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中成長出的將軍——張學良

奉系軍閥,在東北這個日本勢力最為深厚的地方,同時也是工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奉系成長的很快,在北洋政府後期,甚至成為左右時局的一個重要勢力,尤其是他在戰勝曹吳為首的直系北洋軍閥後。有很多人把奉系也歸納為北洋軍閥,但我覺得,從出身(張作霖是馬賊出身而後又屬於舊軍)到其利益(代表東北各方面勢力的利益,尤其是代表日本的利益)。他都是獨立與北洋軍閥的。當然,最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奉系是日本人扶植起來的,最後也毀在日本人手裡,1928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1931年日本發動918事變,基本剷除了東北軍的勢力。根本原因就在於,奉系背叛了自己集團的利益。因此被其最大利益頭子日本人幹掉。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張作霖被炸死後一星期,張學良以"東北易幟"的果斷行動,宣佈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同年7月1日,張學良向國民政府發出《絕不妨礙統一電》,促使中國從形式上走向統一。後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海空軍副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就此開始了

少帥的東北軍時代。

張學良,中國近世史上的風雲人物。如果沒有他和他所做的事的話,中國的歷史肯定要改寫。就事實而言,對張學良的評價確實有很多人是讚揚和崇敬的,但不乏有很多人持有反面態度。很多對張學良評價消極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富家公子、紈絝子弟,做人風流等。他所執行的蔣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東三省淪陷,更是這些人對他進行批判的最有利把柄,可以說這是張學良人生的一個最大汙點,足以使後人對他產生這種消極的評價並且是那麼的理直氣壯。但是,我認為,對張學良的消極評價雖然有一定的依據,是不可抹去的歷史事實。但只對張學良進行這些負面的評價,恐怕是對他的不公正評價,不客觀評價。張學良為什麼一直以來都被人稱作"少帥"?"少帥"一詞恐怕不是一個貶義詞吧,這從另一個方面可以看出張學良在人們心目中還是一個響噹噹的大人物。在我看來,少帥不僅是英雄,而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張學良雖然在戰爭年代隸屬於國民黨軍隊,是國民黨軍的司令。比如:1928年6月,張學良任東北三省保安司令;同年12月,毅然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執行蔣介石不抵抗命令,受到全國輿論譴責;12月任國民黨北平綏靖主任;1935年10月,任西北"剿總"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務。但是他所做的另一些事情對於祖國的統一,維護國家主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說最為著名的"西安事變",這便是他最為有利的正面評價證據。在當時,面對全國人民要求抗日的呼聲日益高漲,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影響下,少帥曾多次勸諫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但都遭到拒絕。

民國軍閥中成長出的將軍——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他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事變發生以後,中國共產黨堅決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事變,並派周恩來等為代表到西安幫助張、楊正確解決事變。西安事變使得和平統一戰線形成,國共共同抗日的局面形成。不僅從危機中解救了中國共產黨同時也拯救了中國革命,讓中國從內戰走向了聯合抗日並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國人民內部的團結,為中國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事變發生後,少帥卻被蔣介石判刑,囚禁;受到蔣介石的監視長達50年之久。可以說,少帥為了祖國的統一和國家主權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做出了難得的犧牲。所以,在我們今天看來,無論張學良是服從於國民黨也好,服從於共產黨也好,他始終是堅守著自己的愛國熱情。比如,在學生時代,他參加過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二十一條"運動;從參加內戰之時起,他就開始了反對當軍閥,反對軍閥割據和混戰,反對軍閥擾民害民,力主和平統一與和平建設,力主對外征戰的思想與主張,致力於祖國的和平統一工作;武裝調停中原大戰,基本上制止了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的混戰,為中國"再造統一";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有所醒悟,堅信惟有聯共抗日才是出路„„這些都說明了張學良的愛國情懷他真正是一個愛國將領,不論是從中國共產黨還是國民黨方面都是不能夠抹掉他愛國行動的歷史證據的,我們也應該給他一個更加公平合理的評價,不可以因一時錯誤而抹殺掉所有的功績。

張學良晚年僑居美國,從未回國。對於張學良從來沒有回過大陸這個問題,答案有的歸咎於身體原因,有他晚年歸信基督教的信仰原因,也有歸咎兩岸的政治原因。對於兩岸政治因素一項,有人認為張學良不想表態偏向兩岸中任何一方的政權。這也能夠說明張學良是一個愛國將領,從不偏向國、共任何一方,所做的事情都出自於自己內心的愛國熱情,無論國、共誰對誰錯,對張學良來說都無所謂,但有一點是不容出現任何錯誤的,那就是始終愛國,維護祖國統一和國家主權不受侵犯。

在軍閥的後代之中,張學良是難得的將門虎子,是現代愛國主義者的典範,儘管愛國主義征程中也有過挫折,但暇不掩瑜,他為祖國和平統一,為東北的建設,為抗日復土的民族解放大業所立下的豐功偉績,以及那種心地純潔的愛國主義和舉世罕見的犧牲自我精神將永垂青史。

民國軍閥中成長出的將軍——張學良


張學良在十幾歲時,就憂國憂民,成為愛國狂。然而,愛國狂卻不等同於愛國主義者,讓他最終成為愛國主義者的,是他終生追求國家和平統一的目標,是他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懈努力的實踐。實現東北易幟、調停中原大戰、發動西安事變,在這三次終止內戰局面中,三次扭轉歷史方向中,都表現出了一位偉大愛國主義者的胸懷與魄力。在發動西安事變後,讓他付出了被囚半個世紀的代價,被囚半個世紀,在古今中外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但他卻始終無怨無悔,表現出一位真正偉大愛國主義者的聖潔心靈。

對此有何見解,歡迎各位評論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