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宮的槍聲:張學良“捉蔣”二三事!

​來稿/素白

1936年12月12日發生的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又一個轉折點。張學良和楊虎城於12日晨聯合發動事變,抓捕扣押包括蔣介石、朱紹良、陳誠、衛立煌在內的一大批南京國民政府的軍政要員。然而在事發當時,由於張楊的突擊行動,很多人在睡夢中就被張學良的衛隊包圍,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蔣介石卻逃了出去。

華清宮的槍聲:張學良“捉蔣”二三事!

蔣介石於12月4日前來西安督促西北剿共事宜,這使得之前決心與紅軍聯合進行抗日並且在軍事行動中暗通關節的張學良如坐針氈,尤其是蔣介石几次單獨找見東北軍以及楊虎城十七路軍的軍事將領,更使得兩人頗為緊張。

同時,華北的形勢越來越緊張,隨著日本的入侵東北軍內部的抗日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是少壯派軍官,對於蔣介石以及張學良的政策十分不滿。張學良此時也是多次苦勸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最次也要把東北軍調到抗日前線。張學良為此不惜哭諫。

華清宮的槍聲:張學良“捉蔣”二三事!

為紀念“一二·九”運動一週年當天西安爆發學生的遊行示威,並且與軍警發生了衝突,有學生受傷。張學良趕到事發現場,看到群情激憤,自己也難以忍受心中的憤懣,並且明確表示:“他絕不做走狗或漢奸,誓死收復東北”,承諾會給學生們一個說法。並且在當日晚上趕赴臨潼蔣介石處表達自己的心跡。但是蔣的表現更激動,將張學良大罵一通,並且說對這些魯莽學生應該用機關槍掃射!這使得張的情緒波動異常。

至此,張學良基本下定決心進行“捉蔣”從10日晚到11日凌晨張學良與楊虎城著手進行“起事”。根據此時張學良身邊幾位年輕的軍官(深得張學良信任,並且參與了事變的整個過程),例如當時任張學良衛隊營長的孫銘九回憶稱:“11日上午張學良告訴他說,與楊虎城商妥次日行動”。

華清宮的槍聲:張學良“捉蔣”二三事!

儘管非常的不安,但是張學良還是硬著頭皮去赴宴,在宴會過程中,張緊張不安的狀態連蔣介石都有所察覺。並且在當日的日記中記道:“漢卿今日形色匆遽,精神恍惚,餘甚以為異”。儘管蔣介石察覺到張的心虛之處,但是並沒有懷疑張學良有不軌之心。

華清宮的槍聲:張學良“捉蔣”二三事!

12日晨,當所有人還在因冬日的嚴寒留戀床鋪的溫暖之時,東北軍開始了這一改變中國命運的行動。(儘管大多數士兵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動將會對整個局勢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在張魁堂的《張學良傳》中有關於行動過程的詳細描述:

“凌晨三時左右,東北軍外線部隊在灞橋以東和驪山附近進入陣地,包圍了華清池。四時許,內線部隊衛隊第一營一連迅速解除了住在華清池外院禹王廟一排憲兵的武裝,繼之與白鳳翔、劉桂五和衛隊第二營線頭部隊一同衝入二道門,與守衛內院的蔣介石的衛隊約30多人展開槍戰。戰鬥很快結束,但是蔣介石已經越牆逃出半公里的路程,經過一段時間的搜索,才將蔣從驪山半山腰的一塊大石頭後面找到帶回西安。整個事變5時以前順利結束。”

華清宮的槍聲:張學良“捉蔣”二三事!

然而,目前學術界對於這一說法爭議頗多,因為這些觀點的支撐材料都是一些時隔幾十年的回憶,有一些甚至都不是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因此自然沒有很強的說服力。根據對現存的檔案資料以及蔣介石的《西安半月記》的整理,加之事後對蔣介石貼身侍衛提交的報告分析,當時事變的情況大致如下:

十二日凌晨六時許,華清池蔣介石的行轅外有汽車聲,緊接著便有槍響。值班的侍衛官竺培基命內側的侍衛蔣堯祥去偵察,,竺培基則安排蔣介石準備逃跑。蔣堯祥出到貴妃池遇到張學良的警衛部隊正在開槍,一些值班的衛士已經中彈倒下,蔣堯祥大呼兵變,同時被擊倒。此時蔣介石衛隊的人員憑藉樓閣抵抗,竺培基和副官蔣孝鎮扶掖蔣介石從住處的後窗翻出,然後越牆而出。此時天色尚未亮透,三人在牆外不遠處遇到蔣介石的憲兵連鄒璧等人,然後在昏暗中登涉驪山。由於山路荊棘叢生,行動緩慢,不時追兵便追趕而至,周圍埋伏的外圍部隊也圍攏過來,蔣介石身邊的幾名侍衛都中彈倒地。蔣介石至此肯定不是個別軍官的起事,而是張學良有計劃地兵變,他便不再逃,反而轉身走向行轅,結果不慎跌入一巖穴。在九時左右部隊已集中,在蔣介石的呼喊聲中發現蔣的身影。然後在張學良警衛營長孫銘九和一旅長護送下登車下山。

華清宮的槍聲:張學良“捉蔣”二三事!

至此,整個行動完全結束,大功告成。蔣介石、陳誠、朱紹良、蔣鼎文等南京政府高級軍官被扣押以外,僅蔣孝先、邵元衝以及憲兵一個團長陣亡外,其餘蔣的衛士20多人死亡,其他的警察,中央軍全部繳械,西安城內沒有其他大的衝突。

20世紀一場左右中國命運的重大事件便拉開了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