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興趣班”,是精英教育還是拔苗助長?

眾所周知,興趣班在我國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從一二線到三四線,從城市到鄉村,這股洪流挾著所有人向前,有人甘之如飴,有人咬牙硬撐,但都得感嘆一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之前廣東省教育廳官微發佈過一份調查顯示:在參與興趣班比例上,小學階段以85%的最高比例,超過高中的80%,初中的70%。

近兩年來,針對學齡前兒童的興趣班,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除了常規的琴棋書畫外,更有”大腦開發”“思維訓練”等以開發潛能為目的的課程,各種“體系”“方法”,希望能從這波紅利裡分一杯羹。

幼兒“興趣班”,是精英教育還是拔苗助長?

這股洪流前,無人倖免,大部分家長一邊懷疑著“這麼小孩子,學這些有用嗎?”,一邊乖乖掏著腰包,否則,家長聊天時,別人在炫耀自家孩子學了什麼什麼時,只能尷尬以對,家裡孩子說起“誰誰學了什麼,我也想學”時,更是無可解釋。

其實,興趣班不是中國的專利,國外父母在給孩子掏錢上興趣班的問題上,也一樣從不含糊,但國內外還是有很多不同,在家長的初衷上尤其明顯。

國外的父母,著重“孩子是否快樂,是否喜歡”,中國的父母,看重“孩子是否擅長,是否有用”,國外的興趣班更側重培養孩子性格、團隊合作,對於所學的東西,是否“有用”,甚至是否能“考試加分”並不在乎,而在中國,完全“無用”的興趣班,是很難有市場的。

幼兒“興趣班”,是精英教育還是拔苗助長?

幼兒教育是否有必要,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所有家長都已無可避免地面臨選擇,學什麼?在哪學?花多少錢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做到的,一是在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和興趣班之間把握平衡,二是避免交之前“量子讀書”之流的智商稅。

最重要的是,保持一個好的心態,不要真的認為這麼小的孩子能學到什麼,認的那些字、會的那些單詞,大概率在上學以後,差距會逐漸磨平,砸的這些錢,權當是給孩子找了託管班。

而在這不可逆轉的趨勢前,個人的力量都是無用的,我們能期望的,只能是國家嚴審辦學資質,另外,對教育、升學制度做持續的改進,希望有朝一日,所有的孩子,都能因喜歡而學,學自己所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