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五年沒有年薪20W+,應該焦慮嗎?看看真正富有的人怎麼說

畢業五年沒有年薪20W+,應該焦慮嗎?看看真正富有的人怎麼說

01.

昨晚,一個朋友A在我們三五人的好友群裡問了一個問題:你們現在年薪有20W+了嗎?身邊的人20W+的很多嗎?

朋友B回答,我有,然後兩人就聊了起來。過程中A對B表示很羨慕,同時也好有危機感。

朋友C說,我就沒有。之後並沒有加入討論。

原來朋友A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有朋友要跳槽,聊到年薪20W+的工作看不上,從阿里跳滴滴,剛畢業兩年。而我們已經畢業五年有餘。

我默默看完群聊,不敢說話了。感覺受到了一萬點暴擊。有對比,就有傷害,副作用很明顯:心裡失衡、鬱悶、焦慮。不過很快我就釋然了,內心恢復了平靜。

換作剛畢業一兩年的時候,我可能一晚上、甚至好幾天,好幾周都被這件事影響,一心想著怎麼趕上或超越別人,把自己搞的很焦慮。

與其說,現在的我學會了更加坦然地接受現實;不如說隨著閱歷的增加,更能看清生活的本質,讓自己活得不那麼扭曲和痛苦,但也不放棄任何一次努力。

畢業五年沒有年薪20W+,應該焦慮嗎?看看真正富有的人怎麼說

02.

如果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為何而焦慮”,哪怕每天都很拼命也解決不了焦慮,反而會不斷餵養我們的焦慮感。你從哪裡感受到焦慮,就回到哪裡解決問題。

我們為什麼會焦慮?因為覺得不富有,或者我們發現自己沒有別人富有。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陳春花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過:

你富有嗎?是的,我們是富有的。因為如果你用適合的標準來生活,你就會富有。

何為“用適合的標準來生活”?簡單說,就是不要把別人的標準當成自己的標準。你不能今天看誰過掙了20W,你也要求自己掙那麼多;明天看誰的生活讓人羨慕,你也要活成那樣。

如果你去看那些真正富有的人,你會發現,並不是他擁有了什麼,而是他很清楚的知道他擁有的,並且他珍惜他擁有的東西。

我們感到不富有,很多時候不是你擁有的東西不夠,而是我們沒有去珍惜擁有的東西,當你能夠珍惜它的時候,你就一定是富有的。

不要只盯著你想要什麼,更要看你有什麼,把你有的經營好,使用好,就很有可能換來你想要的。

畢業五年沒有年薪20W+,應該焦慮嗎?看看真正富有的人怎麼說

03.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我們所有的對比和隨之而來的焦慮,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都想獲得幸福。

你幸福嗎?是的,我們一定會幸福。看你怎麼定義幸福。我想沒有人會反對,幸福不等於物質和金錢。

我很喜歡陳春花教授關於幸福的定義。

什麼叫做幸福?幸福實際上是你自己的目標在你力所能及可以實現的地方。我們很多時候的不幸是在於我們定了一個超過我們力所能及的目標。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個目標跟我們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生活當中,我們其實有多種多樣的目標,並不僅僅是不可達成的那個部分,但我們往往只盯著這個部分看。

幸福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你的目標在你力所能及可以達到的地方。生活中80%的痛苦和不幸,來自於我們追求的目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也就是能力和慾望不匹配。

所謂“力所能及可以達到”,絕不是叫你“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是墊墊腳、跳一跳就夠得著,既跳出舒適區,也不至於跨入焦慮區。

畢業五年沒有年薪20W+,應該焦慮嗎?看看真正富有的人怎麼說

04.

寫到這裡,我們談論了關於人生的兩個終極問題:你富有嗎?你幸福嗎?

面對誘惑、慾望、攀比,能解決我們焦慮的,是你對這兩個終極問題的回答。你怎麼理解富有,你怎麼理解幸福。陳春花教授說:

如果你把這兩樣東西很清晰的能夠明確下來的時候,我倒是認為你的人生,或者你個人所有的東西其實都是可以很簡單的,很確定的,甚至你也可以很穩定。

在討論人生重要問題的時候,答案實際上是很明確的,一個就是適合,一個就是力所能及。

畢業五年沒有年薪20W+,應該焦慮嗎?看看真正富有的人怎麼說

我們沒辦法判斷未來,但是,我們可以判斷一件事情,就是珍惜你每一次擁有的東西,完成你所力所能及的事。你如果能夠不斷的累積這兩件事情,你的生活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當我理解了這兩樣很確定的東西,我不再花時間焦慮,我提醒自己當下的富有和幸福。希望這一年,我們都能過得越發富有,獲得更多幸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