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的真假比味道更重要

以養殖者綁架消費者是一件很可恥的事,在生產倫理和消費倫理的共識下,養殖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是相通的,而不是對立的,更不是一方犧牲一方的關係。

三文魚的真假比味道更重要

對於三文魚很多人都不陌生,常生食,亦可燻烤煎炸,魚骨還能煲湯,是很多吃貨的心頭愛。不過最近有消息稱,中國市場上有三分之一是"假冒"的三文魚,很多人吃的是一種名為虹鱒的"淡水三文魚"。對此爭議很多,新華社報道稱,"淡水三文魚"不是三文魚,生吃容易感染寄生蟲。

現在圍繞"淡水三文魚"的辯論很是熱烈,可是思辨與詭辯只有一步之遙。三文魚並不是某一個品種魚的專稱,而是一個在流通中逐漸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無論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三文魚都是"海產品",這一點在業內是不存在疑義的。

三文魚的真假比味道更重要

作為"淡水三文魚"的虹鱒,並沒有海水生活史,僅僅因為同屬一大類,而把其稱為和替代三文魚,這是不是張冠李戴?

現在,對"淡水三文魚"的爭議,主要集中在能不能吃、好不好吃上。新華社的報道稱,生吃淡水魚蝦易感染寄生蟲,這是常識,即便是海產的真正的三文魚,也並非都適合生吃。來自中國漁業協會的聲音認為,三文魚有沒有寄生蟲,不決定於是否在海水還是在淡水生長,而是看其生長過程是否安全可控。有一點是公認的,"淡水三文魚"的味道依然很好。可以預計,圍繞"淡水三文魚"能否生吃、好不好吃的爭議,還會持續進行。這固然是一個大問題,但真假三文魚的要害並不在此。

三文魚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並不長,之所以成為"網紅",與其海產品的身份標籤有著很大關係。很多人認可三文魚、消費三文魚,主要奔著"海產品"這三個字而去的。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可能不在乎來自哪裡,只在乎味道如何。消費者有明白消費的權利,只有尊重這一權利,"淡水三文魚"的市場之路才具有正當性。可是在市場上,又有哪一個商家把"淡水三文魚"的真相告訴消費者了?

三文魚的真假比味道更重要

農產品的明白消費權,一直是個大問題,也是很多市場矛盾的根源。對於一般商品而言,消費者只要看一下標籤,就可以知道商品來自哪裡,主要成分是什麼。可這在農產品身上,明白消費有時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如果說過去解決這個問題有著很多掣肘的話,那麼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有技術已給明白消費創造了條件。只要給農產品製作一個標籤,消費者掏出手機掃描一下就可以知道前世今生,就能明白"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部信息。

這屬於農產品追溯體系的內容。

農業部在《"十三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按照"互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理念,拓寬追溯信息平臺應用。現在的問題,可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認識問題,更有可能是利益問題。正如"淡水三文魚",如果可以掃描標籤,明明白白消費,那只是消費選擇的問題。可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要難,最怕在利益裹挾下,不願意建立農產品追溯體系,故意打"擦邊球",把消費者當"糊塗蛋"。

三文魚的真假比味道更重要

因此,真假三文魚的要害並非"好不好吃",而在於能不能做到明白消費。有人提出"淡水三文魚"背後有大量養殖者,很可能受到這次爭議影響。以養殖者綁架消費者是一件很可恥的事,在生產倫理和消費倫理的共識下,養殖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是相通的,而不是對立的,更不是一方犧牲一方的關係。其實,虹鱒魚本身很好吃,做好了市場推廣開發,沒必要蹭三文魚的流量。

"明不明白"比"好不好吃"還重要,真假三文魚倒逼農產品追溯體系。既然"魚是好魚,被人弄壞了",且其身價不菲,那就更應該建立追溯體系,努力成為先行者。市場早就證明,蹭流量其實是一個風險活,老想抄別人的小路,最終可能導致自己無路可走。

(源於網絡 圖片與內容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