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給孩子報價格高昂的興趣班,我們是否 應該感到內疚?

大家好,我是喵爸,致力於讓每個孩子都愛上閱讀。

昨晚八點多從外面回來的時候,在小區門口碰到樓下四歲的圓圓揹著書包,跟著奶奶進院子。因為我家大寶和圓圓差不多大,住在同一棟樓又經常在一起玩,所以路上就聊了起來。

奶奶說帶圓圓去上英語課剛回來,聽說我家上的是在線英語,問我價格多少,教的好不好? 我們聊了幾句之後,她就嘀咕著說:感覺花了一萬多,就是帶孩子去玩的,這學期上完去跟她爸商量商量,後面不上了,沒多大用。

圓圓爸爸工作很忙,平時陪孩子的時間少,所以就給她報了好幾個培訓班,我知道的就有畫畫、運動、英語、跳舞等,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好的早期教育。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現在的孩子不都這樣?三四歲的孩子,哪個不是上好幾個興趣班呢?

沒有給孩子報價格高昂的興趣班,我們是否 應該感到內疚?

我家大寶四歲半,不知不覺中也報了好幾個班了,如果不是孩子的抗拒,恐怕還要多上一兩個。一方面是周圍同齡的、一起玩的孩子,大家都報了,家長們聊天時說起來,如果你沒報,總感覺落後了別人許多。另一方面,孩子她媽媽帶孩子去試聽、去考察了幾個班,跟你說要給孩子報,你不聽?你不願意為孩子教育投資?將來孩子沒出息,這鍋你背嗎?

我並不反對給孩子報興趣班,實際上我還挺希望孩子能夠多多走出去,接觸美好的、有趣的事物,接觸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小朋友,這對他們的成長一定是有好處的。

只是我不認為,我們把孩子的早期教育交給這些興趣班、這些老師,就萬事大吉了。最關心、最瞭解孩子的,一定是孩子的父母。最好的早期教育,一定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長的言行、觀念、行動,才是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

剛剛過去的暑假期間,記得有一個刷了屏的新聞,你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多少金錢?有一兩萬的,三四萬的,最多的帶孩子出國遊學花了八萬多。有的家長說,我一個月工資五千多,報名的時候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是,那些沒有這麼多錢給孩子報班的家長,應該感到愧疚嗎?我想大可不必。《被清華校長點名的新生火了:收到通知書時正在搬磚》,這篇文章中的林萬東同學,我想他小時候一定沒有上過什麼興趣班。但是,在艱苦的條件下,父母的善良、勤勉與身體力行,教會了他“自強不息”四個字的意義。讓他懂得了“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這一定是比上過多少興趣班更好的早期教育。

沒有給孩子報價格高昂的興趣班,我們是否 應該感到內疚?

我很贊同知乎上一位爸爸的觀點。他的大概意思是,如果經濟條件不夠好的話,如果從小能夠幫助孩子養成以下幾個習慣,那這個孩子的將來就不會太差:一是閱讀;二是運動;三是自立能力。他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不錯,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得出的這個結論。雖然不能說是絕對正確,但是對我們大多數家長來說,很有參考價值。

這個觀點與我的思考不謀而合。其中,我最關注的是親子閱讀。我堅定地相信,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幫他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他一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後面,我會詳細跟大家來談親子閱讀這件事情。

沒有給孩子報價格高昂的興趣班,我們是否 應該感到內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