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埇橋區嚴把“七關”確保農村戶廁改造群眾滿意

埇橋區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多措並舉,紮實推進2020年農村戶廁改造工作,嚴把“七關”,確保群眾滿意。

一是嚴把群眾參與關。 把群眾意願、群眾參與貫穿於農村戶廁改造全過程、各環節,讓群眾充分知曉政策、積極參與建設,把選擇權交給群眾,不搞行政命令、杜絕一刀切。

二是嚴把技術培訓關。區農環辦深入鄉鎮、村紮實開展戶廁改造技術培訓,以現場培訓為主,重點培訓村幹部、施工人員、負責質量監督的村“五老”人員等,做到把技術規程、標準講清楚、說明白,讓所有參加培訓的人員聽得懂、記得住、用得好。

三是嚴把技術模式關。因地制宜選擇簡單實用、成本適中、技術成熟、群眾接受的衛生改廁模式。堅持政府引導、群眾主體、進院入室、改廁與改水相結合。

四是嚴把跟蹤服務關。村幹部搞好全程跟蹤服務,做到四個必須在場。即:談協議時,村幹部必須在場;戶廁改造放線的時候,村幹部必須在場,現場協調解決矛盾;在中間建設的時候,村幹部必須到現場,加強過程監管,保證施工質量;驗收時,村幹部必須在場,監督施工隊教會群眾如何使用和管護衛生戶廁。

五是嚴把施工質量關 。建立健全由鄉鎮政府主管、第三方監理和村民代表監督的全方位監督體系,強化對施工全過程的監管。

六是嚴把竣工驗收關。 把群眾滿意作為驗收標準,由農戶先審查、把好第一關,村鎮再驗收,然後再由主管部門組織專業人員複驗。堅持農戶說了算,農戶不滿意的,不能通過驗收。未通過驗收的,不予撥付財政獎補資金。

七是嚴把糞汙收集利用關。 對糞液已滿的戶廁,積極動員農戶用自罐式小提桶或小糞舀進行自掏自清,將發酵過的糞液用於澆樹種菜或糞液還田;對無力清掏的農戶,由村服務隊採取有償服務的方式,使用糞液微型自吸泵進行清掏,運送至鄉鎮糞汙暫存池進行二次發酵處理。經無害化處理後的糞液提供給家庭農場、種植大戶作為有機肥使用,“變廢為寶”,確保村莊環境常態常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