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寶典:“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中醫寶典:“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中藥名】紫蘇葉 zisuye

別名】蘇葉、紫菜、蘇。

英文名】Perillae Folium

藥用部位】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乾燥葉(或帶嫩枝)。

中醫寶典:“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產地分佈】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採收加工】夏季枝葉茂盛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藥材性狀】葉多皺縮捲曲,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圓形,長6~14釐米,寬3~11釐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均為暗綠色,被疏柔毛;葉柄長2.5~8釐米,密被白色毛茸。質脆,氣清香,味微辛。

中醫寶典:“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肺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解表散寒,行氣和胃。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溫解表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5~10克。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摻或煎湯洗。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中醫寶典:“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藥理研究】具有鎮靜及較弱的解熱作用;可使興奮性膜產生抑制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對呼吸系統,可產生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對血液系統,具有 止血和抗凝血雙重作用;升高血糖;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誘變能力;抗微生物,具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對腺苷酸環化酶有輕度抑制作用,有很強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有顯著抗氧化作用;尚有抗炎作用。

中醫寶典:“紫蘇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化學成分】本品含紫蘇醛、紫蘇酮,白蘇酮、薄荷醇、高山黃芩苷、新西蘭牡荊苷Ⅱ、鷺櫻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陰虛、氣虛及溫病者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傷風發熱:紫蘇葉、防風、川芎各4.5克,陳皮3克,甘草1.8克。加生薑二片煎服。(《不知醫必要》蘇葉湯)

②治傷寒不止:紫蘇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飲。(《肘後方》)

③治乳癰腫痛:紫蘇煎湯頻服,並搗封之。(《海上名方》)

④治惡瘡,疥癬:以大蘇葉研細,外敷。(《普濟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