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窮地方,農活也越重。春天播種;夏天收麥;秋天玉米、高粱、穀子都熟了,更忙;冬天打壩、修梯田,總不得閒。”
——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古往今來,無數的文字向我們描繪了文人眼中的農村印象,事實上那也代表了我們一直以來對於農村的傳統的刻板印象。那麼,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農村發展是否有了新趨勢?
5月24日,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與鄉村振興戰略理論研討會在浙江省餘姚市召開。餘姚通過盤活農村廢棄建設用地、閒置農舍、零星分散建設用地等資源,用於興辦農家樂、民宿等特色建築,根據山地的自然空間特點點狀佈局、垂直開發,豐富視覺景觀元素,成了典型的“坡地村鎮”建設模式。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一直重視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問題,把發展農業、富裕農民、繁榮農村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完善強農富農惠農政策。“三農”發展迎來一個又一個黃金期,離不開“免補改建立”各項政策的陸續出臺,更離不開各地因地適宜積極探索,而今,“三農”發展已然呈現新趨勢。
農村化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
農村發展最大的變化就是化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
“秋山的色彩也不再那麼單調:半崖上小灌木的葉子紅了,杜梨樹的葉子黃了,酸棗棵子綴滿了珊瑚珠似的小酸棗……尤其是山坡上綻開了一叢叢野花,淡藍色的,一叢挨著一叢,霧濛濛的。”慶幸的是,即便是文人筆下貧困落後的農村也始終是有城市所領略不到的風景的,將農村風景景區化無疑為農村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用景觀的概念建設新農村,將鄉村裝點成旅遊度假腹地,吸引外地遊客並延伸與之相關產業鏈。
值得注意的是,把農村的景觀、生產生活資料轉換成具有觀光、體驗、休閒價值的旅遊產品時要在一定區域內形成差異化發展,因地制宜,既避免了東施效顰的失誤又降低了審美疲勞的可能性,形成獨特的資源優勢。而與之相對應的一大賣點則是遊客的互動體驗性,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產品優勢的過程中要讓遊客融入整個情境中,具有參與感是獲得滿足感的重要重要條件。
農業一產變多產
從神農植五穀的傳說到最早的刀耕火種,再到歷朝歷代都將“民以食為天”奉為圭臬和社會穩定要素,農業一直在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隨著現代科技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助推下,我國現代化農業不斷轉型升級,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農業的機械化發展,在解放勞動力的前提下提高了生產效率,農機行業迎來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大變革。同時,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鄉村旅遊的核心結構,在發展傳統農業的同時帶動了觀賞經濟作物種植、蔬菜瓜果及家禽家畜消費、餐飲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費的全面發展,還將第三產業引入農村。
農業發展的另一大趨勢就是農業產品的生態化、健康化。從提出可持續發展到居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伴隨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從僅僅要求滿足溫飽到追求綠色生態健康食品,農業產品發展也愈加重視生態健康發展。
農民專業化要求提高
“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農民幾乎是我國存在最久遠的職業之一了。現代農業不斷髮展,相對於傳統農民,“農民”逐漸成為了一種自由選擇的職業,而不再是一種被賦予的身份,這就是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並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他們不僅需要專業技能,更是要懂經營、善管理,對專業化要求進一步提高。
而隨著農村旅遊的發展壯大,尤其是在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以及精品農業的地區,農民逐漸轉向以旅遊為主業、種植為副業,務農逐漸轉變為農商並舉,農戶由專一職業轉化為多重職業身份。
我們應當樹立一個意識:農民不是身份,只是職業。
知識鏈接:“免補改建立”
“免”:免除已持續2600年之久的專對農民徵收的農業稅;
“補”:實行對農業生產進行直接補貼的政策;
“改”: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農村金融體制等等;
“建”: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到農村;
“立”: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覆蓋,朝著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方向建立一系列新制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閱讀更多 中國農機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