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合作初心 堅定服務「三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是對“三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只有“懂農業”才能對農業發展有使命感,把握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做現代農業的推動者;只有“愛農村”才能有深厚的農村情懷,能夠紮根基層,做振興鄉村的實踐者;只有“愛農民”才能心繫民心,為農民謀福祉,做農民增收助力者。因此,打造“三農”工作隊伍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所在。供銷合作社成立60多年來,弘揚和傳承“扁擔精神”、“揹簍精神”,不忘合作初心,堅定服務 “三農”, 攜手農民合作發展為己任,始終致力於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 三農” 工作隊伍。

我國合作組織思想由來已久。1943年1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招待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的大會上,毛澤東發表了題為《組織起來》的講話。他說,“在農民群眾方面,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於永遠的窮苦。克服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地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延安時期的農民合作組織思想從實際出發,堅持“群眾自願參加”的原則,合作組織形式多樣化。在革命戰爭年代,這一農民合作組織思想的貫徹,對於農民發展生產,救濟災荒,幫扶貧困農民,解決軍烈屬的實際困難,支援革命戰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從延安合作組織思想到習近平新時代合作組織思想一脈相承。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就解決三農問題多次發表重要講話,體現新時代合作組織思想。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調研時指出,要加強農村流通網絡建設,為群眾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2013年12月23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千家萬戶的小規模農業生產,光靠看是看不準的,要把農民組織起來,通過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的經營組織形式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再加上政策引導,把一家一戶的生產納入標準化軌道。”在講到“誰來種地”的問題時,他強調“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生力軍,要積極創新組織體系和和服務機制,在建設現代農業中發揮作用”。2015年中央11號文件要求“供銷合作社把為農服務成效作為衡量工作的首要標準,做到為農、務農、姓農”。2014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全國總社成立60週年之際作出重要批示:供銷合作社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60年來,供銷合作社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促進農業農村發展、保障商品供給、服務城鄉群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繼續辦好供銷合作社,發揮其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和支持供銷合作社發展,供銷合作社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適應城鄉發展一體化需要、適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需要的組織體系和服務機制,努力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譜寫發展農業、富裕農民、繁榮城鄉的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上指出,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促進農業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合作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手挽手服務農民不夠。表現在農業集約化經營、農業社會化服務、對農業的保護力度、對新一代農民的培養等方面均顯不夠,直接影響到農業的發展。“今後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已成為“三農” 無法迴避的問題。我國有眾多服務“三農”的機構,其中不少機構存在明顯的不足,或過於專業化,工作範圍過窄;或寬泛“松”“軟”,很難深入農村,往往囿於完成“任務”,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員不足、視野不寬、年齡老化、本領恐慌等問題。為此建議:

1、研究新情況,應對新問題,迎接農業的新挑戰。我國農業和農村正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農業正處於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關鍵時期。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需要加大農村公共財政投入。依託供銷合作社長期以來在農村建設和保存下來的網絡體系,是目前農村公共財政投入最為可靠的途徑之一。供銷合作社是政府認可、農民承認的為“三農”服務的“國家隊”,自全面深入開展綜合改革以來,供銷惠農綜合服務體系日趨成熟和完善。這一體系涵蓋了農村黨建政務、醫療保健、金融服務、生活繳費、商品流通、農資種子、農業科技、土地流轉、合作經營等基本農村公共服務範疇,為承接國家對農村的公共財政投入打造了平臺,應把新型供銷合作體系鍛造成“為農、務農、姓農” 的中堅力量和生力軍。

2、深化改革,革除弊端,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村合作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實現形式,也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加快推進產業全面轉型升級,達到產品質量高、產業效益高、生產效率高、經營者素質高、農民收入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六高”目標,需要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示範引領作用。通過合作制等方式建立起與小農戶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分享農業產業鏈增值收益,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因地制宜實施差別化發展,大宗農產品在上規模、降成本上下功夫;特色農產品在增品種、提品質、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上出效益,通過有序組織化,實現由農業貿易大國向農業貿易強國的轉變。

3、初心不改,牢記使命,做服務“三農”的中堅力量和生力軍。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齊心協力共同參與。供銷合作社在土壤中紮根,在合作中強身,在“肩膀” 上圓夢,始終牢記黨和國家囑託,不忘為“三農”服務初心,紮根農村,攜手農民,是名副其實的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供銷合作社應主動與農業、發改、財政、衛生、質監、食藥、科技、教育等“同盟軍”一道勠力同心,合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並不斷擴大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朋友圈”,積極引導媒體、專家、公眾、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參與,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匯聚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合力。通過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成為一支更為突出的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