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怎樣和老師打交道?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老師會因為家長的處事方式影響對學生的態度嗎?”翻遍答案,除了“會”就是“肯定會”“非常會”。

但是,很多時候孩子在學校被放棄不是因為孩子,而恰恰是家長的做事方式所導致。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決定不了孩子會碰到什麼樣的老師,但是,可以儘自己的努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怎樣和老師打交道?

我的一位朋友自從兒子上小學後,聚會時她說的最多的總是諸如學校的功課太多,孩子寫作業時間太長,老師的懲罰手段太過嚴厲等的不滿和牢騷,尤其對孩子的數學老師微詞頗多。

我們提醒她有問題要積極地去找老師溝通,而不是消極的抱怨,否則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

而孩子又無法改變和擺脫那樣的環境,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一學期下來,果不其然,孩子的成績很不理想,尤其是數學成績是所有科目中最差的。

跟孩子聊起來,孩子也說,我不喜歡數學老師,我不喜歡上數學課。

的確,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一個學生喜歡這門課的老師,就會喜歡這門課;尊敬老師,在課堂上就會認真聽講,課堂效率才能高,知識才能掌握的牢。

如果孩子不喜歡老師,通常就連帶著討厭那門學科,不會在這個老師任教的課上很好的參與,這門課的學習效率肯定會比較低,吃虧的只能是孩子。

家長的職責不是為孩子製造問題,而是要幫孩子解決問題。

要引導孩子去喜歡老師,哪怕做不到喜歡,也要會尊重老師,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有個故事。

一位初中生物老師,在一堂植物課上,遇到某位學生拿來一種自己不知道名字的植物,便讓班上的一名同學拿回家請植物學博士爸爸幫忙鑑定一下。

爸爸知道事情經過後,告訴孩子:“哪裡是老師不認識,分明是老師在考驗爸爸,明天到了學校,老師一定會告訴你這種植物叫什麼名字。”

第二天,老師果然告訴孩子這種植物叫什麼了。

其實,昨天晚上,孩子爸爸已經和老師進行了電話溝通,告訴老師植物的名字,並讓老師親口告訴孩子。

這位爸爸很聰明,他不但保護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尊嚴,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更有利於孩子今後的學習。

試想,這位爸爸如果看到植物後直接告訴孩子這種植物叫什麼,甚至再把老師貶低一頓,效果又會如何呢?

孩子當然認為當博士的爸爸就是厲害,老師太笨了,連個小草都不認識,他自然就會看不起老師,老師的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點師成金--專注提升教師專業技能,這裡彙集眾多教學、教研、師訓大咖,提供接地氣的經驗分享和系統性的課程實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