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年末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鬆“三農”工作;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八大以來,“三農”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糧食產量喜獲“十二連增”,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各項惠農政策不斷增加,農村環境向好,農民群眾生活有了奔頭。
“三農”問題,始終縈繞習近平總書記的心頭。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陝北農村插隊七年,之後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或分管或領導過農業工作。擔任總書記之後,他踏上田埂,走進大棚,去加工廠鼓勵企業,到村民家體察冷暖……
除了在重要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還在各地調研考察中,就“三農”問題發表過一系列重要講話。這些講話,無不彰顯著總書記的“三農”情懷。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圖為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農業園草莓大棚,實地察看草莓生長情況。 圖/新華社
糧安天下
“2015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2428.7億斤,比上年增長2.4%。”國家統計局公佈的這組數據還透露出一個訊息:我國糧食產量喜獲“十二連增”。
糧穩天下安,糧食安全事關物價穩定、市場穩定、社會和諧穩定。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2013年11月28日,他在山東省農科院的座談會上表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關於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
糧食“十二連增”背後,離不開中央對“三農”的持續重視。
不過,近年來國內農業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價格下降,已不同程度低於我國國內同類產品價格。這相當於“天花板”往下壓,“地板”往上升,中間的空間越來越小。
“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談及農業的出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矛盾和問題是科技創新的導向。要適時調整農業技術進步路線,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利用科技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這無疑是未來的方向。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世業鎮先鋒村農業園調查瞭解現代農業發展情況時說,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調研時,再次強調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民增收,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政策好,鄉親們笑
“家裡種什麼?”“土地經營情況怎麼樣?”“農家樂搞得怎麼樣?”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民王治強經營的農家樂,房前屋後瞭解得十分仔細。這是總書記在貴州省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考察的一個場景。
過去的花茂村曾是貧困村,近年來村裡發展山地現代高效農業、推動農旅一體化,村民生活有了顯著變化。在這裡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特別談道,“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如果鄉親們笑,這就是好政策,要堅持;如果有人哭,說明政策還要完善和調整。”
出於對“三農”的重視,中央頒佈了很多惠農的好政策。以2014年為例,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四補貼”資金達到1681億元,比2010年增加了455億元。
好政策給農民帶來了收入增長。農業部部長韓長賦透露,“2014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892元,比2010年增加近4000元。‘十二五’以來年均增長10.1%,目前增幅已連續5年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高於GDP增速,連續11年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有望突破萬元大關。”
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調研考察時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必須始終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不鬆勁,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勢頭。
除了全局性的政策方向,總書記對“三農”的重視和關心還體現在一些事關百姓民生的小事上。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江蘇鎮江永茂圩自然村村民交流時舉例說,廁改是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標誌性,可以說小廁所、大民生。
記得住鄉愁
位於洱海邊的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是一個典型的白族傳統村落,已有1000多年曆史。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來到這裡考察、調研。
總書記步行穿過村中街巷,同當地幹部邊走邊聊,除了向他們瞭解村民增收外,還特別談及古村落保護情況。總書記強調,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關於農村的未來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戰略層面的思考。他說,即使將來城鎮化達到70%,30%的人還在農村生活。要通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讓農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讓農村成為美好家園,離不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利用現階段國內外市場糧食供給寬裕的時機,在部分地區實行耕地輪作休耕,既有利於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又有利於平衡糧食供求矛盾、穩定農民收入、減輕財政壓力。
早在2013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指出,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
同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進行城鄉一體化試點的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考察時說,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美麗鄉村,是要給鄉親們造福,不要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說“塗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層白灰,一白遮百醜。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一定要抓緊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統籌城鄉關係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別是要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給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要推動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特別是要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要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逐步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進得來、住得下、融得進、能就業、可創業,維護好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
改革深化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要加強農民培訓。習近平總書記談道,建設現代農業,要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教育和培訓體系,著力全面提升農業經營主體的素質。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改革發展工作時指出,要穩步推進農村改革,創造條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城鎮化不是土地城鎮化,而是人口城鎮化,不要拔苗助長,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於求成,而要積極穩妥。習近平總書記還特意強調,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好好研究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者之間的關係,土地流轉要尊重農民意願、保障基本農田和糧食安全,要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
在此後的連續兩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都談到“三農”問題。
2014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代表團談到農村改革。“要一如既往把‘三農’工作抓好,‘三農’向好,全局主動。農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三農’工作,關鍵在於向改革要活力。”他說。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中國現階段不是要不要農業的問題,而是在新形勢下怎樣迎難克艱、繼續抓好的問題。
談及農業的發展地位,習近平總書記說,“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不能拖後腿。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戰略清醒,東三省處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前方方隊裡,必須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遵循規律、科學發展。”
關於農業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地進行思考和總結。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說,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夯實農業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要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促進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民生週刊》記者:鄭智維)
閱讀更多 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