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之「三農」巨變

王亞健

40年前,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率先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至此拉開改革開放的大幕。40年後,作為改革的發源地,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延續兩千多年的農業稅宣告終結,7億人口實現脫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數億農民在城鎮化進程中迎來“新生”,鄉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穩步提升。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卓越成績向世界詮釋了中國精神,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

所有制結構的變革,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代人民公社體制,標誌著突破單一公有制、探索公有制新的實現形式取得重大勝利。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模式,一方面堅持了土地的公有制,另一方面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使農民通過承包掌握了充分的自主權,實現了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直接的結合,從而可以自負盈虧、自行安排生產、適當分工、發展家庭副業和多種經營,大大提高了勞動積極性和勞動生產率。實踐證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農村生產力水平的有效形式。40年來,農村商品經濟不斷髮展,農民家庭財產積累逐漸增多,擴大再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經營領域不斷拓寬,個體工商業、合夥經營和股份合作經營等多種經營形式相繼出現,並已成為農村經濟全面與市場經濟接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都是廣大農村幹部、群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農村公有制經濟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的大膽探索。改革開放的40年裡,我國農村造就了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給市場經濟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

生產方式的變革,拓展了增收致富的渠道。農業家庭承包經營制的實行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實現了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40年來,我國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截止到2016年底,全國農機總動力已是1978年的8.3倍,農業機械化得到長足發展;科技貢獻率達到55%,現代農業持續穩步推進。40年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推進。農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在鄉村,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等旅遊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農業的多功能性日益凸顯;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等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迅猛發展,有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40年來,農業生產力佈局不斷優化。立足於資源稟賦的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強化了資源合理利用,提升了優勢區域的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和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效益的提升,對促進區域內農民增收的作用日益顯現。新的歷史起點上,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已成為增收致富的必經之路。

城鄉經濟關係的變革,加快了鄉村振興的歷史進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農民從對人民公社組織的人身依附關係中徹底解放出來,使農民獲得支配自身勞動的自由,為農民參與市場經濟創造了條件,同時使得農民在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流動並撼動不平等的城鄉關係成為可能。40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出了封閉的村落,投身到城市化建設的進程中,人口和生產要素的流動有效打破了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40年來,黨中央從1984年的一號文件規定“允許務工、經商、辦服裝業的農民自帶口糧在城鎮落戶”,到十六大強調“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繼而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將城鄉關係的認識不斷推向新高度。40年來,城鄉發展不斷實現歷史性突破:2011年,我國的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我們千百年來形成的“農民帝國”徹底被扭轉;2015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非農收入首次超過家庭經營收入,收入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隨著人員要素的流動和小城鎮的崛起,鄉村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歷史性轉變——由被動接受城市反哺,進而要和城市形成一種雙向互促的有機關係,鄉村振興指日可待。

思想觀念的變革,凝聚了推動改革的強大合力。在改革開放前,農業生產極其落後,農村群眾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群眾思想保守,人們精神不振。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農村經濟活躍,人民群眾生活富足,社會意識形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40年的發展,讓人們意識到閉關自守只能是越來越窮,只有敞開思想的大門,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才能為產業興旺提供條件,推動本地區經濟社會向前發展;40年的發展,改變了農村群眾的衣食住行的習慣,從排斥新生事物到成為時代的推動者。40年的發展,讓農民從滿足於現狀的井底之蛙到視野寬闊、渴望學習,從讀書無用到注重下一代的培養。40年的發展,為中國農村群眾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更加堅定了農民跟著黨走的決心,各項惠民利農政策的落地生根,讓廣大農村居民幸福感穩步提升,凝聚成為繼續推動農村鉅變的強大合力。

(作者系中共蘭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