產生於百官的跪拜之中,他實際上能控制的則即為微薄。

明中後期以皇帝為職業的人當中,正德皇帝對於此的抗爭是最為激烈的,與萬曆、隆慶等的或消極怠工或不加關心不同,正德顯然懂得“與人鬥其樂無窮”這個道理。兩次御駕親征,和不顧文官集團抗議的判決雖然沒用明確的語言,但卻用實際的行動對文官集團以禮儀道德為基礎構建的政治體系進行了否定。皇帝與文官集團的矛盾不斷激化,卻戲劇性的以正德的早死而告終,從此之後,文官集團對皇權的限制更一步加強。既無頂層的改革主導,底層的革命亦未到爆發的時機,同時外敵尚未成為心腹之患,明朝腐朽的政治體系開始加速自崩潰的進程。

2、文官集團

根據《萬曆十五年》中的描述,我認為文官集團可以分為如下三類:

2.1 復古派

如海瑞與申時行,認同道德禮儀治國的理想,並在實踐中也貫徹這一理念;但實踐告訴我們,“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光靠理念治國顯然無助於社會矛盾的解決,更可怕的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一理念往往是作為互相攻擊的武器和手段

2.2 改革派

這裡以張居正為代表進行描述:

張居正在明中後期是一個呈上啟下的人物,其主導的變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延緩了明王朝崩塌的時間,但並沒辦法改變明朝財稅制度深層次的弊病。一方面,開國之初廣泛的小自耕農經濟在中葉以後便被不可遏止的地權集中浪潮所吞噬,土地集中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流民,產生大量佃農,地主憑藉土地壟斷對佃農進行過度盤剝。另一方面,明初按地權分散狀態設計的賦役制度日益失效,官府不斷膨脹的財政需求和無法遏制的非法征斂成為民間社會的不堪承受的重負,晚明的財稅改革已經無力醫治這一深入制度骨髓的惡疾,

國家機器的敗壞已無法挽回。

而張居正身前風光與身後的人亡政息更是體現出封建體制下,將個人道德評價與政策評價捆綁的惡劣後果。

2.3 既得利益群體

這裡,既得利益群體才是真正的“沉默的大多數”。其實,他們也並沒有沉默,在所有的歷史活動中,他們的力量和動作往往是最大的,他們往往不具有深遠的謀慮,當改革派觸動他們的蛋糕時,他們會激烈的反抗,但同時他們也不真正具備揚帆遠航的本領。

3、武人之哀

明朝的文武關係,是讓人悲傷嘆息的。

武人不具備被人尊重的社會地位,同時也得不到文化教育的權利。以文御武的理念下,武將被視為頭腦簡單的莽夫。俞大猷等將領雖然提出了建立巡洋艦隊的先進軍事理念,但一是目的出於閉關鎖國的落後思想,二是在政治上不會允許出現這樣的難以控制的力量。戚繼光作為一代名將,其成功也得依賴於軍事主官譚倫的積極配合和張居正的賞識,且隨著張居正時代的終結,戚繼光也遭到牽連,處境寂寥。

一個防備自身軍事力量多於防備外敵,一個軍備鬆弛,相互掣肘的軍事體系,也無怪乎倭寇都能在“帝國”的腹地橫行霸道。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4、文化思潮

《萬曆十五年》中,以李贄為代表對明中後期的哲學思潮進行了介紹。

5、總結

明朝的政治制度設計之初便為其後來的滅亡打下了基礎,中間更是缺少持續的強力中樞主導的上層改革,呆板的文官政治體系難以應對複雜的經濟形勢和國情發展,一個形而上不知變通的帝國,必然會歷史洪流中慢慢分崩離析。

後記

可能是《萬曆十五年》問世的時間過久了,其思想已經在各類明史讀物中有所體現,本次閱讀並沒有給我帶來特別多的新鮮體驗,同時感覺作者的邏輯線稍微不夠明確,萬曆十五年前後的人事物旨在體現明王朝分崩離析的原因,但總感覺還差了一點點深入分析。文中過於注重朝堂之上的分析,而對於當時的社會生活、經濟發展缺少描述,雖然從上層設計上解釋了明王朝中後期分崩離析的現象,但對其根源卻缺少挖掘。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