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年加大三農扶持,很多人卻反映申報農業資金項目難?

為什麼年年加大三農扶持,很多人卻反映申報農業資金項目難?

“三農”一直是中央重點關注並重點扶持的重點領域。從2004年以來,中央已連續15年出臺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

從中央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項目資金除了持續穩步增量之外,還不斷優化項目設計,整合資金扶持,加強產業引導。

但桂農通在基層走訪調研時,還是有很多農業企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反映,惠農強農政策年年都說,總感覺是雷聲大、雨點小,總是落不到自己頭上。

很多農業生產經營業主反映,每年的農業項目申請,自己根本就不懂有沒有申報、什麼時候申報、什麼條件才能申報?經常是“馬後炮”才聽說項目已經落實給誰誰誰了。

為什麼年年加大三農扶持,很多人卻反映申報農業資金項目難?

一邊是政府財政不斷加大投入放錢,一邊是農民業主叫嚷拿不到項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差呢?桂農通認為,主要有三大方面原因:

第一,農業項目多用於扶持典型示範為主,而非符合條件就得到資金扶持的普惠制。

當前的惠農資金項目,統分為普惠制、示範性兩大類。從中央到各地,財政的農業扶持資金儘管每年都在不斷增張,但是支農項目資金仍然是杯水車薪,僧多粥少,沒有辦法全部都實現普惠制。

除了種田綜合直補等幾個項目按田地畝數統一通發到農民手中的惠農卡(存摺)外,其他資金項目大多是示範性項目。

為什麼年年加大三農扶持,很多人卻反映申報農業資金項目難?

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符合條件的種養大戶和企業業主都能享受到項目資金扶持。只有在符合條件的基礎上,經過層層申報推薦,組織評審,最後根據資金量選出部分對象進行扶持。示範性項目的目的就是打造典型,示範引導帶動面上的產業發展。

因此,每年得到項目資金扶持的人仍然只是少數,更多符合條件的人仍然得不到項目支持,只能望“錢”興嘆。

第二,農業項目資金監管越來越嚴格規範,地方部門要負監管的關聯責任,個別地方對爭取上級項目不積極。

隨著財政資金監管制度的不斷出臺完善,反腐倡廉體系越來越健全,農業項目資金的使用及管理也越來越規範。

為什麼年年加大三農扶持,很多人卻反映申報農業資金項目難?

各地相關部門在組織本地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申報上級財政支農項目,都必須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

如果出現挪用、貪汙、違規使用項目資金,除了實施主體有責任,地方部門相關責任人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在這種嚴管的壓力下,有些地方部門就產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既不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也不積極組織本地業主申報,採取息事寧人、明哲保身的辦法應對。

第三,各級農業項目的申報時間一般都很緊短,而且資金有限、手續繁雜難以競爭。

每年的農業項目申報,往往從收通知到申報截止時間,僅有不到一個星期時間,甚至要求兩三天內完成。

市縣相關部門往往來不及公示公佈,匆匆忙忙指定幾家比較熟悉的業主,勉強完成了申報程序。這樣的申報,無法體現公平公開公正,得不到項目支持的農民群眾或企業業主意見紛紛,甚至到處告狀。這也是地方部門最感到無奈的地方。

為什麼年年加大三農扶持,很多人卻反映申報農業資金項目難?

有的時候,項目資金下發到各地後,也會出現限時使用趕進度的問題,要求幾天時間要花完幾十萬幾百萬的項目錢,根本不切合農業生產的實際。一些實施項目的企業或農民只能造假應付檢查驗收。

讓農業成為有前途的產業,是國人的共同願望與心聲。如何破解農業資金項目申報難問題,你有什麼好辦法?歡迎到評論區分享你的好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