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真的不喜歡學跳舞",興趣班,滿足的到底是誰的需求?

下午放學去接孩子,校外等候區一下子多了好多人。仔細一看,一半是家長,一半是各種培訓機構的宣傳老師。他們每個人都提著一大疊印著自己培訓機構名稱的袋子,裡面裝有宣傳冊,宣傳單頁,有的還貼心的裝一個成本幾毛錢的筆或小本子,正在忙不迭的給等候的家長分發。甚至有家長,特意跑去向宣傳老師要宣傳頁,諮詢有關興趣班的情況。

以前的假期,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候;而現在,幾乎成為孩子們的噩夢。因為,暑假的各種興趣班,幾乎侵佔了孩子們的全部暑假時間,孩子們甚至比上學還累。

家長們勞命傷財報班,無非是望子成龍,希望孩子無所不能。

這種現象的普遍發生,可能是因為家長中了“達·芬奇詛咒”。

“達·芬奇詛咒”原本只是萊昂納多·洛斯彭納托出版的一部小說的名字,後來用來指代一種現象:看起來像達芬奇一樣,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的全才,結果卻一事無成。

這部書的作者有跟達芬奇一樣的名字,甚至也是個聰明人,卻並沒有達到達芬奇那樣的成就。

而家長們,也正是中了這樣的"達芬奇詛咒",即:總想把孩子培養成達·芬奇,這樣無所不能的全才,才會如此瘋狂地拼命給孩子報班。

一,為什麼大票的家長都對達·芬奇式的孩子這麼熱衷?

家長們一邊花著錢,一邊還要花時間和精力,孩子也不一定學的開心,有什麼實質性的收穫,那為什麼還要拼命給孩子報班呢?

分析起來,無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01,攀比心理。

別人家的孩子都報各種班,多才多藝,我家的什麼也不會,那多丟面子啊!——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已經不再是為了他自己的喜歡和成長而學習,而是成為父母炫耀的資本,朋友圈的談資。如果沒有幾項特長,都不好意思提及。

02,把興趣班當做花錢買省心的教育捷徑。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曾經對2012名受訪者做過有關興趣班的調查。93.6%的受訪者表示身邊給孩子報暑期培訓班的中小學生家長最多,而且大多數都報了兩個及其以上。

只要投入時間和金錢,就能夠增加孩子的技能,為將來積攢贏得機會的可能性,父母怎會不願投入資金,趨之若鶩呢?

兒子在小區結識了一個小朋友浩浩,上二年級。最近一次來我家玩,浩浩說他以後就沒時間玩了,他媽媽準備給他報暑假游泳班,畫畫班,跆拳道,還有英語班。我都吃了一驚:那你暑假都沒玩的時間了!小孩悶悶的說:我媽媽說別人都報了,我不報就比不過人家。

這似乎是說,孩子會的越多,今後的競爭力就越強。父母們因此都不自覺地陷入了達·芬奇詛咒。

而事實上,孩子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需要的是家長的親力親為:陪伴、指導和糾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法花錢假手於人。

03,單一的能力觀。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擁有的才能越多,今後才越有競爭力。這其實是陷入了單線思維。

從兒童能力發展模型來看:孩子的整體發展其實是多線同時進行的,需要孩子的人格特點,三觀,抗挫力,思考力,行動力等共同作用,而技能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並不是全部。

如果過於在技能這條線上下注,而偏廢其他方面,以後會得不償失。

二,陷入"達芬奇詛咒",有什麼潛在的危害?

無論是對家長來說,還是對孩子來說,一旦陷入這個詛咒,就難逃一劫。

(一)對家長的危害,最直接的影響是經濟壓力。

新浪教育發佈的《2017年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顯示,中國家庭的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支出的50%,接近9成孩子上過輔導班。

而對於家長來說,每一門課外培訓的背後,都是一張不菲的賬單。

一個做了很多年培訓的朋友透露:他所在的二線城市在,正常的行情下,一般的小提琴課最少也要1.5萬,英語、舞蹈等常見課程更是不下於萬元。)

總算下來,一年在課外教育上的花費要5萬以上。這對於一般收入的家庭來說,是筆很大的負擔。

家長們被壓的喘不過氣來,卻因為已經走上了這條路,而又無法中途退出。

(二)對孩子的潛在危害,則是長遠的。

01,精神壓力。

孩子經常會面臨被"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被逼迫著向前跑。

去年一個新聞爆出,在鄭州街頭,有一個女子拽著一男孩的手在爭吵。經瞭解,男孩是五年級學生,媽媽想讓孩子有所提高,不落後於人,就借錢給孩子上各種班,孩子卻因為不想上而離家出走,母子便爭執起來。

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甚至還有孩子因為壓力太大而放棄生命的,讓人唏噓心疼的同時,不得不冷靜下來嚴肅思考。

他們只關心我飛的高不高,沒有人問我飛的累不累。

02,失去童年的快樂和自由,也失去了創造力。

以前的孩子,抓過魚、蟬、蜻蜓,認識麥子、蒜苗、黃瓜秧,而現在的孩子會畫畫,會下棋,會跆拳道,卻再也沒有童年。

當童年的時光被這些所謂的興趣班和補習班塞滿,孩子們哪還有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我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大聲疾呼:要解放兒童。解放兒童的眼睛,頭腦,雙手,嘴巴,時間和空間。也只有兒童實現了6大解放,他們的創造能力和靈感才會源源不斷地解放出來。

03,孩子容易陷入虛假的滿足,而停止深入學習。

對於大部分的興趣班,上的再好也只是學了些皮毛,卻很容易自我證明。

和兒子一起上籃球課的小波,學了一年半,老師一直誇他,說他"小腿比例適合打球","反應速度快","手腕的力度掌控的好",誇的小波特別驕傲。在一次小區聯誼賽中,他們隊被打的落花流水,讓小波一下子挫敗不堪,死活不願去上課了。

孩子就是因為滿足於這種禮貌式的廉價表揚,真以為自己什麼都會。一旦這點優越感被打破,就很可能會挫敗,畏懼,更別說去繼續深入學習,找高手去競爭了。

三,家長怎麼做,才能打破這個詛咒?

要打破達·芬奇詛咒,還得從根源做起。

(一)在成為"通才"之前,先成為"專才"。

一個同時學習繪畫、圍棋和武術外加兩種樂器的孩子,即使學的足夠好,也不足以在任何項目上達到可以競爭的水平,而如果他把這些時間集中拿來只學習自己最感興趣的某一樣呢?

大家都知道的作家韓寒,除了語文,其他各科都亮紅燈。他不糾纏於自己的弱勢,只在自己擅長的寫作上狠下功夫,最終為自己掙到了一條光明大道。如果他拼命學習其他幾課,以求均衡發展呢?恐怕只能是泯然於眾了。

真正的興趣,只有走過了那種膚淺的、淺嘗則止的階段,進入一種深層的學習,你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微妙。

一旦理解了這種微妙,它就會強烈的吸引你繼續鑽研,你會越鑽研越感興趣越感興趣越鑽研,你就能在這個領域內長期挖掘你就能有所成就。

這個社會永遠不缺乏"什麼都會一點"的泛泛之輩,只會重重褒某個領域的專才,因為他不可替代。"斜槓青年"是一個偽命題,這樣的人在各個面都蜻蜓點水,皆可被替代,而只有先培養出"專才"孩子,才能安身立命,才有實力往其他領域繼續發展和延伸。

畢竟,整個世界,只有一個達·芬奇。

(二)把"從家長出發"變成"從孩子出發"。

很多家長讓孩子報班,並不是孩子真的感興趣,而只是為了彌補自己"當年的遺憾"。

比如,我同事小時候非常喜歡跳舞,可是家裡當時沒錢讓她去學。現在,她沒問過女兒意見,就給女兒報了舞蹈班,她想當然的覺得女兒肯定給她一樣喜歡。而實際上呢,一方面孩子自己並不喜歡,一方面又生氣媽媽沒有事先徵求自己的意見,一直學的不開心。

最終母女倆還是吵了一架,女兒生氣地朝媽媽喊到:你喜歡你自己去學啊,現在也不晚!為什麼非要讓我學,我又不喜歡!

吵了一架,同事反而被吵醒了,自己報名去學了一直喜歡的舞蹈,讓女兒去學了她喜歡的跆拳道,各大歡喜。

搞清楚到底是誰的興趣,到底是誰去學,家長才不會反客為主,過度侵佔孩子的人生。

(三)家長需要量力而行。

很多情況下,孩子並不需要父母超出能力範圍的付出,反而是父母因為跟風,因為自己的焦慮心理,才這麼做的。而這種太沉重的付出,很容易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讓孩子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和愧疚感。

剛看到一個新聞,說有個三年級的小孩,感冒發燒了,然後她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絕對不耽誤考試。這位媽媽是個典型的陪讀媽媽,一切都圍著孩子轉,還省吃儉用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和興趣班。這麼"深情"付出的結果就是: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連生病耽誤學習都覺得是自己的錯,對媽媽充滿愧疚。

對於外在的教育,家長量力而行就行。

最好的教育,從來不是這些外物,而是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無條件的愛。

(四)從教育的本質出發:跟孩子進行深入溝通,瞭解孩子的發展規律,尊重他自我的選擇。

《兒童人格形成及培養》中說:教育的關鍵就在於,使孩子得到正確的指導,在這裡我們所指的教育並非傳授科學知識,而是要著重指出教學之外的那種教育,即發展孩子的人格,對其人格進行培養和訓練,這才是至關重要的教育內容。

孩子的人格發展,是一切興趣和技能發展的基礎。通過真誠的溝通,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並尊重他的選擇。

報與不報,報什麼班,在學的過程中覺得太累或失去興趣不想學了,這些孩子自己都可以做決定,大人理解並支持就夠了。

曾經看過一個非常溫暖的故事;一個男孩想學籃球,在他告訴了父親自己的想法之後,父親並沒有質疑,也沒有問這問那,就欣然應允。此後,每週開車很遠送他去上課,期間給他鼓勵和所有的支持。

學了幾年之後,男孩覺得自己以後不太可能在籃球上作出太大成績,就想放棄訓練。父親知道之後,依然沒有一句抱怨,也沒有對男孩說"不要放棄,放棄的話之前的辛苦就白費了"等之類苦勸的話,而是像平時一樣,幫男孩收好籃球,兩人愉快的開車回家。

最好的愛,就是這幅模樣吧:你想做,就去嘗試,我支持;你若放棄,就回來,我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